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初秋关少璋曾完初梁重明朱季美刘季德赵丕振过集池亭迟刘道子不至

初秋关少璋曾完初梁重明朱季美刘季德赵丕振过集池亭迟刘道子不至

明代 欧必元

开径延三益,为轩借数楹。不辞河朔饮,偏得古人情。

茗色侵兰薄,炉香透竹清。鱼牵秋水荇,禽杂野弦声。

共适临池兴,争传避暑觥。息机忘礼法,高尚废时名。

聚散浑无迹,风尘厌有营。颂因成酒德,何处觅刘伶。

诗人欧必元的古诗

嘉实弟以新诗问余作此示之

明代 欧必元

惠连诗句颇清新,芳草池塘处处春。莫道汝兄能便似,似兄那用不清贫。

读冯稚谟游武夷诗

明代 欧必元

万里东游紫气寒,杖藜随地足盘桓。幔亭云护曾孙宴,石灶金成羽客丹。

吸露一杯分上茗,悬崖千丈挂飞湍。归来莫浪誇新句,社事飘零不忍看。

步韵奉和明府倪公经家虞部故居之作

明代 欧必元

东阁官梅旧有名,霜寒门外一枝横。看花欲拟同心赋,闻笛犹悬异代情。

已向青山怀谢朓,还将白璧问虞卿。君侯虎视中原日,风雅循良共著声。

十七萧

明代 欧必元

万蕊千葩片片飘,花神一去梦魂遥。凤皇鸣处犹栖竹,鳷鹊秋来不度桥。

飞素自知衔匹练,晕红争似织鲛绡。月明紫府层城上,肠断仙郎听玉箫。

讯李伯襄病二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西风萧瑟茂陵居,十载怜君著子虚。见说临邛新得士,文园那复病相如。

村居杂兴十首 其六

明代 欧必元

半竿斜月傍溪明,隔水横舟荡漾轻。烹鲤过船市新酒,醉来能和板歌声。

送邑令倪老师之任吉安郡丞

明代 欧必元

分符百里七年馀,咫尺台衡席尽虚。仙令但飞云外舄,君王休问箧中书。

棠阴两地山留凤,鉴水环溪壁有鱼。莫向风尘嗟薄宦,主恩佐郡未曾疏。

寄黄山人

明代 欧必元

问尔浮生近若何,夫君高谊古人过。座中客散黄金尽,镜里愁添白发多。

末路酒杯无去住,忧时谈笑有风波。唯馀数亩柴桑地,日暮题诗挂薜萝。

陈叔慈索题四景图 其三 南浦渔歌

明代 欧必元

一蓑烟雨入沧浪,罢钓移舟傍石梁。两岸渔人歌欸乃,隔溪犹自和笙簧。

黄伯石隐园同关伯玉冯稚谟叔侄傅贞甫及吾家诸从宴集得南字

明代 欧必元

沿溪千尺树毵毵,结胜为园乐事耽。但得风流常载酒,不妨泉石佐清谈。

当年社伴俱浮梗,一日词人尽盍簪。笑杀子山愁欲赋,谩劳萧瑟怨江南。

送潘太学子朋北上二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青青河畔草,灼灼园中枝。朔风疑霜露,繁华难久持。

瞻彼垂天干,托根南山陲。囷曲回错节,耻为艳阳姿。

朝集晨风鸟,矫吭鸣何悲。修翼摩劲飙,九万以自期。

寄郑明府承孟

明代 欧必元

绿鬓归来已息机,持竿终傍钓鱼矶。折腰吾道无今古,销骨人间有是非。

海内青云谁竞长,歌中白雪自翻飞。欲寻谷口栖真处,暂向江城望少微。

哭刘道子十绝 其八

明代 欧必元

尺素频来墨未乾,斋头时得奉清欢。灯前试检题纨迹,风雨冥冥那忍看。

杂诗十九首 其六

明代 欧必元

生平少年时,轻薄事交游。宴客高堂事,丰膳倾庶羞。

欢娱未终极,寒暑忽已周。黄金百镒尽,常怀资用忧。

盛年不可再,焉能保蜉蝣。寥寥断金者,薄终谊所尤。

傅贞甫邓伯乔陈子达戴子安携清丽人过夜饮

明代 欧必元

莺花三月满孤城,客子联镳问竹荆。倾盖盍簪元有分,绕梁飞雪不胜情。

江滨佩解无先后,旗鼓名惭旧弟兄。纵使淳于非尽醉,也能一石到天明。

天逸草堂为郑文学子雨赋

明代 欧必元

郭外群峰带草堂,端居何忝郑公乡。忧时鬓发青霜短,傲世山林白日长。

十亩秋阴禾稻足,一庭春蔼蕙兰香。馀生逸我天将老,对客宁能不尽觞。

博罗周子惠梅

明代 欧必元

一枝宁但晚风稠,冷蕊横梢雪自幽。消息近闻春思好,欲移茆屋住罗浮。

黎缜之过饮澹圃

明代 欧必元

开门邀上客,把臂入长林。不有求羊辈,安知嵇阮心。

地幽尘渐远,竹密径疑深。况共一尊酒,翛然洽素襟。

荡子从军

明代 欧必元

飞扬出苏城,辛苦事幽并。拚尽英雄骨,输谁荡子名。

但知谋国事,不复顾家声。藉甚图形阁,麒麟总未成。

二十歌

明代 欧必元

满地松阴散绮罗,留春不住奈春何。鲁阳有意能回日,东海无心挽逝波。

逐逐游蜂閒自采,声声啼鸟为谁歌。寄言全盛繁华子,亦识尊前鬓欲皤。

欧必元

欧必元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41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