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以宁
五岭宜人独桂林,梅花雪片一冬深。遥知华省文书暇,饱看奇峰碧玉簪。
次韵送同年朱子仪调光化尹还睢阳
故人昔遇淮南楼,金钗红烛宵藏钩。持螯烂醉对黄菊,海月正出东山头。
故人今调襄南尹,五云飞佩摇霞影。都门马首谈旧游,酒热貂裘雪花冷。
忆昔射策中书堂,阊阖黄道垂天光。鹍鹏远击同千里,鸿雁相望动十霜。
荒鸡野店君行早,到家定访睢阳老。阶前新雨秀兰芽,堂背光风泛萱草。
冰销汉渚波龙鳞,飞舞雏凤离风尘。忆君明年重回首,大堤花发襄阳春。
题东坡淮口山图
曾游淮县佩青纶,饱看东南第一山。烟雨十年诗梦外,风尘万感画图间。
斜阳应照客愁满,去鸟尚如人意闲。遥想月明春树绿,苏仙长化鹤飞还。
忆六合
江北淮南三月时,水烟漠漠柳丝丝。好花一夜霜都落,却是春风总未知。
闻同年刘子实卢可及讣
江湖菰蒋岸莓苔,矰弋如云鸿雁哀。麟凤半归天上去,玉京群帝独怜才。
梨花锦鸠
东昌
煖日初抽宿麦芽,东风吹草绿平沙。江南开老春多少,二月东昌见杏花。
墨兰为湛然上人题
云林苍苍石齿齿,一花两花幽薄底。远香自到定中来,道人湛然心不起。
广州赠温陵龚景清乡人
家住三神海上峰,秋风同听禁城钟。离居自喜乡音好,别去长悲客意重。
双鲤水寒难远寄,五羊城晚忽相逢。来春此地重携手,共采仙蒲花紫茸。
浙江亭沙涨十里
次韵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 其二
葵花向日献红芳,不见随风柳絮狂。睡起竹窗清似水,胡床独坐午阴凉。
洗衣辞再同仲宽赋
妾身内郡良家女,双鬟嫁作东邻妇。寒机霜夜织流黄,输与官中了门户。
嫁时春衣裁白苧,是妾手中织成布。相从箕帚不暂离,虽有新衣不如故。
忆曾女傅授妾诗,被服浣濯古后妃。妾家贫素无侍儿,携衣洗洗妾不辞。
妾人不是西家施,浣纱石上扬蛾眉。妾人不比溧阳女,杀身急义中道亏。
河之水,清且漪,中有鲤鱼红尾肥。堂上老姑日午饥,洗衣洗衣须早归,河上风尘缁妾衣。
题安可久山水之间
安子可久何清修,读书淮海之东头。淮山娟娟桂枝碧,淮水苍苍瓜蔓流。
云开翡翠耀初日,月出玻璃涵素秋。作亭名以山水间,浩荡逸兴生沧洲。
松巅有时见放鹤,苇畔亦或听拿舟。一翁二季乐复乐,万事区区何所求。
我闻伯牙去已久,人间琴意常悠悠。安子安子尔家古瀛洲,列仙冠盖此中游。
山连归墟北斗近,水到碣石青天浮。侧聆海上有灵槎,子能乘之问牵牛。
我家溪上更清绝,瑶草长尽何淹留。亦欲翛然税凡鞅,相从羽人戏丹丘。
途中次子烜韵 其一
日出河堤平,春来柳眼醒。蓟姬天下白,辽隼海东青。
浪起层层雪,沙明点点星。片帆风力健,予欲运南溟。
次韵黄观复见贻古意
泊湖头水长
送侯邦彦自南谯游建业
君向金陵去,云帆百尺悬。杯摇江色里,诗堕菊花前。
涂水明秋月,钟山起暮烟。凤台逢李白,一为问青天。
贺礼部王尚书本中二十韵
蒋仲诚墨牛图 其一
回风吹云垂柳枝,蔓草雨湿春离离。牧人荷蓑笠,叱牛牛下来。
牛归草草犊行迟,茧栗望母鸣相追。牛兮顾尔犊,无乃日夕饥。
我见恻然,念归以悲。嗟哉杨德祖,蚩蚩真小儿。
舟中睹物忆亡儿烜 其四
草深北岭暗寒烟,白骨无人瘗九泉。留得虚名诗满箧,可怜乱后落谁边。
吉水县违新淦二十里滨江一带皆丹山无草木因忆予乡云
文江佳处似吾家,碧水丹山映白沙。误喜霞洲归路近,不知南去尚天涯。
张以宁
(301—1370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354篇诗文
登闽关
刘元初桂花图
次张仲举祭酒咏花槐花
腊月梦还家侍亲
题刘志云手植松卷
次韵唐括仲宽照磨雪中
丁卯会试院中次诸友韵 其二
题画山水(二首)
次韵成均春日答潘述古博士
衢州咏烂柯山效宋体 其一
次韵张祭酒新春诗
登大佛岭雨中云在其下
追和杨仲弘饶州东湖四景诗上本斋王参政 其三
严州大浪滩
到建宁赠星者苏金台
途中次子烜韵 其二
梁山泺
邵伯镇
宿南岭书 其一
同徐元徵钱德元酒边即席题壁间山水
次韵罗复仁编修
送思齐贤调浙东掾
环翠楼为危子绎作
赠安南善书阮生生名太冲为予书春秋春王正月考及安南行稿予喜其楷 ...
自挽
王伯纯读书别墅晨起有怀纵笔奉寄
次韵春日见寄
送姜知事湖广掾
安南即景
崇德道中暖日菜花稠,晴风麦穗抽。
泊龟山
次张祭酒虚游轩鹁后即事韵并忆扬州旧游 其一
泊沽头
广州赠同时敏
题安可久山水之閒卷
次翰林都事拜住春日见寄韵
送同年江学庭弟学文归建昌
送陈彦博编修归省 其二
过大圣港新河口
云岩诗为傅元刚题
和同年马仲皋咏文韵 其一
题关上
太和县
泊戚家堰遇风夜雷雨
梅所歌为朱奂彰作
赋段节妇
赠别同年何詹成
林志尹秋江渔父图
题刘君济青山白云图
贺李孟豳中丞寿四绝 其一
存恕堂卷
安南使者同时敏大夫登舟相访献诗述怀一首就坐走笔次韵答之以纪一 ...
予使日南道吉安府主来访舟中命医者王本达馈以善药时予困于秋暑心 ...
题进士卜友曾瘦马图
题清隐图
题采石娥眉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