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画山水(二首)

题画山水(二首)

明代 张以宁

云渺渺,水依依。
人家春树暗,僧舍夕阳微。
扁舟一叶来何处,定有诗人放鹤归烟暝起,雨疏来。
溪树阴都合,岩花湿更开。
安得身闲似鸥鸟,尽情飞去复飞回。

诗人张以宁的古诗

追和杨仲弘饶州东湖四景诗上本斋王参政 其三

明代 张以宁

使君晓命木兰舟,霁雨湖兰碧玉秋。乐妓并歌翻小海,诗仙同载上瀛洲。

莼香白露尝初荐,稻熟黄云看早收。安得如公百元结,狂澜今为障东流。

次韵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 其四

明代 张以宁

尽情好鸟隔窗呼,墙角新苔上酒壶。却羡承平无个事,看花酩酊老尧夫。

戏作杭州歌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西陵渡口潮水平,十十五五发舟行。楼中燕子惯见客,不怕渡头津鼓声。

铜柱南边石作关海门镇外碧成湾喜君心似朝宗水直过千重万叠山 其 ...

明代 张以宁

十月南方暑气微,洱河驿外叶初飞。遥知夹岸人争看,入贡中朝使者归。

追和杨仲弘饶州东湖四景诗上本斋王参政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番君国里水云多,雨歇黄梅涨碧波。锦缆惊鸥穿弱柳,银盘簇鲙裹新荷。

佳人狎坐传觞令,上客豪吟相棹歌。小范风流今有继,新诗乐石待重磨。

广州赠温陵龚景清乡人

明代 张以宁

家住三神海上峰,秋风同听禁城钟。离居自喜乡音好,别去长悲客意重。

双鲤水寒难远寄,五羊城晚忽相逢。来春此地重携手,共采仙蒲花紫茸。

次韵黄观复见贻古意

明代 张以宁

世本良家子,环佩不下堂。
结发承光宠,被服兰茝香。
援琴操国风,古意何微茫。
君恩逾山岳,妾命良自伤。
高堂拜明月,为妾照衣裳。
衣上罗带长,三岁不改芳。
岂惭下体薄,所贵中怀臧。
愿言充扫除,矢心侍君王。

晚到韶州

明代 张以宁

云断苍梧隔九嶷,九成台畔草离离。山中不是无韶石,千载何由起后夔。

贺李孟豳中丞寿四绝 其一

明代 张以宁

十日书云后,窗中影渐长。好将五色锦,为补舜衣裳。

题刘商观奕图

明代 张以宁

松风冉冉羽衣轻,石上谈棋笑语清。樵客岂知人世换,山童遥指海尘生。

碧桃落尽又春去,白鹤归来空月明。一着山中犹未了,人间流落不胜情。

赠别同年何詹成

明代 张以宁

十载鬓俱白,故人心尚丹。中年知旧少,远道别离难。

我欲扁舟去,君留宝剑看。酒酣望沧海,碣石在波澜。

次韵郑兰玉

明代 张以宁

一竿亭上客,大隐寄高轩。世德荣珂寄,风期迈漆园。

朝廷深简注,江汉壮藩垣。僦宅今王粲,藏书旧李繁。

市声隔幽薄,野趣似遥村。宛宛山迎坐,迢迢水到门。

风鸣松顶鹤,雨挂竹枝

情事未申视息宇内劬劳之旦哀痛倍深悲歌以继恸哭所谓情见乎辞云尔 ...

明代 张以宁

一身绝域已凄然,三处离居更可怜。中岁恨孤蓬矢志,暮龄忍诵蓼莪篇。

愁深鸢堕蛮溪外,梦断鹃啼宰树边。悔不阿奴长在侧,尽情家祭过年年。

题边鲁生墨竹为汪大雅

明代 张以宁

白沙旧游边鲁生,凤城今识汪大雅。忽见此君如故人,满室清风共潇洒。

题牧牛图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中园有树葵,大田亦多稼。牧人急曳牛鼻回,恐尔践之邻父骂。

何时睡起两相忘,吹笛西风柳阴下,青山白日秋潇洒。

次韵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 其三

明代 张以宁

柴门细雨晓慵开,绿树阴笼一径苔。老子眼花今日较,起寻枸杞点茶杯。

别忻都舜俞用烜韵

明代 张以宁

日出嘉兴郭,杨花荡白波。船头将酒别,客里奈春何。

西极骅骝远,南湖鸿雁多。清朝诗道盛,期子被弦歌。

送王伯纯游钱唐

明代 张以宁

君去渡江春,莺花著处新。
湖山有喜气,天壤见斯人。
残雪明松岭,闲云傍葛巾。
平生尘外意,于此得天真。

思归引题王居敬总管宁轩

明代 张以宁

家在永宁中,宦游淮海上。使君作居轩,坐必永宁向。

永宁汉时蠡吾国,日出城头太行色。宅中三槐百尺强,曾是晋公亲手植。

淮海水,遥遥驰,使君紫马黄金羁。群仙相追佩陆离,琼花璀璨东风枝。

江南虽乐非吾土,故国河山劳梦思。思心日夜如春水,流入滹沱无尽时。

宁轩之名重桑梓,传子传孙孙复子。独不见班超长望玉门关,千古英雄亦如此。

送李逊学献书北上

明代 张以宁

恭惟圣代开东观,诏选诸儒会石渠。金匮已抽司马史,牙签犹藉邺侯书。

献芹耿耿心期在,汗竹依依手泽馀。从此墨庄淮左盛,汉庭卜式意何如。

张以宁

张以宁

(301—1370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35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