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九月晦日张机仲同宿明庆亨会堂上人房是夜读罗昭谏诗

九月晦日张机仲同宿明庆亨会堂上人房是夜读罗昭谏诗

元代 钱惟善

宝坊金碧近闾阎,阁道沈沈警夜严。万石华䲔惊海兽,四檐铁凤语飞廉。

伤时我岂同昭谏,觅句师能及道潜。一榻茶烟清梦熟,因思松瀑洒冰帘。

诗人钱惟善的古诗

九月晦日张机仲同宿明庆亨会堂上人房是夜读罗昭谏诗

元代 钱惟善

宝坊金碧近闾阎,阁道沈沈警夜严。万石华䲔惊海兽,四檐铁凤语飞廉。

伤时我岂同昭谏,觅句师能及道潜。一榻茶烟清梦熟,因思松瀑洒冰帘。

和季文山斋早春二首 其一

元代 钱惟善

方壶元不离人间,倚遍东风十二阑。烟雨楼台春似画,水云窗户昼生寒。

遥知洗鼎煎茶待,定许敲门借竹看。醉后石桥花烂熳,翠禽啁哳在檐端。

正月十六日游湖上

元代 钱惟善

东风杖屦偶相从,试傍新堤觅旧踪。试竹园池通一径,金银楼阁倚千峰。

林烟日午青先暝,湖水天寒绿未浓。卖酒垆头人似玉,抱琴时复醉临邛。

湘泪竹管

元代 钱惟善

黄陵庙前捐佩玦,龙影摇文织湘血。龙帷尘滴不乾云,湘水无声楚魂咽。

蛮娘弄作吴娥吟,五音嘹亮生枯节。一声直向天上闻,手挟飞仙挽秋月。

呜呜似向烟中语,十二螺鬟排律吕。黄鹤楼空人不还,断肠声里招神女。

怀陈子敬王子仁

元代 钱惟善

倦游年少滞江南,忧患惊心百不堪。忧海有人遗白葛,洞庭无客寄黄甘。

凉风拂衽听喉啭,夜雨移灯覆手谈。寂寞岁寒梅共我,月明索笑碧云檐。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诗 其二 南江夕照

元代 钱惟善

目尽江南送夕阳,空明直下接鱼梁。千重云岫连平远,五色霜林映渺茫。

孤鹜倒飞天上下,长虹高卧水中央。白云红稻多秋思,付与诗翁了醉乡。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诗 其三 东岭秋阴

元代 钱惟善

青山失色暗丹枫,广野平林杳霭中。半岭无云时惨淡,尺天不雨亦空濛。

冥冥南向藏玄豹,漠漠东开见白鸿。高处夕佳难揽结,扫除阴翳待雄风。

题子昂疏竹远山图

元代 钱惟善

玉立湘江阔,东风不自持。巫山何处是?春雨扫蛾眉。

和王仁仲见寄

元代 钱惟善

齿发已如许,江湖何所之。忽收前月信,未和去年诗。

至宝怀双璧,新愁理乱丝。为亲能捧檄,此意独余知。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诗

元代 钱惟善

岿然特立梵王宫,梯级惟容鸟道通。翠壁云绡红劫火,铁檐铃雨落秋风。

高标插汉苍龙左,倒影横江白鹤东。何日扪萝寻胜迹,不愁千里目难穷。

送酸斋学士之西川

元代 钱惟善

蓟北文章客,风流迥不群。潮声秋别梦,月色夜留君。

三峡吞秦树,千峰抹楚云。形骸捐水石,来往更殷勤。

题鲁彦康所藏范宽山水手轴

元代 钱惟善

看云终日坐苍苔,溪上千峰紫翠堆。种竹人家临水住,抱琴客子过桥来。

欲书盘谷先生序,更把浔阳处士杯。他日卜居能似画,草堂题作小蓬莱。

江声得五字

元代 钱惟善

小海歌阑渺平楚,中流日暮犹鸣橹。怪疑铁笛和龙吟,清应冰弦出鱼舞。

响入芦花暗长潮,寒吞树影晴飞雨。溯源欲听巫峡秋,梦绕蛾眉月三五。

西湖竹枝词(三首)

元代 钱惟善

贫家教妾自当垆,马上郎君不敢呼。
折得荷花待谁赠,叶间红泪滴成珠。

和季文山斋早春二首 其二

元代 钱惟善

落梅风细小窗寒,石上馀香点点斑。不惜壶觞千日醉,只愁庭馆一春閒。

涧云生白元非雨,江树排青更有山。携取画图溪上去,鹤声应到梦魂间。

保叔塔

元代 钱惟善

金刹天开画,铁檐风语铃。野云秋共白,江树晚逾青。

凿屋岩藏雨,黏崖石坠星。下看湖上客,歌吹正沈冥。

故宫春望次平禹成韵

元代 钱惟善

登临休赋《黍离》章,千里江流接大荒。
剑锁血华空楚舞,镜埋香骨失秦妆。
薜萝山鬼啼萤苑,荆棘铜驼卧鹿常寂寞万年枝上月,夜深
犹照旧宫墙。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诗 其四 昭灵仙迹

元代 钱惟善

肌肤冰雪藐神人,此地昭灵迹未陈。此表鹤归终解语,鼎湖龙起复攀鳞。

雨香宝穑琼田晓,露冷琪花碧涧春。仙驭时随青鸟去,定陪昆圃宴群真。

送李可度

元代 钱惟善

暂驾仙舟绝海涛,未应归梦又金鳌。汉家长者为廷尉,江左参军辟掾曹。

十月蛟鼍淮浪静,九天鹰隼朔云高。匡时有用须公等,莫遣吴霜点鬓毛。

送陈众仲之官翰林应奉

元代 钱惟善

画鹢齐飞发棹讴,泛江几日过扬州。
晓云最白梅花驿,春雨初香杜若洲。
一代文章关气运,十年馆阁擅风流。
绿波草色连天远,不是寻常送别愁。
钱惟善

钱惟善

 钱塘人,字思复,号曲江居士。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61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