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和子育韵 其一

再和子育韵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使者东来说契丹,翠舆却似上京还。绣旗铁甲兵三万,昨夜先朝木叶山。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呈运判学士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相望冰壶江水滨,渴心枯涸欲生尘。忽逢使节何胜喜,又说宗乘得愈真。

鬓里雪霜经岁有,眼前风浪与时新。茫然未有归田计,愧以穷通问故人。

夜泊睦州桐江

宋代 彭汝砺

一水连银汉,千山拥古城。客乘清夜息,舟倚碧溪横。

皓月危峰影,清风细浪声。呕哑殊俗语,惨淡异乡情。

途旅淹时月,羁穷独弟兄。刚肠双古剑,荡迹一流萍。

道路人皆厌,风波我亦惊。胡为甘险阻,所得喜豪英。

俗眼无相笑,吾非逐利名。

菊苗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物理如转环,昔亡乃今有。眷言篱边菊,根叶未终朽。

盛衰各一时,何足竞先后。彼花似无情,能并天地久。

徐中

宋代 彭汝砺

童稚欢呼喜欲颠,荡舟争揖县公贤。荆蒿自觉风霜逼,花木须惊雨露偏。

天下事烦宜振领,古人材锐戒窥渊。君心旧得中和说,定与龚黄议后先。

和莘老城东斋祠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郁郁葱葱佳气中,晓天春雾湿濛濛。晓川更洗崇朝雨,草木还催二月风。

乐国地开金色界,容台人在水晶宫。长年饱食知无补,尚有私诚祝屡丰。

又和治居许昌诗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事与心违即挂冠,逍遥芝朮长童颜。黄金晚去云中阙,员峤深游海上山。

平日以身当国论,老年将梦比人间。文章气力终豪健,四韵诗来倚马还。

和伯钧节推

宋代 彭汝砺

昔年相见蜀山隈,落落知君匪众材。白发今时俱老大,青山何日盍归来。

烟尘草草驰军檄,风雨匆匆把酒杯。万事欲言终不尽,诗成悽怆有馀哀。

送上官察院归闽中

宋代 彭汝砺

南山幽幽,非可陵之丘。渊渊其渊,非潢污之泉。我徒以趋,君假我以车。

我泳而游,君载我以舟。君行未至,我心非乐。君去不迟,如之何勿思。

是用作歌,以告吾怀。

拟田园乐

宋代 彭汝砺

买田何须近郭,作屋却要依山。青松共我终始,白鸟随人往还。

寄子文友

宋代 彭汝砺

古人湮没不能见,交道陵夷真可哀。与子碧江相别后,到今青眼未曾开。

几伤尺素无人寄,犹喜新鸿昨夜来。怀抱相思长抑郁,燕居还念此心哉。

和正仲提举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一丝急急一丝迟,触物苍茫若有思。流水高山新作操,十年留待伯牙知。

杂咏诗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朔风吹雪满天涯,寂寂朝云冷万家。试步城头望坊巷,玉枝无处认梅花。

舟中暮雨

宋代 彭汝砺

骑马昔由建春去,泛舟今自美丰归。水中仙子红莲出,物外幽人白鹭飞。

风起岸蘋寒苒苒,雨生烟谷细霏霏。吏情转觉尘埃丑,叹息沧浪属钓矶。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我行已南北,君迹尚西东。车马到虽晚,道途终不同。

山川新霁雨,天地正秋风。有暇诗应作,无忘草野中。

次韵周户曹水轩

宋代 彭汝砺

新辟颓墙得小轩,未成诗思已相关。一窗嫩绿分肥水,十里澄辉接蜀山。

近岸雨收风满径,暮天云静月当颜。参军莫作尘埃叹,今有幽虚伴若闲。

送臧梦符秀才归

宋代 彭汝砺

匹马騑騑冒晓征,故人惜别涕双零。青云器业方千里,穷巷生涯独一经。

节目已疏非杞棘,源流不竭即沧溟。馀闲且尽诗书学,莫遣尘埃误性灵。

喜择之子文至桐江次伯兄韵

宋代 彭汝砺

病夫憔悴浙江边,谁恻穷途旧橐单。尺素不闻倾塞雁,扁舟未至望沙滩。

羁栖久客情无赖,邂逅相逢意倍欢。幽夜冥冥思取火,与君同取白榆钻。

驽马

宋代 彭汝砺

我马固非俗,不时今亦驽。晨征尽迂径,夜食一乾刍。

憔悴千金骨,迟回万里途。无人拂衰朽,矫首独嗟吁。

大笑

宋代 彭汝砺

大笑花开倾屈卮,狂来不惜典春衣。狂浮世态知惟我,淡泊天真得者稀。

云汉露寒沾玉液,江天风静拂金徽。樽罍易竭情无尽,海岳苍茫一梦飞。

上留守侍读生辰

宋代 彭汝砺

素节于今杰,青春此日生。地还坤德重,天给露华清。

鸿鹄飞昭旷,骐驎瑞太平。云浮朱槛细,星入画图明。

簪绂师先进,旒綖望老成。千龄逢盛际,万里起修程。

客献南山颂,人期北户荣。学高才称副,仁厚福兼并。

香荐芝兰秀,诗言犬马诚。祝公比松柏,早晚席台衡。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