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甲寅正月四日受誓戒恭陪庙祀和李学士西涯韵

甲寅正月四日受誓戒恭陪庙祀和李学士西涯韵

明代 倪岳

春祠将事庙街东,郊戒先闻出帝宫。大礼叠行当此日,群工一德对休风。

仍于尊俎停酬酢,应向天人见感通。试看城南新雪尽,无尘辇道往来中。

诗人倪岳的古诗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十一 稻田

明代 倪岳

腐儒常苦饥,问籴竟如玉。僧田不自耕,终岁饭亦足。

雨中题徐州苏指挥湘江暮雨竹

明代 倪岳

孤舟夜听萧萧雨,两岸垂杨翠如许。恍讶湘江暮雨中,只欠钩辀鹧鸪语。

船囱偶尔披新图,长汀短渚相萦纡。琅玕一望渺无际,淋漓尚觉烟模糊。

高者凌空凤将起,下者垂垂采鸾尾。更忆湘君过九疑,羽葆参差乱云里。

明朝放棹徐州洪,不须局促仍推蓬。赤壁江中地远近,问讯彭城苏长公。

题瀛洲学士图 其四

明代 倪岳

天荣图书属上公,衣冠终日仰高风。悬知千载贞观治,不负当时讨论功。

途中复见新月有感

明代 倪岳

堤柳经霜叶半凋,客途风景夜萧条。不堪乱柝惊孤枕,拟借轻帆送短桡。

玉宇高寒心岂远,金陵佳丽梦还遥。推篷见月增离思,可信深闺共此宵。

十月十一日夜雪有感二首 其一

明代 倪岳

每凭鱼雁问平安,一纸书回带泪看。最是夜深成独坐,白云南望雪漫漫。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 其六

明代 倪岳

五代悠悠转盻间,安荣不动却如山。但知长乐全身地,大节孤忠总是闲。

哭内八首 其八

明代 倪岳

恨压双眉百感增,生平偕老竟无凭。图书空对春风笔,帘幕深愁夜雨灯。

落落金瓶沉翠绠,泠泠瑶瑟断朱绳。嗟予命蹇怜君薄,永诀心知两不胜。

题兰四首寄浦城故人潘医学廷瑞 其二

明代 倪岳

猗兰在空谷,幽人时采之。采之结为佩,将以遗所思。

楚水有馀波,湘累有深辞。孤贞谅自保,白首以为期。

重九日泊舟广陵萧然孤闷有怀阜弟因次其赠别诗韵二首以寄 其一

明代 倪岳

天涯离思正逢秋,一别生增两地愁。极目松楸怀故国,伤心风雨坐孤舟。

家声如此深相托,世路茫然尚可忧。今日登高谁与共,相思惟有泪交流。

谒文惠祠

明代 倪岳

仙李根危叶渐微,乾坤满眼事全非。痴姨自谓能忘世,此老真思为解围。

折翼固应心已悟,褫魂应遣梦先飞。白云红日依然在,灯火严祠几夕晖。

晚泊东光县

明代 倪岳

斜日阴阴起暮笳,船头画鼓不停挝。县门东去刚三里,正及郎官放晚衙。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 其四

明代 倪岳

鳌极虽倾力可全,古来遗事已茫然。空怀五色山中石,大手何人解补天。

弘治纪元戊申二月十三日侍从亲耕藉田用程学士韵一首怀不能已复缀 ...

明代 倪岳

南郊晴旭晃銮仪,天路无尘进辇迟。京兆青箱依耒耜,教坊花鼓应旌旗。

明禋早致先农享,粒食仍歌后稷诗。圣主重民亲稼穑,此生何幸际昌期。

泊河西务与杨郎中克敬同年夜话

明代 倪岳

荒村疏柳带斜阳,才入河西感异乡。觱栗声中心激烈,舳舻影里梦飞扬。

十年客路嗟重到,千里家山耿不忘。赖有故人杨水部,灯前相对话行藏。

药园幽趣为四明医士冯半轩

明代 倪岳

狂客芳园何处寻,半轩东去莫云深。雨馀修竹春多沥,月到零榆夜有阴。

昌歜盆池森绿玉,菊花篱落烂黄金。眼前药物皆成趣,却笑庐山只杏林。

沙河遇便风遂至龙江关

明代 倪岳

已拟沙渚泊,忽来风雨声。人皆催早发,我亦厌孤征。

浪骇千峰出,舟怜一叶轻。此时虽甚捷,犹是险中行。

题瀛洲学士图 其二

明代 倪岳

绿杨深处对楸枰,黑白虚劳二子争。后着纵高人亦解,可怜功业在登瀛。

孟春奉陪庙享纪事而作

明代 倪岳

祠殿森严楯陛重,雍歌初彻燎烟浓。
虞周典礼千年合,文武衣冠百辟从。
日影渐移高阁漏,露华犹拂御街松。
却瞻天仗东风里,冉冉霓旌导六龙。

分韵得分字送丁凤仪秋官南还兼柬沈仲律 其二

明代 倪岳

故人何许惜离群,望尽天涯隔暮云。秋晚风帆随路便,夜寒霜潦入江分。

京华尘土仍怜客,乡国衣冠却羡君。独有秦淮桥上月,清光长忆沈休文。

谒刘谏议祠再用元博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倪岳

欲将忠义动君门,一语回乾更转坤。志在生前真大屈,道于身后却长尊。

山中好惜甘棠树,河上谁怜独柳村。宦海悠悠渺无际,颓波千里尚狂奔。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3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