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龙池寺

游龙池寺

明代 庞嵩

一山耸出龙峰嵿,峰侧龙池此度跻。峰霁玉阳擎日近,岫连张洞觉云低。

太湖缥渺天根白,雪岭苍茫谷口迷。莫问刀圭生羽翰,凌空吾欲驾虹霓。

诗人庞嵩的古诗

福船行为俞总戎

明代 庞嵩

去年六月终风恶,贼舟驶向河南泊。贼渠逆竖戈纷横,飞腥溅血严城角。

今年六月风气好,闽帅直向潮阳岛。鸣钲伐鼓总天声,贼残魂魄戈前倒。

一战玄钟再柘林,艨艟应击皆成沉。三战长驱向莲澳,如山楼橹失高深。

虐焰消磨十八九,长奔潜望马耳走。广兵犄角随火攻,渠魁竟缚俞君手。

俞君故是方叔俦,骐骥岂与骀驽侔。浙闽伊昔么么起,斩蛟窜鳄功名遒。

东隅莫问昨朝事,桑榆人识鲁阳辔。向誓此贼不俱生,三捷居然副初志。

老将料敌真吁谟,太平永巩帝皇图。先张之矢后脱弧,福兵福船云岂徒,福兵福船云岂徒。

陆口驿

明代 庞嵩

支流见陆口,云是醴陵河。去去入湘东,袁宜从此过。

江湖仅分脊,车辅其如何。

宿安口

明代 庞嵩

晓霜散晴旭,北风收微寒。谷车见牛转,绵贝归舟盘。

赖此济荒岁,可以无饥寒。共听沧浪曲,知尔百口安。

又次唐山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庞嵩

小阳犹自见秋花,到处春光未有涯。桃李肯输连惠圃,紫黄休数魏姚家。

金鸾一榜名同盛,玉爵三杯宠并赊。况有书香传万卷,乐随诗酒对年华。

南坪蒙泉二丈论王湛学旨

明代 庞嵩

欲识东皇面目时,真根灵干长新枝。真言妙诀终真见,致著躬行是致知。

远有疑时焉自信,近如通处不妨随。中空日日悬双鉴,肯把成心却自师。

旧吏杨时哲王宪相从久入京时复一至执轴乞诗书往事分题各四首予之 ...

明代 庞嵩

五华山耸接滇池,绕郭龙盘总绿漪。残牍尚惭经刷手,且看河洛续遗碑。

寄亲旧

明代 庞嵩

一入滇南万里程,乡园亲旧总关情。相逢樽酒论何日,得遇飞鸿且寄声。

忧寇有怀寄新泉诸丈

明代 庞嵩

壶中取醉且高歌,世事无端奈尔何。四野金戈戎起伏,千年铜柱迹消磨。

驰驱总仗空群俊,老大何裨双鬓皤。寄语新泉旧游伴,闯门驹隙莫蹉跎。

和文麓来韵答谢

明代 庞嵩

有脚阳春到处催,小车叨逐傍花来。东君煮酒频烧叶,稚子迎门静扫苔。

丰草未将晞露报,汗樽聊向晚晴开。何因得借双凫履,共对南山歌有台。

甘泉师病中有诗分付依韵奉答

明代 庞嵩

仰之已弥高,行亦无迹辙。默识尼父心,敢肆丰干舌。

迁冈堂午坐

明代 庞嵩

南方间气旋贞会,北阙英标动圣颜。双手已占擎日月,三元仍见重江山。

堂空篆袅人千古,榻静阴浓客半閒。共倚竹松赓唱罢,峰高天外水潺潺。

望岳步湛先师韵 其一

明代 庞嵩

一卧天关已十年,出门三札信虚传。今朝得睹衡云面,七十二峰都眼前。

和何吉阳赠别七首 其四

明代 庞嵩

犹羡郧阳水,源通粤浦沙。成人方浻酌,稚子讵当家。

海若从今识,蹄涔敢自誇。预愁退省日,漂泊竟无涯。

誉七峰邀同萧龙石葡萄园共饮子姓并侍

明代 庞嵩

杨子江心直北船,青灯寒雪是何年。二难谊分犹今日,三益赓歌是旧缘。

膝下孙枝联父子,林中酬献亦神仙。名园胜会君须记,一架葡萄闰五天。

送文崖林郡博擢国子

明代 庞嵩

鳣堂廿载番山月,两照先生自此征。柳面和风随去棹,壁池新雨对长檠。

贞心老柏犹撑古,雅操寒梅独著清。都下本来文物盛,好从先进育群英。

贺蔡高冈七十三寿辰二首 其一

明代 庞嵩

七十三年岳降祥,远从南海荐霞觞。岂缘吸养仙丹寿,且喜真传道脉长。

云梦春风时对育,天关晴日倍辉光。贞元再见清宁会,翙翙高冈有凤凰。

周缴妻陈氏贞节

明代 庞嵩

陈家有女珍琅璆,时年十六归哉周。齐眉举案踰九秋,拆鸾破镜嗟莫留。

城隅哭倒天为愁,凄霜黯日风飕飕。铁心祇与夫君谋,百年冢穴誓相求。

谁云孀年二十四,网常一醮终天地。身未即亡姑不俟,勉拊犹儿即吾嗣。

训之远执甘泉贽,已分侄存家可替。何知多难罄簪揥,祇今贫食踰古稀,屋漏可对天可知。

乡评月旦交相推,士林拂拭生光辉。君不见葛岸水中流,白石清泉洗。

又不见桂林埃贞枝,独柏霜犹翠。千年女训妇之箴,付与观风载笔采入彤庭史。

山茶结实

明代 庞嵩

朱英罕皆实,硕果无丽容。物理固难兼,孰咎钧陶工。

独爱濂溪莲,乃有君子风。花实既双美,外直而中通。

灿灿丛牡丹,及兹芍药侣。色盛随飘风,靡实奚足取。

适适君子庭,植盘见山茶。树高仅踰尺,方春已呈葩。

向来本无实,今秋实如瓜。握之颇盈指,菁菁泽琼华。

借问何以然,习远即成性。栽厚天固培,况乃因人胜。

慥慥君子心,华实此相證。

罗浮山和邹方伯四首 其三 石楼

明代 庞嵩

兀兀擎双楼,南天望不极。枕石批霞餐,岂羡黄粱粒。

倦翼二首 其一

明代 庞嵩

精力苦日短,乘閒强登眺。登山陟其顶,倚云发孤啸。

庞嵩

庞嵩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4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