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初度岭,与张太羹谈虔州事

初度岭,与张太羹谈虔州事

清代 钱澄之

虔州自是咽喉地,天下讴吟金与王。天困五月围不解,援师只盼岭南强。

我闻章、贡颇负固,坚壁清野还赢粮。疑兵缀之肘可掣,且出间道趋南昌!

诗人钱澄之的古诗

广哀 其十一

清代 钱澄之

举国争披发,危冠尔独悲。鱼虾皆马革,天地一鸱夷!

节义乡邦讳,姓名估客知。会稽江上水,千里接鸠兹。

临轩曲 其十七

清代 钱澄之

旷典能无旧例遵,榜头端属首揆抡。即居卢后犹疑忝。

盛事宁堪第一人!

鄞江怨词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日落三山烽火迷,乘舆说共左贤栖。长安不作青衣恨,夜半微闻杜宇啼。

梧州杂诗 其十一

清代 钱澄之

桂林留守重,奏使亦频来。咫尺青骢返,频烦白简催。

廷争犹未息,圣怒已将回。好是徼恩放,休称苏轼才!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霜严宪府凛难攀,大谏风裁更领班。便殿连朝求召对,敕书昨夜又封还。

朝廷纵小名犹在,方镇徒强主未孱。底事髯公辞太戆,五千铁骑动龙颜!

虔州行

清代 钱澄之

烟冥冥,雨啾啾,黄昏鬼火遍城头。行人白昼不敢过,问之乃是昔虔州。

虔州地形控江、楚,关税兼通闽、越贾。船上珍珠不值钱,城中养女能歌舞。

闾阎扑地楼插天,家家日暮喧笙鼓。渔阳白马动地来,中原十城九城开。

吉安已破皂口失,孤城水上空崔嵬!铁骑连山风雨集,炮火塌天城不摧。

城头壮士不畏死,夜半缒城砍敌垒。腰间夺得乌孙刀,背上插来白羽矢。

紫髯将军不敢逼,立马西山时咋指。城悬粮绝无援兵,四面尽是吹笳声。

初犹食马后食人,登楼击鼓鼓不鸣。朔风吹雪酒盏大,守陴人病三日饿。

遥见营火渡河来,一半传更一半卧。兵声暗绝风雨声,五更未醒虔州破。

闭城刈人人莫逃,马前血溅成波涛。朱颜宛转填眢井,白骨撑拄无空壕!

自从司马誓城守,老弱登陴谁敢走!清江、龙泉居上游,突围入城今在否?

诸君磊落忠义人,死去名节千秋新。可怜虔州十万户,日暮飞作沙与尘!

悲湘潭

清代 钱澄之

长沙兵散湖南空,湘潭城中失相公。举朝变色摧天柱,白日惨澹黯行宫。

往时百战不足论,即今还弃垂成功!可怜公长才五尺,头童齿豁一老翁!

铜马百万哮豺虎,仰公乳哺婴儿同。时危饷诎谁用命?赤手空口驱群雄。

湖南、湖北竟千里,卷云扫雾随天风。祗期长沙不日得,游鱼命在沸釜中。

堵公心劳计转误,忠贞兵来互疑惧。常德焚烧宝庆走,诸将旌旗挽谁住!

长沙城坏无人登,穷寇将奔守复固。我兵溃走任东西,相公独在湘潭驻。

夜半衔枚虏骑来,湘潭无兵城门开。相公衣冠虏能识,拥去罗拜声如雷。

大骂不绝相公死,但见长沙城中人举哀。功名事业长已矣,忠臣义士胡为哉!

君不见忠贞兵过苍梧界,堵公双旌导马回?

辛卯元旦

清代 钱澄之

失路逢元日,客心天外孤。明霞瞻帝座,野服拜香炉。

梧郡城空弃,浔江路罢趋。同时诸扈从,何处正嵩呼!

从军口号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日落沙飞战鼓嚣,过河犹听马蹄骄。前山探卒宵来报,三两胡雏学射雕。

鹡鸰行,赠刘客生

清代 钱澄之

中庭有佳树,两鸟鸣高枝。毛羽既相类,声音亦参差。

摇尾踯躅鸟心乐,刘生听之心伤悲。刘生关西游侠子,兄为中丞弟御史。

中丞开府亲握兵,生也谢病卧虔城。渔阳马飞章贡城,胡兵百战汉兵新。

江右诸将少节制,廉颇空思用赵人!鼓声才接列校奔,按剑独有中丞存。

楚师乘胜得知武,宋人弃甲失华元。朝廷是非竟安在,守城论功战者罪。

赐印益令逃将骄,蠲躯徒使英雄悔!刘生、刘生哭勿哀,友恭自是天性胎。

泣血常知寝处湿,上书屡为时相猜!尔不闻信国被擒航海脱,李广遭缚夺马回?

忠孝自获神明助,中丞不死突围来!

行路难 其四十

清代 钱澄之

急水回舟认此村,两株榕树覆山门。诗笺壁上张如旧,犹带伤秋泪点存!

梧州杂诗 其二十

清代 钱澄之

端州兵不下,返旆禦淮侯。莫问粤东急,须防内地忧。

督师真失策,酿祸至今留。受诏虚縻饷,何时厌尔求!

送刘通候返黔,寄乃叔晋仲刺史都匀

清代 钱澄之

故人天末宦,异地得通家。草入郎官舍,山深刺史车。

庞眉烟际锁,双鬓瘴边华。西送阿咸路,相思蛮树遮!

哭董紫

清代 钱澄之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老,神情白昼寒。

辞荣求远使,破格拜天官。报国时甘忤,思亲泪未乾!

九原留鬓发,万古葬衣冠。久蓄南还橐,开箱不忍看!

临轩曲 其八

清代 钱澄之

麻纸龙文拂案黄,欲登宸翰费端详。犹防次第违经传,口诏传宣有巨珰。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九

清代 钱澄之

荣名虚冒乱离间,变后除书尽可删!宫尹滥凭供俸窃,新恩屈可侍郎班。

为要使节频颁诏,漫假旌麾岂出关!江右诸君承宠遍,故乡可听锦衣还?

梧州杂诗 其十四

清代 钱澄之

僻处朝廷小,虚名礼法持。谁迎郧国至,不救粤东危?

元老盈廷谤,书生一语移。阙前争论日,大体幸毋亏!

行路难 其五十四

清代 钱澄之

望去山腰一缕烟,到来钟梵肃诸天。道人已习头陀行,为乞蓑衣与种田。

哭留守公四章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仙翁授记有玄机,为说扶公返旧扉。共信锦衣思结伴,讵知马革是「荣归」!

慈孙收血奔难到,爱子趋庭志已违!传说吴江杨义士,窃携骸骨出重围。

宫词六首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光禄虚闻进八珍,君王蔬食已多春。黄门小竖閒锄地,御苑时供菜甲新。

钱澄之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