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云津书院为刘掌教中和赋

云津书院为刘掌教中和赋

明代 潘希曾

大江西汇古龙洲,洲上云津何处求。洲膝几人曾偃蹇,遗书万卷足风流。

邦家霖雨寻常事,嘉定文章三百秋。珍重云礽肯堂构,藜光夜夜烛天浮。

诗人潘希曾的古诗

次韵曹霜厓园梅为风所苦

明代 潘希曾

寄语逋翁莫漫悲,风狂未损好花枝。芳宜送酒何愁落,香欲沾衣不惮吹。

乍点宫妆凭小试,渐成鼎味待深知。繁华摆落尤奇绝,月夕来看豫作期。

寿蒲庵王封君八十

明代 潘希曾

白发乌纱陆地仙,逍遥心迹寄林泉。蟠桃有待三千岁,甲子重过二十年。

阅世方曈超色界,长生灵药在丹田。老莱膝下能儿戏,更向黄堂启寿筵。

福州控海楼尚市舶宴上作

明代 潘希曾

万里登临一系舟,八闽形胜此危楼。水通溟渤来重译,山入云霄壮上游。

题句只疑南斗避,倚栏还为夕阳留。主人兴剧谁能尽,举白频劳向客浮。

仆山道中次湛内翰韵四首 其一

明代 潘希曾

看花难得早春同,花好休教尽意红。我欲回时重见面,恐因烂漫易随风。

曹霜厓以诗谢茗并致佳酒次韵

明代 潘希曾

春睡昏昏颇泥人,叩门诗到日加辰。愧无琼玖偿投李,赖有交游托饮醇。

馈茗敢誇阳羡胜,分醅真出酿泉新。枯肠醉里还堪润,月夕风晨此兴均。

长处楼为休宁杨处士赋

明代 潘希曾

休阳山水胜东南,处士楼居倚蔚蓝。处占四时偏耐老,云耕千亩不嫌贪。

门楣喜有金章客,樽酒堪供玉麈谈。好学郎君年更妙,束书千里过江担。

南庄八景为孙封君题八首 其八 古亭留客

明代 潘希曾

千载欧翁醉,遗文亦壮哉。几经亭下路,留读憩阶苔。

送张都宪总制陕西

明代 潘希曾

出入三朝位望崇,又歌文武发元戎。西师共仰韩招讨,回纥遥惊郭令公。

祖饯衣冠明晓日,先驱旗纛起秋风。九重宵旰苍生意,应赖全收不杀功。

湘潭庆霞寺

明代 潘希曾

野寺扪萝入,荒凉岁月深。偶寻逃暑处,一洗入禅心。

共坐僧閒语,眠听鸟细吟。出门仍理棹,落日半川阴。

经筵侍班

明代 潘希曾

便殿春和辟讲筵,叨陪法从五云边。迎风缥缈炉烟细,映日徘徊宝扇圆。

鸡舌含香承旨近,雉膏推食荷恩偏。缉熙圣学微臣愿,供奉朝朝力未愆。

携张嘉运游醉翁亭

明代 潘希曾

雨里登山亦自奇,古亭岑寂话深卮。廿年离合谁能料,一饷阴晴未可期。

鸟唤白云高木落,僧归青壁暮钟迟。酒阑漫复联镳去,明日秋风两地思。

梧州吕仙亭次韵酬薛佥宪子纯

明代 潘希曾

郁郁苍梧山,高高吕仙台。山川故无恙,仙人去不回。

空馀千岁松,根深茯苓埋。当时鹤不见,白云昼成堆。

故人拉我游,一笑万里来。兹辰属岁暮,瞻望徒徘徊。

宇宙难可穷,人生亦劳哉。谢君斗酒意,临风渺予怀。

次日仍雨叠前韵

明代 潘希曾

怀抱经春不自开,晓窗风雨正愁梅。香魂避湿应归尽,粉艳惊吹易落来。

铁石广平心故在,湖山和靖兴难陪。阴晴等尔吾游倦,为汝须登月下台。

过玉几书怀

明代 潘希曾

一别长安路五千,几回云里望青天。几从绝顶朝驱马,水向高源夜放船。

蒲艾渐香临午日,风霜饱历任流年。本来带得烟霞疾,歌入沧浪意惘然。

朝天宫看梅呈崔萧二光禄刘尚宝

明代 潘希曾

见说寻梅高兴生,况逢三益挈同行。蓬莱乍到乾坤别,姑射遥临水月清。

信杳江南肠欲断,春回冀北眼偏明。一尊留恋归来晚,带得幽香两袖盈。

回渡富良江二首 其一

明代 潘希曾

富良江头风日晴,王子乘春送客行。一棹中流歌未毕,隔江花柳已相迎。

谢盛希道先生枉顾

明代 潘希曾

谷口高轩来故人,清灯细雨一杯亲。江湖恋阙三千里,馆署论文二十春。

乍见共惊忙里鬓,剧谈如对梦中身。玉华千仞南溟上,尚忆攀跻迹已陈。

辰溪与刘侍御夜酌

明代 潘希曾

万里辰溪夕,春杯且共挥。蕨拳初摘嫩,木耳旋烹肥。

月射丹沙窟,风回白石矶。如何不取醉,明日杏花飞。

咏兰四首 其二

明代 潘希曾

猗兰含紫蕤,经冬冻不发。春风几何时,碧干争挺拔。

一干仅一花,清香乃倾国。贞姿颇耐久,逾月未衰落。

次韵李宫允赏莲四首 其三

明代 潘希曾

酒傍芰荷香自别,肉兼丝竹调还高。晚来暑退堪行乐,坐待银河洗发毛。

潘希曾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25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