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冬夜漫兴二首 其一

冬夜漫兴二首 其一

明代 潘希曾

一灯深坐不知寒,分阃天涯岁又残。分曲夜閒刁斗静,衙门地僻簿书宽。

曾闻樽俎能全胜,敢谓干戈可久安。独苦此心谁共语,每凭封事达朝端。

诗人潘希曾的古诗

盆荷次韵李宫允二首 其一

明代 潘希曾

坐困炎蒸百事慵,对花犹觉野情浓。亭亭不尽淩波意,淡淡初回晕酒容。

眼底西湖非幻景,尊前泰华有奇峰。绿漪清浅香风细,爱护仍愁急雨舂。

偏桥

明代 潘希曾

匹马偏桥路,悠悠向夕曛。水清窥底石,山密踏层云。

险地苗居半,封疆楚已分。数声花畔鸟,犹似故园闻。

宿布村

明代 潘希曾

泥涂日已夕,草阁雨犹寒。美睡方知倦,羁栖自鲜欢。

泉声回涧底,花气蔼林端。往路还何许,沉沉夜欲阑。

澧州次李佥宪士脩韵二首 其一

明代 潘希曾

下马西风鬓有沙,偶同尊酒话通家。春风二十一回梦,几见锦官城外花。

人日雪

明代 潘希曾

入春二日逢人日,占岁宜晴苦不晴。冻雨作花还六出,终风吹冷竟三更。

羊羔荐酒浑多事,蟹眼烹茶渐有声。访戴未能馀兴在,朗吟空对夕窗明。

湘潭庆霞寺

明代 潘希曾

野寺扪萝入,荒凉岁月深。偶寻逃暑处,一洗入禅心。

共坐僧閒语,眠听鸟细吟。出门仍理棹,落日半川阴。

次韵咏王侍御彦声行台松

明代 潘希曾

苍松带老色,偃蹇繁华天。落日欹翠繁,疏风泻清泉。

迥无尘俗累,杳与云气连。岁寒千载意,鲁论有遗编。

君家旧槐庭,此树宜光前。

送陈经府廷盛之河间

明代 潘希曾

少年文采动时髦,老去功名信所遭。千里不须嗟骥枥,一官聊复试牛刀。

行经易水秋风冷,吟对瀛台海月高。两地相望俱是客,缅思乡社共松醪。

浔州东津驿书感

明代 潘希曾

沿回左江湄,至止东津驿。游子怀往事,恻怆泪沾臆。

昔在景泰中,蛮獠祸孔棘。我祖宪府英,提兵此驻节。

疆场赖敉宁,蛇狶就俘馘。王事诚辛勤,营星陨中夕。

去今六十载,相传犹仰德。嗟予小弱孙,寡昧何所识。

王命使南交,幸兹吊遗迹。天涯岁云暮,寒风吹独立。

谢曹贰卿馈润酒

明代 潘希曾

门掩斜晖坐寂寥,清樽分我润泉遥。不多残菊犹堪赏,如许閒愁合得浇。

薄有宦情淹此日,久无封事问明朝。衔杯好事论心地,却恐高人不可招。

病中酬朱侍御见寄颇怀东郊之兴

明代 潘希曾

莺花满地风日晴,伏枕尚忆东郊行。伏里不禁狂态剧,病来转觉閒愁轻。

经旬无聊药裹苦,何日共话茶瓯清。诗筒稠叠谢相慰,赓和足课閒中程。

游琅琊寺不果次韵荅曹少卿汝学

明代 潘希曾

名山闻说好亭台,千里怀游未果来。空羡暮云归老衲,竟留中路憩苍苔。

泉迷庶子清难濯,岭望磨施翠不开。明日追陪了心赏,输君先我已三回。

郊祀分献四渎坛二首 其二

明代 潘希曾

寰区润泽荷神功,登祀郊坛礼数崇。篚帛敬将从水色,篝灯高照切云红。

石龛幽邃香烟表,碧殿玲珑树影中。对越再三分献罢,格天一德仰宸衷。

客夜独酌

明代 潘希曾

为客有长夜,出门无故人。多情千里月,送此一杯春。

大梦难醒世,虚舟不定身。颓然倚篷底,犹自忆垂纶。

雨中梅花盛开

明代 潘希曾

雪中留滞雨中开,二月相逢是晚梅。横水一枝仍韵在,闭门终日忽春来。

眼怜冷艳移时立,心醉幽香命酒陪。正恐阴云妨月色,不教疏影到亭台。

入施州杂咏六首 其四

明代 潘希曾

山头日出山腰雨,不到山头不见晴。上下青山一千里,阴晴见惯未须惊。

次韵荅安南国王兼辞其赆

明代 潘希曾

皇家声教古无前,此日春风动海天。此节远辉南斗外,鸟星长拱北辰边。

藩垣义在思分土,献纳才疏愧济川。临别何须重金币,赠言馀意忆他年。

山行柬刘侍御克温

明代 潘希曾

两日山行罢咏诗,不知诗句剩相随。晓鸿摩月悲鸣处,秋叶吟风欲堕时。

万里羊肠谙客况,百年犬齿敢吾私。联镳幸有刘公干,倡和时时妙色丝。

春日马上口占

明代 潘希曾

轻阴阁雨不成晴,寒暖相持意未平。马上逢春难把玩,花边著眼自分明。

争教归去能如雁,不觉蹉跎到听莺。愧尔野人生计好,缓鞭黄犊傍门耕。

赠南京秦司马入为司徒

明代 潘希曾

中外勋名三十年,亨衢仍际中兴天。亨猷方叔初留后,相国萧何复召还。

帆引龙江民望系,履听凤阙圣情专。樗材散地知何补,南北追随似有缘。

潘希曾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25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