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傅贞甫邓伯乔陈子达戴子安携清丽人过夜饮

傅贞甫邓伯乔陈子达戴子安携清丽人过夜饮

明代 欧必元

莺花三月满孤城,客子联镳问竹荆。倾盖盍簪元有分,绕梁飞雪不胜情。

江滨佩解无先后,旗鼓名惭旧弟兄。纵使淳于非尽醉,也能一石到天明。

诗人欧必元的古诗

经朝云墓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一片青山掩玉容,月明湖上想遗踪。行云纵得如神女,白鹤元非十二峰。

狭客行赠周生

明代 欧必元

家住淮阳边,门临广陵水。潮生乘月沉浮槎,暮去朝来空复尔。

有时或度紫霞桥,有时更出长干里。相逢尽道狭邪游,黄金勒马锦缠头。

挥鞭调笑吴姬醉,荡舸何须问越讴。少小离家三十载,桑田恐已变沧海。

逢人往事不须谭,唯有乾坤双眼在。

寄张孝廉公仲

明代 欧必元

十年芳问到湘漓,京兆文章是我师。京遇哲兄知梦草,欲从难弟听吹篪。

烟花故国怜三月,杨柳津头折数枝。便付一徽流水去,赏心应不负钟期。

寄朗宁蒋司马兆卿

明代 欧必元

秋苑高名擅昔流,饮中金薤画银钩。书裁羽猎曾司马,地控蛮烟亦菟裘。

结客香传青蕙草,怀人天远白蘋州。君家往事开三径,何日能招二仲游。

送族伯原澹之苍梧兼寄林司理傅明府

明代 欧必元

扁舟溯漓水,踪迹若神仙。不比陈书记,言寻葛稚川。

江豚吹夜浪,暮雨听鸣蝉。倘遇留欢客,应成怀远篇。

虹冈社赏梅

明代 欧必元

千树梅花绕郭开,一时词客并登台。初疑舞雪罗浮过,更似凌波洛浦回。

清婉未听愁里笛,芳菲独入掌中杯。白虹山下年年赋,尚忆吾家水部才。

村居杂兴十首 其六

明代 欧必元

半竿斜月傍溪明,隔水横舟荡漾轻。烹鲤过船市新酒,醉来能和板歌声。

送吴迪思丈

明代 欧必元

閒居茆屋寄江滨,五月垂杨色尚新。愁听一声何处笛,关山犹有别离人。

送李仲伟游金陵

明代 欧必元

青枫白露正萋萋,水绿花明送马蹄。赠汝并遗青玉案,傍人休唱白铜鞮。

渡头桃叶心应折,匣里芙蓉手自携。南陌风尘饶侠少,相逢应共醉如泥。

答李烟客崔季默二子

明代 欧必元

黄鹄恣冲天,骏马志千里。一去一回志,四顾悲俦侣。

神力岂不前,宁难铩其羽。所怀在同声,去乡非吾美。

凛凛岁将徂,行役殊未已。聚散固有常,株守徒为尔。

努力事前征,轮飙疾于驶。诵我同心言,譬彼佩兰芷。

因风用寄音,在遐不忘迩。

傅贞甫邓伯乔陈子达戴子安携清丽人过夜饮

明代 欧必元

莺花三月满孤城,客子联镳问竹荆。倾盖盍簪元有分,绕梁飞雪不胜情。

江滨佩解无先后,旗鼓名惭旧弟兄。纵使淳于非尽醉,也能一石到天明。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其三

明代 欧必元

诸子虹冈结隐沦,东林社事岁时新。一从书剑游燕去,尚忆茱萸故国人。

再寄王伯谷先生

明代 欧必元

十年无地叩禅林,谁识斋头半偈心。隐似王维诗里画,调同陶令壁间琴。

当歌白雪长飞絮,垂老青楼尚布金。几欲报君无俊句,阖闾城下鲤浮沉。

陈山人景文归自蜀中将韩宪副叔捷书问至留宿斋中

明代 欧必元

书邮悲万里,今日喜逢君。鸟道犹堪画,猿声不可闻。

缄题疑带雨,宪府若连云。莫问风尘事,谈诗坐夜分。

孙清远奏最

明代 欧必元

词人新命掌炎荒,双峡凌霄水自长。金锁现时知汉代,玉环遗处忆孙郎。

三春雨在沾桃李,七字诗成和柏梁。请读里人王积传,中兴循吏有辉光。

答王仿九送别之作

明代 欧必元

江海相逢日,飘零见汝年。何人不按剑,同调几相怜。

别话春前酒,帆飞雨后天。湘江流正急,应付鲤鱼传。

讯李伯襄病二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西风萧瑟茂陵居,十载怜君著子虚。见说临邛新得士,文园那复病相如。

入壶天洞

明代 欧必元

高峰片片白云遮,鸟道千寻一径斜。洞口未乘缑岭鹤,涧边唯泛武陵花。

壶山采药疑无路,鸡犬逢人尚有家。咫尺玉田如可到,与君随地炼丹砂。

送樊山人还豫章

明代 欧必元

闻君一榻系南州,久客还家尽白头。兴在山阴能访戴,人非荆士亦依刘。

逢时纵有长桑术,住世真如汎海舟。自笑逃名增傲骨,可堪重为说封侯。

村居杂兴十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石濑溅溅水自消,门前秋汎大江潮。已非枚乘观涛赋,岂有王猷雪夜桡。

欧必元

欧必元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41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