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诗十九首 其六

杂诗十九首 其六

明代 欧必元

生平少年时,轻薄事交游。宴客高堂事,丰膳倾庶羞。

欢娱未终极,寒暑忽已周。黄金百镒尽,常怀资用忧。

盛年不可再,焉能保蜉蝣。寥寥断金者,薄终谊所尤。

诗人欧必元的古诗

经朝云墓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一片青山掩玉容,月明湖上想遗踪。行云纵得如神女,白鹤元非十二峰。

送潘光禄子朋使汴还朝二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主恩偏宠汉臣才,奉使行看拥传回。入洛潘安名并美,游梁枚乘赋应裁。

逍遥立尽嵩山雪,折赠心悬庾岭梅。若向都门论鞭弭,黄金谁为筑燕台。

答陈仲慈叔慈兄弟见讯

明代 欧必元

隐居清溪上,小结长林亭。开窗望远长,夜闻栖乌鸣。

行吟聊散发,临流濯长缨。感物兴嗟叹,愁与病交并。

缠绵虚岁月,颜容瘁且零。夙昔二三子,隔若参商星。

非君情谊笃,寄远难为情。缱绻思良友,中怀涕泪零。

是用感明德,薄言申微诚。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其三

明代 欧必元

诸子虹冈结隐沦,东林社事岁时新。一从书剑游燕去,尚忆茱萸故国人。

村居杂兴十首 其十

明代 欧必元

十年曾已中书淫,嗜酒偏能称赏心。酒债不妨随处有,更谁酬得买书金。

丁大参右武还豫章录别五首 其三

明代 欧必元

别离怅恨恨,弃捐勿复陈。丈夫志四勿,胡越犹比邻。

羽书日夕至,王事戒逡巡。胡缨缦束带,兜鍪易朝绅。

铅刀贵一割,宁辞酸与辛。愿言加餐饭,保此封侯身。

孙清远杜提监过草堂小酌有感

明代 欧必元

并辔冲寒到草堂,一尊花下对斜阳。一来短铗弹何补,老去长裾曳不妨。

塞马未须论得失,亡羊终合笑行藏。独怜二妙抽簪意,似坐冰壶对夜霜。

送吴迪思丈

明代 欧必元

閒居茆屋寄江滨,五月垂杨色尚新。愁听一声何处笛,关山犹有别离人。

题便面山水四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翠竹浮烟浦,芦花落雁洲。澄江明月夜,随意弄扁舟。

送胡山人还天台

明代 欧必元

杨柳江头未忍攀,薰风一曲怆离颜。别来珠海愁今雨,望到霞标郎故山。

满酌乍疑天酒熟,放歌疑睹翠旓还。他时误入天台路,定有桃花非世间。

送张子远还新安

明代 欧必元

负笈从师入粤年,忆归初上汎湖船。忆心已折刀头约,别思仍同海月悬。

倡道久知尊马帐,发硎初自出龙泉。桓谭新论何时就,已自人间授太玄。

黄伯石隐园同关伯玉冯稚谟叔侄傅贞甫及吾家诸从宴集得南字

明代 欧必元

沿溪千尺树毵毵,结胜为园乐事耽。但得风流常载酒,不妨泉石佐清谈。

当年社伴俱浮梗,一日词人尽盍簪。笑杀子山愁欲赋,谩劳萧瑟怨江南。

兰湖曲四首 其二

明代 欧必元

闻道桑沧恨不同,湖间无复水流东。居人尚想桃源乐,尽日楼台烟雨中。

丁酉除夕立春

明代 欧必元

今宵除夕春意动,物色参差殊可怜。竹径草堂聊自适,椒盘生菜为谁传。

诗篇久傍江湖里,贫贱长驱岁月前。心折此时无一寸,懒将怀抱问流年。

陈山人景文归自蜀中将韩宪副叔捷书问至留宿斋中

明代 欧必元

书邮悲万里,今日喜逢君。鸟道犹堪画,猿声不可闻。

缄题疑带雨,宪府若连云。莫问风尘事,谈诗坐夜分。

十六夜陪缜之伯乔伯襄饮族祖华玉宅

明代 欧必元

江村长晚潮,秋火荡兰桡。共赴竹林约,来乘濠濮招。

行看晴浦月,坐对隔溪桥。高会怜今雨,风光胜昨宵。

兰湖曲四首 其四

明代 欧必元

罗褕桂楫木兰舟,艳女妖童处处游。才唱词人新乐府,众中抛下锦缠头。

朱少襄招同万伯文陈梅卿万儒张傅贞甫张世昌饮中宿峡飞泉洞少襄先 ...

明代 欧必元

昔年曾寄名山句,此日酣歌并棹来。暑气尽消岩里洞,留题多在竹间台。

主人兴剧能淹客,瀑布流清可汎杯。况是苦吟方未就,隔林疑自断猿催。

九日饮李良甫龙池社

明代 欧必元

薄暮寻山倒接篱,忽乘清兴问佳期。高阳宾从疑湘浦,落日儿童胜习池。

竹影疏村千树暝,月临江水一舟移。归心不觉秋霜怯,争似浮槎问海湄。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其四

明代 欧必元

玉女能歌雉子斑,三城佳丽美红颜。朝朝乞醉君家酒,尽日高眠昼掩关。

欧必元

欧必元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41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