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京兆府初赴同天节宴诗二首

京兆府初赴同天节宴诗二首

宋代 强至

四月薰风转,三天瑞景舒。
歌从归启后,寿起祝尧初。
诗喜南山对,身甘北阙疏。
九韶音未作,朝野自欢如。

诗人强至的古诗

悼承天月禅老

宋代 强至

祖意生来达,诗心老去专。
传灯与谁子,绝笔在何篇。
朝客散谈席,野禽窥法筵。
唯应轩北石,秋后自依然。

长安上巳日对雨忆杭州

宋代 强至

三月吾乡三日盛,一春盛事一时传。
山花迎笑探芳骑,水鸟惊飞张乐船。
今对清樽看细雨,更搔短发数流年。
曲江芜没不堪觑,那复丽人来水边。

初入汴

宋代 强至

山势随淮断,河流带地浑。
严风疏树影,落日露沙痕。
客兴双蓬鬓,吟怀一酒尊。
舟行那敢缓,霜意满乾坤。

奉和司徒侍中中秋遇雨韵

宋代 强至

要尽宾欢醉绣筵,准凭良月作夤缘。
孤光已蔽浮云外,众目犹倾小雨前。
声入鬓毛同飒飒,润生林叶自娟娟。
宴杯才撤寒蟾露,疏影参差魄正圆。

游宝掌院

宋代 强至

当年秘宝已无形,独有层峰似旧青。
不许俗人留辙迹,却应神物护岩扃。
山腰猨啸孤烟暝,洞口龙归暴雨腥。
今日一来探绝赏,始知全胜考图经。

韩魏公生日三首

宋代 强至

玉勒双牵名騕褭,锦章轻叠瑞麒麟。
三朝丞相迎恩赐,万岁君王宠诞辰。
将命彩衣宣汉礼,拜嘉香案望尧仁。
太平致去今无迹,造化裨来昔有神。
社稷一言尝定策,色辞九鼎但垂绅。
乾坤不负谋谟力,日月难磨富贵身。
封国连纡六金印,乡邦阻驾两朱轮。
行追前训还英袞,再领群生入大钧。
聊借寿樽倾北海,久叨宾馆祝平津。
却应从此天文里,遂指台星作老人。

依韵奉和判府经略司徒侍中春阴马上之什

宋代 强至

湿云落地未回天,坠絮将飞力尚绵。
雾重自侵旗尾润,日高谁傍瓮头眠。
行田岁望三登谷,按辔诗成万选钱。
霖雨长应随出处,春来只见月光圆。

墨蟹

宋代 强至

琐琐江湖中,忽在幽人壁。
短螯利双钺,长跪生六戟。
骨眼惊自然,熟视审精墨。
初疑蟺穴朿,犹带浮泥黑。
横行竟何从,躁心固已息。
终朝墙壁间,颇有肥霜色。
我来空持杯,左手莫汝食。
谁夺造化功,生成归笔力。

西距渭南二十里有佛祠曰梁田其主僧守遂者引

宋代 强至

洋州太守驻双轮,佳句曾留渭水春。
一纪却题关右节,二篇才出屋间尘。
濡毫忽听山僧语,题柱须防县令嗔。
只道衣冠专世态,炎凉也属不毛人。

予在病告君玉见过翌日成短篇奉招

宋代 强至

官居冷落人稀到,病枕欹移日几回。
薄宦淹留无处说,平生怀抱为君开。
盘中饤饾延粗饭,瓮面澄凝泛好醅。
更有无穷欲言事,可能重跨蹇驴来。

寇参军以孤雁一绝见贻因酬之

宋代 强至

紫塞来时偶失群,追飞已隔万重云。
人情所喜惟朋附,耳听孤鸣似不闻。

送李厚秘校赴相州户曹

宋代 强至

迎妇金貂宅,之官铜雀台。
俱新是婚宦,有素独怜才。
簿领时能拨,图书日可开。
无劳叹州县,自足脱尘埃。

病中雪夜闻韩六秘校会诸君二首

宋代 强至

玉色乾坤无一痕,暮寒惨惨入千门。
自怜司马方消渴,不得摛词醉兔园。

寄题郭明府寺丞颍上西斋

宋代 强至

退筑谋何早,闲居兴颇浓。
渠流通颍派,窗列隔淮峰。
玉麈谈宾盛,牙签载籍重。
雨巾时垫角,一代慕林宗。

送朱元弼主簿登第后还乡

宋代 强至

簿领非吾事,儒林物议间。
谈经泮宫水,校籍道家山。
职业才相称,尘劳岂素娴。
官期慵屈指,亲侧且承颜。
楚岸维齐舫,扬州入故关。
时人荣昼锦,洗眼看南还。

途中寄纯甫

宋代 强至

诸友分携地,重阳欲近天。
共谁搴菊蕊,独立忆梅仙。
对饮乖今日,伤离似去年。
佳山足吟赏,应自有新篇。

韩魏公生日三首 其二

宋代 强至

新秋再宿澄凉兆,间气生才历世稀。

绿发文章惊紫殿,青云事业照黄扉。力陈社稷安危计,首斡乾坤造化机。

二相鸿图三圣倚,两扶龙德九天飞。勋名屈指中阶少,富贵抽身北道归。

翁子乡邦才得请,邺王台观已增辉。拥旄欲去观民政,仗钺俄来统将威。

信令指挥千帐帖,仁恩涵养百城肥。西方几月留旌节,南面终朝待衮衣。

入幕最容孤迹早,捧觞尤抱寸心微。初逢诞日称公寿,长愿台星辅帝晖。

考近汾阳功更似,德攀卫武道犹非。洪炉物品常无滞,翘馆群英永有依。

拜赐韦贤车服盛,元城传诏到庭闱。

依韵和答陈公度五邑季点道中见寄之什

宋代 强至

幕府清郎安在哉,方冬行县冒尘埃。
寂寥坐客思车乐,点检诗尘欠鼎来。
按吏最谁官簿整,教民几处战旗开。
未应输我论文饮,赢得新诗满箧回。

过练湖

宋代 强至

湖畔难寻使者麾,湖光犹照旅人衣。
气蒸泽国能无润,堤贮云天别有围。
杨柳经霜相对老,凫鹥饱食自由飞。
系舟索纸题诗句,更把闲愁付落晖。

九日过后漫题堂前双菊

宋代 强至

花日金相照,条风翠竞翻。
谁言羞晚艳,自喜胜孤根。
客土深培力,家人一溉恩。
秋香真好在,未易负清樽。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6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