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衡山晓发

衡山晓发

明代 庞嵩

山中已浃旬,郭外仍三宿。剥漕断行舟,凄雨霏屑玉。

知己时邀留,杯盘叙寒燠。贤哉二地主,借棹乘朝旭。

诗人庞嵩的古诗

吴门别舅氏林斗江长道州教

明代 庞嵩

廿年学易依樵麓,万里携书向楚州。万首正乘江水便,江亭犹为舅甥留。

图书定向圈中得,彖象遥应画外求。披拂满庭春草绿,可无吟弄继前修。

候不至三章

明代 庞嵩

坐柏之下,晷移八尺。期子不来,诵遍姬易。

槐阴午閒,鸟鸣树间。与鹤者游,鹤舞翩反。

汝鹤汝鹤,能行且飞。能作我驾,吾将汝依。

诒隐者

明代 庞嵩

甲子周天周复旋,人间尔亦小神仙。儿孙晓舞仍环膝,郭野春深又种田。

福船行为俞总戎

明代 庞嵩

去年六月终风恶,贼舟驶向河南泊。贼渠逆竖戈纷横,飞腥溅血严城角。

今年六月风气好,闽帅直向潮阳岛。鸣钲伐鼓总天声,贼残魂魄戈前倒。

一战玄钟再柘林,艨艟应击皆成沉。三战长驱向莲澳,如山楼橹失高深。

虐焰消磨十八九,长奔潜望马耳走。广兵犄角随火攻,渠魁竟缚俞君手。

俞君故是方叔俦,骐骥岂与骀驽侔。浙闽伊昔么么起,斩蛟窜鳄功名遒。

东隅莫问昨朝事,桑榆人识鲁阳辔。向誓此贼不俱生,三捷居然副初志。

老将料敌真吁谟,太平永巩帝皇图。先张之矢后脱弧,福兵福船云岂徒,福兵福船云岂徒。

登小金山望斗南弟不至 其一

明代 庞嵩

石径无尘古刹幽,僧开方丈傍丹邱。昙花阶下和云落,山色波间抱日流。

出洞烟霞封宝殿,悬厓星斗护灵洲。宦情羁思添离恨,骢马不来独倚楼。

偕洪觉山登沙贝钓台次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庞嵩

夫子九原何可作,满江风叶动悲吟。最是当年传钵意,万寻江水不如深。

宿采石太白祠

明代 庞嵩

朝登采石矶,莫宿采石祠。俯仰百代豪,风流尚依依。

解靴挫力士,秉砚轻蛾眉。蕃夷信桀骜,一纸馀麾披。

渔阳有鼙鼓,何乃旋致之。才高世难用,宠过忌亦随。

祢生老瞒沮,贾傅文皇师。英辙固同迈,羁靮良所宜。

世有万镒珍,愿我戢光辉。

有所思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当窗寒露滴,绕砌草虫鸣。细语风前祝,那因得寄声。

予所岩在黄龙洞西己亥长至庞子始辟

明代 庞嵩

高山尔名,龙岩尔姓。尔息尔游,静定动定。

送梁节斋表兄掌教灵川

明代 庞嵩

清江已解观澜意,又向灵川看逝流。正派本来浑一脉,光风在处正相求。

苍连岭表千山树,爽引江东百尺楼。夜合有怀天共远,几时樽酒续绸缪。

寄题都春馆

明代 庞嵩

地与人俱杰,千年淑气回。生成知帝淑,楼阁倚天开。

帘捲云霞宅,花明锦绣堆。鸟喧时到枕,蜃气自成台。

翠入阶前草,阳生岭上梅。苍云天外变,紫气日边来。

水势环双玉,山光秀列台。疏钟晴报寺,好月夜浮杯。

华国书香远,名家宦业恢。迎仙徒缥缈,望省已崔嵬。

桃李当门盛,同声咏有莱。

天山堂避暑

明代 庞嵩

六月炎荒疑冻雪,天山池馆枕幽城。已无酷吏阶前拥,时有故人天上迎。

竹叶影侵诗骨瘦,柳梢柔飏葛衣轻。出门咫尺驱驰地,便有炎凉几世情。

和晕泉岩漫兴

明代 庞嵩

丹穴朝出云,赤日晴仍雨。拉尔盟寒岁,与之同避暑。

张制台平饶寇用韵

明代 庞嵩

海埔崇朝氛祲蠲,日依行度宿依躔。鼎铛薄试调和手,节钺偏推扫荡贤。

盟府彤弓昭异锡,乐郊沉灶起炊烟。雅歌采芑应谁续,愿祝皇图万万年。

约同志诸公天关会讲

明代 庞嵩

一暴那堪胜十寒,况连阴雨夜漫漫。明朝旭日春花丽,好约天关负曝看。

和何古林闻报述怀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昌期千载会,圣政一时新。访落追遗诏,耕莘起逸民。

生成天共远,优渥海重仁。宿学欣逢展,龙颜日见亲。

游上温泉次李白夫韵

明代 庞嵩

温泉移旧地,高赏复同君。野曲乘流渡,空箫隔洞闻。

韶光将到律,暝色欲留云。斗酒欣良夕,何妨更论文。

题玉川卢先生祠令弟四园封君建

明代 庞嵩

正气如公生岂徒,纲常宇宙赖公扶。尧天义赙希前有,廷式高风旷世无。

矫矫鹏图翔汉迥,瞿瞿蝶梦向谁呼。水滨香火千年在,行道人瞻是此夫。

送马汝砺

明代 庞嵩

完璞日已琢,天性民不虞。岂无煨中烬,六籍空遗书。

抚卷发浩叹,愿言见子都。之子在何方,山高水难踰。

幸有乘木质,岂徒饰轮舆。招招利载者,曷不吾与俱。

怅怅独云迈,一行一踟躇。前川渐佳境,少乐众不如。

岐端误失道,适足丛蓁芜。行矣慎所之,勿使纷忧娱。

告汝利载者,与尔良不疏。勉旃觅子睹,窈纠当复舒。

龙潭书院落成和甘泉师韵

明代 庞嵩

长江纵一叶,飒然御天风。凌晨出层城,信宿龙潭东。

崇楼瞻斗岳,匝院长麻蓬。山光四抱合,水势潆回冲。

迩吞凤凰台,远瞰天华宫。潭深潜海若,雨化乘丰隆。

气类重孚感,云龙故相从。出门旷于野,入室殊归同。

自然匪人力,大造天为工。前茅既有作,继继当无穷。

庞嵩

庞嵩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4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