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叶韡夫应贡北上

送叶韡夫应贡北上

明代 庞嵩

散发扁舟傲五湖,祖生鞭动适皇都。今宵且共三城月,指日俄经两浙涂。

学抱济时应晚用,德邻随地肯疑孤。金针授与无多诀,一线中空是范模。

诗人庞嵩的古诗

和泉师元旦韵

明代 庞嵩

泰宇光澄玉烛妍,庚申尧历正当天。惯占伍位飞龙会,正值初元合朔年。

大业千年归太宰,遐龄七洞储真仙。鹿门授有遗安诀,寸土堪耕亦甫田。

访院右来一无汝刚丈次韵

明代 庞嵩

倚天长啸拂干将,远访幽人古佛堂。远洞老龙嘘沫湿,避烟孤鹤下回翔。

坐移短榻随阴转,论到投机话柄长。更上高楼频纵目,雪山堆白树云苍。

耒阳道中

明代 庞嵩

载煤湘船黑,洗锡江水浑。江船体本洁,而乃污泥尘。

吾欲挽天河,涤濯回素真。

从甘泉师登白云山

明代 庞嵩

白云古洞经三变,变入尼山亦快哉。变玉江楼移旧榻,著书云路有新台。

九龙混混源头出,双蝶翻翻天际来。何幸小生随杖屦,傍蹊赢得剪蒿莱。

游锡山二泉偕素峰叶长官

明代 庞嵩

赢得看山共胜游,漫携斗酒放仙舟。石龙嘘沫香云湿,铁马敲风古寺幽。

葵蕊向阳初到夏,竹阴笼午颇疑秋。脚跟摆脱尘缘外,俯仰飞潜总自由。

赠徐南阆

明代 庞嵩

两峰祇一峰,千里共一里。长忆同心盟,时行与时止。

玉女潭佳境八首 其二 梅竹隩

明代 庞嵩

矫矫凌寒姿,竹梅并萧爽。徙倚挹清芬,宴坐绝尘想。

佳兴动官阁,清阴入书幌。太极天窍露,长歌澳风响。

愿言肖令德,岂直颜色仿。清时不避地,聊焉托孤往。

题唐秀林卷

明代 庞嵩

生生自天性,山木昔尝美。胡乃交斧斤,继之群牧驶。

幸兹日夜息,萌蘖见端倪。栽培滋息之,参天立可拟。

吾心有良知,吾性即天理。生生固不息,养之惟在己。

息息常存存,圣贤域可抵。唐君自树名,汝滋乃其字。

自养还自滋,进进今未已。虽未登栋梁,亦可远棘枳。

夏日苦炎蒸,凉阴足憩止。隆冬畏冱寒,岂随众芳萎。

愿言永培根,浚源沃清泚。硕果种且蕃,千百传孙子。

于以长秀林,仰之亦兴起。

怀杨桐冈

明代 庞嵩

我爱桐冈翁,桐冈集岐凤。凌风奋灵羽,千仞翱翔共。

庭今产凤雏,天池日光烘。仰兹绳德辉,甘泉亦增重。

元江诸山晓行

明代 庞嵩

白云在山腰,青山出云顶。出入山之间,俄别人天境。

山下人指云为天,山上更有山相连。白云无尽山无尽,瞬转云随山顶遁。

延缘九叠即九霄,天门万里原非遥。劝君更着竿头力,翱游八极同逍遥。

题兰台号

明代 庞嵩

采芳游览遍湖山,万翠庭中独种兰。但得有人常入室,坐忘香里意相关。

赠曾元山赐还临川二首

明代 庞嵩

间关世事知何日,一十三年鬓渐霜。祇为东宫留疏草,岂论南海窜炎荒。

投戈已荷完环赐,侧席仍需补衮裳。再拜天关从此别,石门烟树怅苍苍。

题何石川一苇所如卷次韵

明代 庞嵩

柳色晴分绿蘸川,风轻云淡雨馀天。冯夷狎对空明桨,赋客时开锦绣筵。

缥缈洞箫舷外度,翩跹皋羽梦中缘。目穷烟岛扶胥路,肯逊苏家赤壁船。

锦岩得时字

明代 庞嵩

仙山仙侣莫春时,短袷长筇信所之。短引大科丹穴古,阁联广朗白云垂。

苇航觉岸谁登早,玉带空门愧解迟。欲语无穷千古意,枕流聊复傲皇羲。

右与杨时哲 其二

明代 庞嵩

水浚滇河导百川,柳阴凝绿试楼船。金刚山外云津畔,为看记文片石悬。

番山秋色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百粤风光丽,三城秋倍妍。祥云连粉堞,皎月耀晴天。

水播鲲翎变,花明骥足先。河南原有谶,重见辂生鞭。

半山亭寺

明代 庞嵩

半山山已高,山顶高几许。太卑人易凌,太高独踽踽。

吾宅山中央,高下都吾与。

赠霍勉衷应召赴浙鄞任

明代 庞嵩

紫府横箫越客歌,月明江水若情何。送君浙路飞仙棹,饶我江门老钓蓑。

抚剑再看龙出匣,负图今见马腾河。箕山汭水匡尧略,一笑谁分与仲多。

和何古林闻报述怀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昌期千载会,圣政一时新。访落追遗诏,耕莘起逸民。

生成天共远,优渥海重仁。宿学欣逢展,龙颜日见亲。

戊午春督浚滇河继有清查之役寓五华山白云窝五阅月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花间绿暗已红稀,日日登临傍翠微。得意时开金谷酒,弄寒犹试舞雩衣。

凭栏曲坞双鸠语,拍掌招提独鹤飞。是处总堪吾托宇,出门休讶久忘归。

庞嵩

庞嵩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4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