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刘推官一首

上刘推官一首

宋代 彭汝砺

盛旦登高第,青衫偃壮图。兰台收硕德,莲幕得真儒。

江左风流敝,鄱阳习俗污。晨昏丛狱讼,利病倚谋谟。

郡政颓纲整,都民旧瘼苏。英声传士庶,清议满江湖。

事业人之表,机筹帝所需。大臣交荐擢,荣召计须臾。

有客材无似,谋身计大迂。志憎时态薄,道欲古人俱。

寓迹文章苑,栖魂典籍郛。倾螺思测海,擿埴强求涂。

不见孔之卓,安知柴也愚。驽踪谁警策,弱质寡持扶。

与物睽违甚,惟公顾盼殊。滞顽真瓦砾,拂拭过璠玙。

陋学惭无状,浮名出不虞。见知虽鲍叔,蒙遇岂夷吾。

朽木依刀尺,坚金属范模。会须终盛赐,俾得望亨衢。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再和子育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将军誓愿斩楼兰,涕泪横流杯酒间。紫气剑埋终未试,黄金印大亦何颜。

内乡先春

宋代 彭汝砺

古寺前无廊,空林中有亭。淅水为襟带,萧山作画屏。

仰高听流水,志体得所宁。不能念羁旅,天地俱浮萍。

举首望飞泉,日暮未肯归。夜凉多好风,明月有清辉。

一举随所之,不如鸿鹄飞。思亲泪如雨,有露亦在衣。

皇甫乞诗为赠因次其韵

宋代 彭汝砺

忆昔丹书下粉闱,诸公接武上瑶池。势淩雕鹗双鸿翼,香满蟾蜍一桂枝。

议论所存无赘学,声华此去有真知。风松无限溪山乐,时倩秋风寄数诗。

次皇甫登兴化水亭韵

宋代 彭汝砺

簿领终朝困蒸暑,危亭一息得微凉。草迷幽径回环绿,花落沧波在处香。

永夜鹤声双唳月,清秋松色自凌霜。平生爱乐澄虚地,一梦迟留夜未忘。

适婺

宋代 彭汝砺

浮俗区区走利名,吾儒何事亦劳生。昔骑马作衢江计,今买舟为婺女行。

南北东西无定日,艰难险阻亦常情。日多好景谁同咏,樽有清醪且自倾。

逢姜二兄

宋代 彭汝砺

阒寂桐江地,羁栖远客魂。别家惊节换,此意与谁言。

忽尔声容际,悠然信义存。此时皆逆旅,何日共归轩。

寄桐庐诸友

宋代 彭汝砺

整顿衰羸尚未苏,信音都向故人疏。信怜犬子常多病,莫笑嵇康懒作书。

庠序旧规还在否,道涂新况比何如。鳞鸿若到江南地,愿寄声音一起予。

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 其四

宋代 彭汝砺

细磨密衲作袈裟,曲水遥岑宛转花。海外梯航输佛土,日边缄鐍赐禅家。

寄佛印

宋代 彭汝砺

菩萨化成瑶象车,超腾倏忽到云居。提携满钵雕胡饭,供养一箪明月珠。

称我姓名日专甲,问师安否近何如。即今无病无言说,还有人能致问无。

大小沙陀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大小沙陀深没膝,车不留踪马无迹。曲折多途胡亦惑,自上高冈认南北。

大风吹沙成瓦砾,头面疮痍手皴坼,下带长烟蔽深驿。

层冰峨峨霜雪白,狼顾鸟行愁覆溺。一日不能行一驿,吾闻治生莫如啬。

再和子育 其四

宋代 彭汝砺

手拈弓箭膝横刀,著尽君王赐战袍。语及灵州心欲碎,使轺今日敢言劳。

琴渚

宋代 彭汝砺

自有澄波照眼明,偶题琴渚亦强名。今君应得弦歌趣,愿听渔樵一曲成。

次文渊兄韵

宋代 彭汝砺

风雨正开棠棣枝,尘埃复隔老莱衣。南北分人心欲碎,不堪频望白云飞。

游真州东园惜其将废运使兵部子正近止因寄小诗 其四

宋代 彭汝砺

渌水荷花一片开,池塘终日少尘埃。鸬鹚鸂鶒无穷喜,总拟将迎画舫来。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四 高阳池

宋代 彭汝砺

三年南雍居,十至高阳池。鱼鸟如故人,相忘不相疑。

但持青莲叶,不倒白接䍦。我与之子游,何似山公时。

答诚之见和

宋代 彭汝砺

尘土相欺老病身,韶华似亦厌清贫。且须一饮城头晚,醉送莺花万里春。

和初夏

宋代 彭汝砺

浅水池塘莲叶香,红尘道路柳阴长。黄梅雨裛栏干湿,翠柏风吹襟袖凉。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三

宋代 彭汝砺

秋来常苦客飘蓬,身羡归鸿飞复东。欲问江南是何处,乱山扰扰自无穷。

又书怀

宋代 彭汝砺

锦江蟠泊落云端,秀气全分在尔颜。少日大鹏飞北海,清时片玉出昆山。

心存魏阙安危际,名在丹台伯仲间。昨夜泸渝初奏捷,巅崖谁为勒铭还。

日影

宋代 彭汝砺

日影昏冥雨力微,扁舟欲往浪沾衣。不甘落叶东归去,空羡征鸿北向飞。

俗恶懒经沽酒市,身闲欲卧钓鱼矶。祇疑风色相欺得,系滞尘踪未许归。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