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王寿山诗十首 其一

王寿山诗十首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百盘路尽是山门,避世人犹宅址存。消受桃花千万树,梵王宫占武陵源。

诗人丘逢甲的古诗

叠韵答李生

清代 丘逢甲

韬云仙馆客夜舞,群灵环瞰挥汗雨。万鬼抱头避险语,凿破混沌古天古。

长爪郎作骖虬人,仙李万叶今犹春。与花共命入色界,历劫不坏存诗身。

延晖楼头喜相遇,宝玦王孙出奇句。老我崟崎历落人,郁郁五陵望佳气。

新乐府四章 其三 万牲园

清代 丘逢甲

中国所有毕罗致,中国所无求海外。力为禽兽造世界,神禹所驱今复聚。

毛虫羽虫大和会,除却凤麟无不至。嗟哉夥颐万其类,无良、无猛、无蠢、无灵胥目曰牲,园吏按册皆可呼其名。

食粟者粟,食肉者肉;尔虽不能言,无不得所欲。文禽武兽前后补,京朝之官半寒苦。

人言员外郎,不及园中虎。尔穷民、满天下,安能上与槛猿笼鹤伍?

古来灵囿何足言?天荒地老有此园。长安夜半西风起,啼呼如在山林间。

饶平杂诗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海云南护六龙奔,凄绝辞郎酒满尊。一曲平元万行泪,红螺洲上望崖门。

古铜兵器歌

清代 丘逢甲

朱黛斑斓古铜斧,挥日断戈同出土。就中古剑尤陆离,想见前皇奋神武。

五兵之铸铜为先,用铜尤在用铁前。土花洗出古兵器,白日顿见三千年。

此地开疆始秦汉,此器殊难年代断。玉鱼葬地忽有此,萧瑟河山战云散。

方今兵器尚火攻,从横海上兵尤凶。伏尸百万闪电顷,古兵虽在皆閒铜。

藏之地下无不可,古魂夜啸青燐火。出付人间考古人,九天日月消兵祸。

题友卿鸾箫集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开卷江郎一序存,文章知己共论昏。安知梦里潇湘雨,筠管斑斑有泪痕。

南还抵汕头埠,闻琰儿、球儿殇耗,哀感书此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食厉偏难恃女媊,便非英物也悽然。欲呼群力新中国,已失人间两少年。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高台不可上,中有道士庵。不知何因道,奔走善女男。

上悬百尺崖,下俯千尺潭。同行各倦游,我力差能堪。

兴尽且姑止,胜境非不探。滩头有村店,恰坐人两三。

绿茶香盈瓯,丹橘珠满篮。是时日加午,鸡声隔烟岚。

小溪何清浅,溅溅来西南。溪上读书堂,一饭秋茹甘。

病中赠王桂山四首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海山斜日郁苍苍,回首神州意黯伤。热血满腔凉不得,苦教枰药累真长。

罗浮山下人家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绿栏新买小乌犍,待种麻姑卖酒田。牛背夕阳吹笛去,桃花红落晚霞天。

潮州春思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滑笏春波凤水香,春愁揉碎托瑶章。桃花红雨梨花雪,不见题诗谢五娘。

游罗浮 其六

清代 丘逢甲

罗浮名天下,始自秦汉间。相传治此山,其人皆神仙。

自从两晋还,有客来谈禅。遂令仙与佛,分占此名山。

何年霸主宫,宫此山之前。昔时金银阙,今日无故砖。

黄龙下白雨,洗出山真颜。依旧仙佛徒,云际开松关。

山村即目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轧轧车声水满陂,溪山佳处客行迟。林腰一抹炊烟淡,知是人家饭熟时。

山中有鸟鸣,昼夜不绝声,名曰早归,以声似也,诗以寄意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鹊语蛛丝总未真,楼头又听鸟鸣春。直将思妇心中意,遍劝佗乡远客人。

题仗剑昆崙看瀑图

清代 丘逢甲

万山万水发祖处,万方人物此胚胎。欲寻盘古开天迹,仗剑昆崙看瀑来。

酒楼题句

清代 丘逢甲

红云四照酒光浓,开宴蓬莱顶上峰。手拨劫尘看世界,茫茫人海战群龙。

长句与晴皋索普洱茶

清代 丘逢甲

滇南古佛国,草木有佛气。就中普洱茶,森冷可爱畏。

迩来入世多尘心,瘦权病可空苦吟。乞君分惠茶数饼,活火煎之檐卜林。

饮之纵未作诗佛,定应一洗世俗筝琶音。不然不立文字亦一乐,千秋自抚无弦琴。

海山自高海水深,与君弹指一话去来今。

次颂丞感怀韵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天涯烽火客西归,沦落宁教素志违。解道哥哥行不得,鹧鸪言语未曾非。

珠江夜送啸桐之梧州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后夜相思益渺然,苍梧遥隔夕阳边。他年傥忆今宵会,此是当时载鹤船。

西贡杂诗 其七

清代 丘逢甲

槟榔红嚼蛎灰腥,粲露瓠犀醉半醒。交趾不逢逢黑齿,大荒重记百虫经。

惠州西湖杂诗 其八

清代 丘逢甲

永福寺前嘉靖碑,赋诗人喜破倭归。山门重刻坡仙字,波磔全乖一例肥。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