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己亥杂诗 其三○○

己亥杂诗 其三○○

清代 龚自珍

房山一角露崚嶒,十二连桥夜有冰。渐进城南天尺五,回灯不敢梦觚棱。

诗人龚自珍的古诗

张诗舲前辈游西山归索赠三首 其三

清代 龚自珍

畿辅千山互长雄,太行一臂怒趋东。祝君腰脚长如意,吟遍蜿蜒北干龙。

已亥杂诗 251

清代 龚自珍

盘堆霜实擘庭榴,红似相思绿似愁。
今夕灵飞何甲子,上清斋设记心头。

己亥杂诗 其三○○

清代 龚自珍

房山一角露崚嶒,十二连桥夜有冰。渐进城南天尺五,回灯不敢梦觚棱。

己亥杂诗 其一一四

清代 龚自珍

诗人瓶水与谟觞,郁怒清深两擅场。如此高才胜高第,头衔追赠薄三唐。

暮雨谣三叠 其三

清代 龚自珍

想见明镫下,帘衣一桁单。相思无十里,同此凤城寒。

紫云回三叠 其一

清代 龚自珍

安香舞罢杜兰催,水瑟冰敖各费才。别有伤心听不得,珠帘一曲《紫云回》。

已亥杂诗 169

清代 龚自珍

劘之道义拯之难,赏我出处好我书。
史公副墨问姓氏,屈指首寄虬髯吴。

驿鼓三首 其二

清代 龚自珍

钗满高楼灯满城,风花未免态纵横。长途借此销英气,侧调安能犯正声。

绿鬓人嗤愁太早,黄金客怒散无名。吾生万事劳心意,嫁得狂奴孽已成。

已亥杂诗 74

清代 龚自珍

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
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灯忽吐苍虹气。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十四

清代 龚自珍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洗尽狂名消尽想,本无一字是吾师。

已亥杂诗 162

清代 龚自珍

振绮堂中万轴书,乾嘉九野有谁如。
季方玉粹元方死,握手城东问蠹鱼。

已亥杂诗 159

清代 龚自珍

乡国论文集古欢,幽人三五薜萝看。
从知阆苑桃花色,不及溪松耐岁寒。

霓裳中序第一 霓裳羽衣之曲今不传,戏补之

清代 龚自珍

当筵问古月。谁向其间起宫阙。风马云车历历。见桂葆、乍迎娇如雪。

遥空闻说。说夜来、天袂凉绝。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飘忽。长风吹急。竟天上、人间了隔。仙声一半记得。

汉武秦皇,有路难觅。开元庆佳节。算合乐、图中应识。

尊前祝,千秋万岁,不须有离别。

病梅馆记

清代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已亥杂诗 254

清代 龚自珍

眉痕英绝语謖謖,指挥小婢带韬略。
幸汝生逢清晏时,不然剑底桃花落。

己亥杂诗 其一二九

清代 龚自珍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雠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天仙子 自赋所藏叶小鸾眉纹诗砚

清代 龚自珍

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被谁传下小银钩。

烟淡淡,月柔柔。伴我熏香伴我修。

己亥杂诗 其九十八

清代 龚自珍

一言恩重降云霄,尘劫成尘感不销。未免初禅怯花影,梦回持偈谢灵箫。

已亥杂诗 221

清代 龚自珍

西墙枯树态纵横,奇古全凭一臂撑。
烈士暮年宜学道,江关词赋笑兰成。

瑶华 挠双成画像

清代 龚自珍

云英嫁了,弄玉归来,向翠楼琼户。虚无万叠,试问取、金阙琼厢何处。

容华绝代,是王母、前头人数。看紫衣、仙佩非耶,汉殿夜凉归去。

低鬟小按霓裳,唱月底仙声,记否亲遇。霞宫侍宴,浑忘了、听水听风前度。

天青海碧,也只合、其中小住。笑人间、儿女聪明,倒写成双名字。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40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