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司徒侍中舟中再赋一阕

和司徒侍中舟中再赋一阕

宋代 强至

燕子迎船贴岸飞,波光流色日晖晖。
都人倍恋行春乐,只恐恩容昼锦归。

诗人强至的古诗

送张叔毅北归

宋代 强至

公子姓张天上有,少年如谊雒阳无。
满编秀气同归楚,后夜文阳不照吴。
云密蛟龙闲未试,霜寒鸿雁急相呼。
知君懒爱平湖绿,白日声名会早图。

依韵奉和判府司徒侍中望宸合雪后

宋代 强至

雪中气象但漫漫,雪后乾坤净好看。
零落瑶林晴照里,参差银阙暮云端。
疑开粉墨图新就,犹洒楼台笔未乾。
万井都人蒙煦育,恩深不觉夜来寒。

晚登至德上方偶书短篇呈山主云公

宋代 强至

城市隔半舍,好山宁在深。
乱云归别坞,落日照疏林。
能解外缘缚,始坚安住心。
冠裳方我诱,漫作爱山吟。

丈人生辰

宋代 强至

才过中元九日期,人间最重早秋时。
当年间杰凝天粹,此际生贤作吏师。
候属金行资义节,气钟庚宿究兵奇。
愿公大用龄盈百,岁岁长吟祝寿诗。

资国山口石桥

宋代 强至

前日枯槎接断溪,今朝白石跨完堤。
牧儿静立牛磨角,诗客闲完马驻蹄。
涧雨涨来流浅濑,山风扫过断纤泥。
十家岂乏相如辈,当有人从柱上题。

初秋与赵无愧小饮下关河亭季秋送客复至其间

宋代 强至

秋早津亭一笑歌,红妆晚景落清波。
重来霜后攀疏柳,更向风前数败荷。
物理盛时能有几,人生乐处亦无多。
不知当日樽前曲,却傍谁边敛翠娥。

元夕观驾御端门诗

宋代 强至

仙韶楼底弄春和,帘额随风卷绣波。
午夜九霄开宝扇,一声万寿彻明河。
灯缠月影祥光动,酒入天颜喜气多。
侍从有班无籍去,花边空听太平歌。

二月过半犹未见花昨日逢之珍云已有小桃因成

宋代 强至

不觉春过半,开花始见桃。
年光双鸟翼,世事一鸿毛。
有兴抚清景,将愁付浊醪。
家林应烂漫,南望首空搔。

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

宋代 强至

飞帚飘宸翰,赓歌纵睿才。
歌欢三合燕,声转两宫哀。
人世金縢秘,天门玉锁开。
年年初夏月,寂寞寿山杯。

两浙转运使吕少卿挽辞

宋代 强至

卿月无光没使星,属封涕泪逐霜零。
属裯旧服从身殓,素节清风到目瞑。
澄汰浊流师孟博,诛求横赋罪延龄。
尘埃尚父当年玉,寂寞韦贤奕世经。
千里九秋伤旅榇,一门三相起家庭。
谁提大笔书功行,为激贪夫作美铭。

次韵和纯甫游宝掌遇雨

宋代 强至

游骑来逢雨,宁全是折磨。
山神应洗路,恐惹俗尘多。

次韵和纯甫秋阴闷书

宋代 强至

乾坤泱漭作秋容,节物情怀两莫穷。
山雨欲来阴竟日,溪云不断气浮空。
赖存樽酒时倾绿,更有歌裙可醉红。
偶尔登临愈兴感,朱颜容易变衰翁。

勾院偶书

宋代 强至

一坐閒窗百虑清,门前宠利自营营。
官书既少人喧息,唯有严风戛竹声。

戏赠孙师尹

宋代 强至

是非不到酒樽边,樗散谁呼小谪仙。
天上浮查空有路,人间种秫独无田。
花明绿野吟毫秃,月近青楼饮帽偏。
姓字未劳金简记,圣经方倚大儒传。

题余公亭

宋代 强至

公自披榛上筑城,以公题榜壮图经。
名佳应与溪山久,地胜浑疑草木灵。
到喜琴樽能满意,退嫌圭组只劳形。
异时邦俗思贤化,还似甘棠爱此亭。

依韵和张君仪职方城上观雪

宋代 强至

重城雉堞粉相围,乱片情多故点衣。
浩荡关河无表里,微茫草树有光辉。
冷侵容鬓双蓬短,急伴年华一箭飞。
却忆水曹诗句好,群鸦接翅傍昏归。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七夕末伏

宋代 强至

七夕三庚共此辰,风迎西火转南薰。
金盘瓜果随时俗,玉盏笙歌劝相君。
月下巧心空自竞,天边私语复谁闻。
早归肯效东方朔,待看星桥夜度云。

送马特失荐还苏回舟中作

宋代 强至

一客空归颜色低,众人气亦丧虹霓。
泪添酒盏霜天阔,目断帆樯海日西。
交臂散零如木叶,别肠萦转似山蹊。
遥知名在乡书者,雨洗秋街跃马蹄。

悼承天月禅老

宋代 强至

祖意生来达,诗心老去专。
传灯与谁子,绝笔在何篇。
朝客散谈席,野禽窥法筵。
唯应轩北石,秋后自依然。

经春久雨未尝寻芳舟次黎驿始见桃李红白成阵

宋代 强至

春风不散三冬雪,暖日犹明五月霞。
病眼漫开常见雨,客颜新破始逢花。
故园何在情还剧,旧驿空存使转赊。
白白朱朱今颇验,退之诗句亦天葩。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6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