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宁子文

寄宁子文

宋代 彭汝砺

相逢一笑东风前,相别一醉昌江边。我来西山春正妍,未见君子心欲燃。

紫泥诏命鼎来矣,黄卷文章宜勉旃。题柱相如知有志,著鞭无使祖生先。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秋日吟二首呈诸友时在合肥作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绿发犹年少,衰颜苦病多。阴寒伤物苦,淫雨蠹天和。

杯酒开寥落,灵蓍问轗轲。凋疏头鬓乱,攲侧齿音讹。

苒苒时难得,纷纷日易蹉。荆蒿太狼藉,圭角未消磨。

废弃今如此,云为竟若何。嗟伤仁者远,幸望故人过。

腊意生幽径,春心漾绿波。几时樽俎共,烂醉听清歌。

拙句送通判学士正夫

宋代 彭汝砺

山谷冥冥多雪霜,人情随处不悲凉。綵衣公独有老母,乔木我今思故乡。

行酒赋诗不忍别,登高临远便相望。故乡虽好莫留滞,日月其除行路长。

次韵答刘行甫同年

宋代 彭汝砺

江外书来墨未乾,笑言可惜碍云山。字无尘迹精神健,诗有天才态度闲。

皓月分明生海上,仙韶容易落人间。夜深一梦无拘束,飞度重湖晓未还。

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富贵浪图虽汩汩,诗书馀力尚桓桓。圣门一室相从易,世路多岐欲合难。

仪凤稳依深阁宿,老蛟寒即碧溪蟠。青云有侣歌鱼藻,空谷无朋唱考槃。

缘木退藏冲汉翼,扁舟归整钓鳌竿。临风愿听王阳仕,洗手思弹贡禹冠。

寄观音能老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缥缈烟云水石间,生涯见说足安闲。更烦细问黄龙看,合在尘劳合在山。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九 薰风阁

宋代 彭汝砺

众山走蜿蜒,高阁立崔嵬。流水横其前,时有薰风来。

聊可解吾愠,敢言阜民财。

杂咏诗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朔风吹雪满天涯,寂寂朝云冷万家。试步城头望坊巷,玉枝无处认梅花。

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 其六

宋代 彭汝砺

佛印电目海潮音,貌古瘦瘁如孤松。貌已了达诸佛相,酬酢纵横无滞碍。

以大慈悲为演说,登阐沈幽度众生。至第一义而不传,而无一义不传者。

我今焚香赞叹礼,十方国土即闻知。愿师与我及众生,一切长在真实地。

沙柳

宋代 彭汝砺

沙陀祇见尘土,柳色如逢故人。忆着千条万叶,金明驰道青春。

和李潜夫同年并简宁文渊时二君在鄱阳

宋代 彭汝砺

我贱无庸如子何,白头相望欲悲歌。少年策在英豪腹,清世名专守相科。

薄宦从容忧自少,故人邂逅乐应多。秋风不见北归信,东顾苍茫临大河。

驽马

宋代 彭汝砺

我马固非俗,不时今亦驽。晨征尽迂径,夜食一乾刍。

憔悴千金骨,迟回万里途。无人拂衰朽,矫首独嗟吁。

拟赏花钓鱼诗 其四

宋代 彭汝砺

翠跸雕舆下未央,禁林春色秀天芳。禁居便是蓬莱胜,花气浑如薝卜香。

五色灵池鱼拨剌,九苞阿阁凤徊翔。神仙世界光阴别,比着人间一倍长。

治平谅闇元夕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仙乐谁家奏管箫,异香到处合椒聊。风生雨后声悲惨,月在云间影动摇。

幽径小溪春寂寂,淡灯寒烛夜寥寥。香焚敢效封人意,睿算年年祝帝尧。

送鄱阳太守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青春一日锦衣还,酒上亲闱喜动颜。静视浮名虽羽翼,回瞻明德已丘山。

身留桑梓孤衷结,目断旌麾一泪潸。初仕正忧民事拙,愿书馀训起疏顽。

别子容

宋代 彭汝砺

衣衫尘土待光辉,议论渊源慰渴饥。鄙远尚思同旧学,疲驽常恐误真知。

壮怀销落非前日,孤宦邅回强此时。万事纷纷知有在,斋心更欲问蓍龟。

将归寄润

宋代 彭汝砺

纷纷穷绪不能禁,一缕俄惊百万寻。风月正牵相望眼,山川难系欲归心。

萧条又作新秋意,牢落谁同永夜吟。车马鼎来吾即起,梦魂先傍竹亭阴。

日影

宋代 彭汝砺

日影昏冥雨力微,扁舟欲往浪沾衣。不甘落叶东归去,空羡征鸿北向飞。

俗恶懒经沽酒市,身闲欲卧钓鱼矶。祇疑风色相欺得,系滞尘踪未许归。

和君时见寄

宋代 彭汝砺

不是伤愁不作诗,吾言无益亦何为。肺肝欲语竟无处,惟有江头鸿雁知。

次云居老诗韵 其三

宋代 彭汝砺

荆山有玉比山丘,爱玩还将木李投。掣电一机吾会得,天边月在水中流。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八 思贤亭

宋代 彭汝砺

大风无邪声,积雪不改色。根方为龙去,实拟待凤食。

一日有不见,恍如岁三易。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