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为姚公绶题丹丘

为姚公绶题丹丘

明代 张宁

东方有奇士,自号丹丘生。超世立于独,宛若来蓬瀛。

言从黄石公,再从赤松子。终始意斯在,幻境焉足跂。

诗人张宁的古诗

子夜四时歌 其三 秋歌

明代 张宁

捣衣出虚榭,停杵登西楼。月色烂如昼,千山今夜秋。

游子不顾返,时节空淹留。

四鸟图 其三

明代 张宁

叶茂花凝碧,筠齐箨解斑。不矜文采别,桃竹共閒閒。

沈启南云山图

明代 张宁

晨兴具壶榼,言往山中游。倚棹陟崇冈,舒眺写我忧。

阴云翳四垂,举目迷岩丘。人生百年事,行止天为谋。

欢荣间悲辱,强半成淹留。眷兹山水怀,所遇亦已酬。

自从混沌凿,土石穷雕锼。镌坚伐危厉,辇筑连洼湫。

幸此玄黄间,元气常通流。时当巧丽馀,忽与鸿蒙游。

行看晦暝甚,转觉巉岩幽。情景两相化,风雨飘虚舟。

秋江烟艇

明代 张宁

山水风烟共一舟,清嬴诗病不禁秋。残阳欲尽寒潮落,欲采江蓠寄远游。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八 雷峰夕照

明代 张宁

爽朗忽苍茫,山高易夕阳。百年歌舞地,消得几昏黄。

杂咏十三首 其六

明代 张宁

杨柳绿堪染,芙蓉红欲然。冥怀与谁契,俯仰共熙然。

为盛用章郎中题红梅墨竹 其一

明代 张宁

罗浮山下野桥边,冰雪姿容异往年。醉后不须银烛照,暗香疏影故依然。

唐人钩栏图

明代 张宁

君不闻天宝年中乐声技,歌舞排场逞新戏。教坊门外揭碑名,锦绣钩栏如鼎沸。

初看散末起家门,衣袖郎当骨格存。咬文嚼字澜翻舌,勾引春风入座温。

年少书生果谁氏,弄假成真太相似。左呼右闹只自如,博带峨冠竟谁是。

众中突出净老狂,东涂西抹何狼獊。解令笑者变成哭,直教閒处翻成忙。

粉头行首临后出,眼角生娇眉弄色。从前人物空自哗,一顾广场皆寂寞。

障中挝鼓外击锣,初来队子后插科。朱衣画裤纷相剧,文身倛面森前傩。

拿生院本真足数,触剑吞刀并吐火。千奇百巧忽不前,满地桃花细腰舞。

酒家食店拥娼楼,玉壶翠釜蒸馒头。稠人广座日卓午,捧盏擎柈争劝酬。

眼中不类心中事,嬉笑相同饥饱异。可怜乐极易生愁,回首斜阳忽无处。

悲欢离合总虚空,好恶妍媸变幻中。世间万事皆如此,何必钩栏看画工。

秋江八景 其七 芙蓉湾

明代 张宁

曲水回塘不碍舟,涉江无便寄清秋。故园桃李今摇落,欲驻寒芳待远游。

杂题七首 其七

明代 张宁

银海流光濯缟衣,九霄风劲快高飞。生来便是神仙侣,浪说千年化令威。

杂题七首 其六

明代 张宁

北风吹雪满山隈,踏遍溪桥不见开。水月黄昏香影寂,不知何处折归来。

方洲即事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一番风雨过方洲,淡绿新篁渐入秋。歌尽竹枝人不解,隔江谁唱越溪讴。

题方同知马图 其三

明代 张宁

雪垂风蹙浪腾空,沙衬连钱八字红。势欲仰天云不下,一番乾雾滚犹龙。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十二

明代 张宁

尺蠖已辞茧,橘虫方化生。夭夭隰上枝,碧绿纷敷荣。

覆载大有造,动植各相成。天机一流动,幽思穆无声。

为许明夫题金碧山水图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珠林琼岛锦江滨,桃李东江满眼春。金碧楼台何处尽,丹青图画几回新。

中山古道多行径,北海寒波隔要津。白发题诗思何限,少陵已是倦游人。

水南别业四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远村暑气薄,衡门绝尘鞅。禾黍满污邪,松篁翳林莽。

富贵复何心,琴弈偕所往。起诵康衢谣,悠然发遐想。

薰风自南来,坐我羲皇上。慨彼河上翁,所乐异天壤。

兰竹图为朱武题 其一

明代 张宁

悠悠王者香,猗猗君子节。上下岁寒期,清湘映明月。

袁可筠风水永怀

明代 张宁

皋鱼感风木,立哭悲其亲。立立千载下,予复同兹辰。

林木一何多,天风一何疾。本是无情吹,能令有情泣。

风水有时息,逝者无归期。依微耳中响,绸缪心内思。

心思不暂缓,岁月忽已远。落叶下庭闱,山荒夕阳晚。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十一

明代 张宁

飞蛾值芳时,飘舞来复去。因风快循绕,逢花亦延伫。

虽临扑逐威,不解摧掠虑。人意久安閒,相忘不知处。

咏草为刘公觐

明代 张宁

几度阴阴几度晴,年华不度旧林坰。风霜满野根都白,天地无心叶又青。

浓伴客愁迷远道,澹随诗思到閒亭。蘼芜万里湖南路,一片萧疏绕洞庭。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