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庞尚鹏
结庐岩曲谢招寻,几树松萝满地阴。无路执戈排乱贼,与谁披褐卧芳林。
人间空忆安危语,陇上宁知去住心。千载鹿门山下路,武侯相见亦沾襟。
登黄鹤楼和同年张侍郎
千古名楼远,凭高何壮哉。江随天地转,山抱日星回。
树色连云合,湖光拂曙开。欲寻仙客去,乘鹤共飞来。
酬黄东明博士
百花红紫竞幽香,卜筑新成绿野堂。慷慨拂衣还岭海,太平欹枕醉陶唐。
天回蓬岛千山月,风送炎洲六月霜。身外豪华何足问,汉廷谁复论金张。
赠霍悦来进士还京
振衣重入凤凰城,弱冠登朝适宦情。信有科名高绝代,况兼文采重西京。
马前杨柳三春色,天上风云万里程。莫向东山频倚望,好将霖雨慰苍生。
入山海关
辽阳新草未抽芽,关上红梅满树花。塞外风烟原自别,从来春早是京华。
次赠别韵答张少渠中丞
眼底雷霆敢独当,侧身天地任行藏。侧令砥柱中流见,休问风涛白昼狂。
洛水正思新结社,螭头谁忆旧含香。清忠最羡张安世,宦海何须叹渺茫。
和刘珠江游龟峰矩洲岳桥赏梅次韵三首
昼游高步海天涯,应信桃源别有家。月引溪流频洗耳,云迎朝旭共餐霞。
山烟细绕黄花径,江树晴分白雁沙。卜筑幽人今已远,杜鹃啼上海棠花。
安化闻叠江伯兄讣
夜静乌啼霜满林,月斜香冷漏声沉。月书已负青云梦,鬼女应怜白发心。
长信江山流水远,那堪风雨落花深。边庭独下灯前泪,愁听胡笳杂暮砧。
春初雨中寄隔溪孔二和卢方伯
醉看高竹受风斜,喜有青钱付酒家。十里长溪连夜雨,一池新水满园花。
双飞紫燕占春社,倒转银河望斗槎。偏忆辽阳同卧雪,雁书愁绝海天涯。
喜友人过访
曾骑白鹿访仙踪,飒飒东风吹短蓬。石室閒居聊自遣,竹根高卧许谁同。
溪边有路通愚谷,陇上何人问德公。斗酒夜谈天路远,万方秋思满壶中。
读邸报书事二首 其一
曾讶丹山多白鹿,俄闻双兔出维扬。大江南北干戈地,灵瑞年年入报章。
读庞德公传
白登城
风急扬沙拔汉旗,曾经睢水解重围。不缘天夺单于魄,虎旅何时塞外归。
次韵闻西北边警 其一
朔风飘紫塞,羽檄动高秋。幕府传新令,胡儿饮上流。
严城环虎帐,永夜察旄头。何日枭残虏,降旗满戍楼。
送别还城次韵
艳阳朝气杏花天,楼上青山湖上船。风雨临池看醉墨,令人长忆酒中仙。
次韵谭山人登城楼寄怀
浮云散尽见孤峰,飒飒城头起暮风。羡尔登楼瞻渤海,与谁骑鹤跨崆峒。
秋深古戍边声急,春早银河斗柄东。信宿江村谈往事,十年踪迹叹飞鸿。
赠何广文之任乐昌
草绿邮亭露正稀,弹冠重拂旧儒衣。地连衡岳春风早,花发韶阳彩燕飞。
北郭云霞开绛帐,东园松菊觐朝晖。即看海上文星耀,五色中天贯紫微。
早起用韵 其一
梦里乾坤何处静,纷纷局面还谁胜。东园曙色天欲明,翩翩蝴蝶穿花径。
拙
此生何良苦,白首愧穷经。纷纷事笔札,一艺不成名。
常为十口累,俯仰不解营。块然如木石,笑比偶人形。
东坡恨聪明,不得至公卿。云何柳子厚,乞巧通天灵。
当世伟丈夫,善步犹却行。智慧先天下,难以口舌争。
顾予甘薄劣,抱一学无生。
园中秋思用韵和卢方伯
秋声迢递到江滨,鱼鸟相看意转亲。云净林塘天似水,月移河汉夜留人。
壶中信有金丹在,头上从教白发新。平地风涛何足问,东山曾许藉閒身。
和邹明府登何太仆定性楼
仰扪南斗倚高楼,俯视长江天际流。三岛尽从城里见,五湖疑向月中游。
閒床听雨金鸡晓,短阁栖云碧树秋。东望剡溪风雪夜,可谁乘兴共移舟。
庞尚鹏
(?—约1582)广东南海人,字少南。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乐平知县,擢御史,出按河南、浙江等地,搏击豪强,吏民震慑。嘉靖四十四年,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为一条鞭法之始。隆庆元年,迁大理右寺丞。次年,擢右佥都御史,兼领九边屯务。诸御史督盐政者以事权被夺,起而攻之,斥为民。万历四年起故官巡抚福建,拜左副都御史。忤张居正罢归,家居四年卒,谥惠敏。有《百可亭摘稿》。► 211篇诗文
驿亭所至见总制王鉴川留题及捡所上封事数读之勃然兴怀赋此寄赠
颓垣和谭别驾
度梅关用韵
用韵赠乡中诸馆宾
赠于化弟游朗宁
次韵答郭梦菊仪曹 其一
吴户曹传枢贵言讶余不通京师书
赠归雁
陈古洲表弟诗来多感慨就韵寄酬
过田家有述
自检二首 其一
绝句和杜 其一
过卢方伯竹园
葺先人别业
水村小景
秦中书感
望西樵和卢方伯
寄夔州郭使君 其一
答友人话旧
秋日溪山野望折简邀同游
闻宫车晏驾怆然书感
村居杂言 其一
人日会酌书怀
立春十二韵
刘跃衢年兄枉驾草堂有述
题天伦乐事图中画紫荆芝兰钓渭水皆异景也其兄弟一门雍睦各取号于 ...
望白云寄城中诸公
李陵台明妃冢
次西庄临池玩月韵答孔临干
对客夜谈
次韵酬苏眉山寄赠
长途书感
赠武将军枉驾敝庐和卢方伯
宁夏秋日纪怀
邻翁问治生口占一绝
度岭谒张文献次韵
周云谷枉顾别后寄怀次韵
新正海棠石榴盛开约同乡燕会
赠何中丞赴召
村居感事寄所知
春日寿家慈用韵
灵武台
村居杂言 其二
新桥落成酬和谭别驾
夏日山房次韵和陈洛南尚书
有所慕四首 其三
登六合楼
夏日怀陈洛南尚书
送李兰亭进士还京
赠别乐平舒子长礼部儒士
赠方进士之任慈利
登王屋山时朝廷遣官特祀 其二
次韵答张印江同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