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钱惟善
金明池涌橐驼虹,驾幸琼林岁岁同。貔虎羽仪陈卤簿,《鱼龙》角抵戏珠宫。
乐游台殿今成沼,习战旌旗昔蔽空。寂寞画图传后鉴,六飞回首塞尘红。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诗
岿然特立梵王宫,梯级惟容鸟道通。翠壁云绡红劫火,铁檐铃雨落秋风。
高标插汉苍龙左,倒影横江白鹤东。何日扪萝寻胜迹,不愁千里目难穷。
雨后登吴山过城隍庙眺望
偶向吴山高处望,凄凉犹自觉繁华。百年香火祠神宇,二月笙歌卖酒家。
渺渺风帆来海岛,冥冥江树接烟沙。倚阑贪看西湖上,古木荒城日又斜。
悼西山猿
老衲敲松唤不还,黑衣何处落潺湲。惯曾索果西湖上,无复号弓楚峡间。
挂月影沈千尺树,啸云声断万重山。羁雌寂寞成孤怨,更约他生献玉环。
和季文山斋早春二首 其一
方壶元不离人间,倚遍东风十二阑。烟雨楼台春似画,水云窗户昼生寒。
遥知洗鼎煎茶待,定许敲门借竹看。醉后石桥花烂熳,翠禽啁哳在檐端。
晚雨过白塔
宋宫传是唐朝寺,白塔崔嵬寝殿前。夏雨染成千树绿,暮岚散作一江烟。
苍苔门外铜铺暗,细柳营中画角传。寂寞葫芦宫井畔,野人拾得旧金钿。
题金明池图
对月酌酒
对月不饮酒,何以陶吾生。明辉散空白,照我千载情。
泠然辄忘寐,但觉风露清。寒蛩杂群籁,天地皆秋声。
流光不可驻,长江终夜鸣。酒尽月欲堕,浩歌倚层城。
送李德夫福建运司书吏
吴柳初黄越树丹,照人秋色送征鞍。照随亲舍回扬子,山引邮城入候官。
万石盐饶输海赋,两潮鱼上助盘餐。武夷我有南游约,欲借扶摇驾羽翰。
八月十五夜风雨后见月有怀
天柱峰高月华碧,自古人间风雨隔。飘然欲探蟾窟游,万里阴霾妒良夕。
玄云忽开黄道明,顾兔涵秋抱冰魄。嫦娥偷药长少年,桂子芗霏羽衣湿。
飞仙挟我凌太清,万丈寒光湛虚白。美人不来空夜凉,《白纻》歌阑露花积。
送著作兼善赴奎章典签
龙飞天子中兴年,使者弓旌集俊贤。阊阖早朝班玉笋,瀛洲夜直赐金莲。
五经同异须刘向,三绝才名数郑虔。黼黻当时遗老在,长歌《黄鹄》送楼船。
渔浦春潮
江涨夜来高几寻,轻涛拍岸失蹄涔。迟明帆发星滩远,尽日舟横雨渡深。
杜若风回赪鲤上,桃花浪起白鸥沈。越人艇子来何处,欸乃时闻空外音。
王氏节妇诗
昔年襄阳贾尚书,儿媲韩氏身葬鱼。儿以血溅云锦襦,至今波荡青琼琚。
啮指堂堂丈夫气,乃见苍茫甲兵际。倚舷不忍渡中流,翻然直向龙宫逝。
嗟嗟赤城王氏妻,青枫岭滑愁云低。
保叔塔
金刹天开画,铁檐风语铃。野云秋共白,江树晚逾青。
凿屋岩藏雨,黏崖石坠星。下看湖上客,歌吹正沈冥。
元宵偶作
弹压城池夜属櫜,放灯那复事奢豪。水晶宫里香风细,曾见神山驾六鳌。
送李可度
暂驾仙舟绝海涛,未应归梦又金鳌。汉家长者为廷尉,江左参军辟掾曹。
十月蛟鼍淮浪静,九天鹰隼朔云高。匡时有用须公等,莫遣吴霜点鬓毛。
早发葑门得风直抵皂林泊
白龙庙前风浪生,扁舟初离阖闾城。婵娟霜月雁千里,颠倒衣裳鸡五更。
橹答渔歌江入梦,帆迎野色树移程。苇间何限秋萧瑟,愁绝胡笳出塞声。
湘泪竹管
黄陵庙前捐佩玦,龙影摇文织湘血。龙帷尘滴不乾云,湘水无声楚魂咽。
蛮娘弄作吴娥吟,五音嘹亮生枯节。一声直向天上闻,手挟飞仙挽秋月。
呜呜似向烟中语,十二螺鬟排律吕。黄鹤楼空人不还,断肠声里招神女。
张园杂赋二首 其二
萤火随风撩乱飞,树头残雨滴人衣。无端疏竹偏宜月,寒碧萧萧光入扉。
宫词二首和符安理镇抚韵 其一
放生池上月沈钩,掖树如云易得秋。钟动景阳梳洗早,辘轳声转井干楼。
粉团花下夜饮
万花碎剪玉团团,晴雪飞香夜不寒。恰似玉人相对立,酒樽移月近前看。
钱惟善
钱塘人,字思复,号曲江居士。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61篇诗文
送贾元英之照潭
西湖竹枝词四首 其四
喜白发为陈师复赋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诗 其三 东岭秋阴
送陈众仲之官翰林应奉
题马远画商山四皓图
题杜甫麻鞋见天子图
春游曲和傅子通韵
次陈君瑞游凤凰山光明寺
寄吕彦孚
清逸斋
一峰晴雪
正月十六日游湖上
送魏好义尹分水赋十六濑
西湖竹枝词四首 其二
宫词二首和符安理镇抚韵 其二
述怀寄光远并简城南诸友二首 其一
九月晦日张机仲同宿明庆亨会堂上人房是夜读罗昭谏诗
题广微天师升龙图
刘时中待制见和定山十咏作诗以谢
题子昂疏竹远山图
西湖竹枝词(三首)
故宫春望次平禹成韵
张园杂赋二首 其一
与默斋先生联句成口号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诗 其四 昭灵仙迹
和季文山斋早春二首 其二
江声得五字
题鲁彦康所藏范宽山水手轴
送曹克明员外之湖广省
渔村意
送酸斋学士之西川
题宋徽宗画狸奴衔鱼图
至元六年庚辰十又二月庚辰朔己亥大雨雪戊申复雨雪至七年辛巳正月 ...
灵壁手印篇
和王仁仲见寄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诗 其二 南江夕照
述怀寄光远并简城南诸友二首 其二
送王举之入京就简樵谷
怀陈子敬王子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