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清代 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龚自珍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译文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废园之中茫茫一片春草青翠茂密,却也不能留住春光。野藤荆棘侵占了路径,妨碍着行人的步履。不懂得性情的柳絮偏偏在随风起舞,密集地,轻轻地拂落在人们的脸面上。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有花木的院子的主人是谁呢?一朵孤单的鲜花正在墙角里开的耀眼。可不要怨无人来摘取它,因为它开在春暮,可真不是时候啊!

龚自珍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注释

鹊踏枝:词牌名。即“蝶恋花”,又名“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漠漠:广漠无边的样子。
春芜:春草碧绿貌。
春不住:春去了。
碍却:妨碍。
蒙蒙:一作“濛濛”,雨雪云雾迷茫的样子。此处指飞絮漫天飞舞。
绣院:指有花木的院子。
明:指花开的耀眼。
如许:这样。
不合:不该。
阳春:温暖的春天。

龚自珍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赏析

这首词运用比兴手法,极写废园的荒芜凄凉景色,并以独明的孤花自况。
上片先写废园春光关不住,春之景象中又有牵衣藤刺,扑面飞絮,这藤刺、飞絮,或许就是他对于时政的感慨。下片还是扣住春光来写,不过这春光却是暮春的景象,一朵孤花开放在墙角,没有人来采摘。结尾两句含有勉励的意思,勉励年轻一代珍惜少年时光,有所作为,莫使良机空逝而徒然叹息。抒发其兴亡、盛衰和怀才不遇之感。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深刻。郁勃激荡而凄绝灵动,在晚清词坛别树一帜。
起句“漠漠春芜春不住”,广漠的园地上一片荒芜萧索,春日的芳华已消逝褪尽的景象。“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而那些“藤蔓”——昏庸的王公大臣及其帮凶的文人们,却处处牵制,阻碍着维新改革者的道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舞”在此处有双关作用。一是代表那些昏庸的王公大臣们纸醉金迷,酣歌漫舞;二是指行人之舞,即改革维新者前进的步伐。二“舞”是对立存在的。“蒙蒙扑面皆飞絮”,说明维新改革者的道路坎坷,词人怒斥群丑,悲愤之势已出。
下半片的“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一朵明丽的孤花在荒芜的废园中寂寞地开放,无人培护,无人欣赏。突出了它独立荒园,孤芳高洁的品格。花与词人的心境融合无间,灵犀相通。结尾“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是安慰孤花,亦强作自解,以孤花自喻。词人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凄凉,同时又以身不逢时而自我宽慰。
这首词写得十分蕴藉含蓄,深意在所描写的景象之外。词刻意描绘废园春景,是要让读者看到一幅时代的政治画图,就是清王朝在那些“藤荆”之类的奸佞之臣当权下,正走向末路和败亡。词人也强烈感受到时下政治的腐时,深深地为国家民族的前途而忧虑。“绣院深沉谁是主”,“绣院”暗喻的是当时的清王朝,这一句还包含了词人盼望“圣主明君”招揽人才,改革时政,振兴国运的怀抱。词的最后几句,则是词人以花自比,抒发的是空怀救国救民之才而无法施展的人生感慨。

龚自珍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815年(嘉庆二十年乙亥)六月(一说这首词作于公元1814年(嘉庆十九年)或道光二十年(1840年))。经世致用,原是龚自珍青年时期即深怀的抱负,但是嘉庆十五年(1810年)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个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首《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这样的心境中。

诗人龚自珍的古诗

己亥杂诗 其一三二

清代 龚自珍

江左晨星一炬存,鱼龙光怪百千吞。迢迢望气中原夜,又有湛卢剑倚门。

已亥杂诗 215

清代 龚自珍

倘容我老半锄边,不要公卿寄奉钱。
一事避君君匿笑,刘郎才气亦求田。

已亥杂诗 187

清代 龚自珍

云英未嫁损华年,心绪曾凭阿母传。
偿得三生幽怨否,许侬亲对玉棺眠。

已亥杂诗 127

清代 龚自珍

汉代神仙玉作堂,六朝文苑李男香。
过江子弟倾风采,放学归来祀卫郎。

瑶台第一层

清代 龚自珍

无分同生偏共死,天长恨较长。风灾不到,月明难晓,昙誓天旁。

偶然沦谪处,感俊语小玉聪狂。人间世,便居然愿作,长命鸳鸯。

幽香。兰言半枕,欢期抵过八千场。今生已矣,玉钗鬟卸,翠钏肌凉。

赖红巾入梦,梦里说、别有仙乡。渺何方。向琼楼翠宇,万古携将。

临江仙二首 其一

清代 龚自珍

一角红窗低嵌月,矮屏山蹙罗纹。梨花情性怕黄昏。

泪怜罗蜡浅,心比玉炉温。

底事雏鬘憨不醒,冬冬虬箭宵分。起来亲手放帘痕。

春空凉似水,西北有娇云。

惜秋华 輠襔簪

清代 龚自珍

瑟瑟轻寒,正珠帘晓卷,秋心凄紧。瘦蝶不来,飘零一天宫粉。

莫令真个敲残,留傍取、玉妆台近。窥镜。乍无人,一笑平添幽韵。

芳讯寄应准。待穿来弱线,似玲珑情分。移凤褥,欹宝枕,露乾香润。

秋人梦里相逢,记欲堕、又还黏鬓。醒醒。海棠边、慰他凉靓。

已亥杂诗 306

清代 龚自珍

家园黄熟半林柑,抛向筠笼载两三。
风雪迎裾好持赠,预教诗婢识江南。

己亥杂诗 其二八二

清代 龚自珍

少为贱士抱弗宣,壮为祠曹默益坚。议则不敢腰膝在,庑下一揖中夷然。

己亥杂诗 其二七九

清代 龚自珍

此身已作在山泉,涓滴无由补大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己亥杂诗 其一四七

清代 龚自珍

道场馣馤雨花天,长水宗风在目前。一任拣机参活句,莫将文字换狂禅。

已亥杂诗 145

清代 龚自珍

径山一疏吼寰中,野烧苍凉悼达公。
何处复求龙象力,金光明照浙西东。

己亥杂诗 其三○四

清代 龚自珍

图籍移从肺腑家,而翁本学段金沙。丹黄字字皆珍重,为裹青毡载一车。

已亥杂诗 249

清代 龚自珍

何须宴罢始留髡,绛蜡床前款一尊。
姊妹隔花催送客,尚拈罗带不开门。

己亥杂诗 其二八八

清代 龚自珍

倘作家书寄哲兄,淮阴重话七年情。门前报有关山客,来听西斋夜雨声。

已亥杂诗 300

清代 龚自珍

房山一角露崚.,十二连桥夜有冰。
渐进城南天五尺,回灯不敢梦觚*。

已亥杂诗 153

清代 龚自珍

亲朋岁月个萧闲,情话缠绵礼数删。
喜尽东华尘土否,一秋十日九湖山。

已亥杂诗 163

清代 龚自珍

与吾同祖砚北者,仁愿如兄壮岁亡。
从此与谁谈古处,马婆巷外立斜阳。

己亥杂诗 其二○四

清代 龚自珍

可惜南天无此花,腰身略似海棠斜。难忘槐市街南宅,小疏群芳稿一车。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其十二

清代 龚自珍

中年何寡欢,心绪不缥缈。人事日龌龊,独笑时颇少。

忽忆姚归安,锡我箴铭早。雅俗同一源,盍向源头讨。

汝自界限之,心光眼光小。万事之波澜,文章天然好。

不见六经语,三代俗语多。孔一以贯之,不一待如何。

实悟实证后,无道亦无魔。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40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