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珠江夜送啸桐之梧州 其四

珠江夜送啸桐之梧州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后夜相思益渺然,苍梧遥隔夕阳边。他年傥忆今宵会,此是当时载鹤船。

诗人丘逢甲的古诗

黄龙观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何处天华有故宫,降王执梃去匆匆。秋风吹醒黄龙梦,牛角河山夕照中。

山村即目

清代 丘逢甲

一角西峰夕照中,断云东岭雨蒙蒙。
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

灵光寺晚眺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三柏生枯气郁苍,沉沉紫殿梵云凉。绿杉野屋隔溪水,牧笛数声山月黄。

罗浮寄内

清代 丘逢甲

胡尘不到洞中天,蝶茧为衣酒有田。寻得名山解偕隐,葛家夫妇是神仙。

禽言和姚俊卿孝廉韵六首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兜兜。汝有田畴,用用有秋。汝车汝舟,用惟榷是求。

胥人而雠,胥鬼与谋;山竭海枯,无孔不搜。不竭不枯,用沽用售。

用惟鬼之酬,载冕载旒,亦莫敢用尤。兜兜。

满江红 越王台,次伯鲁韵

清代 丘逢甲

逐鹿中原,问何故闭关自域?思旧事,登高吊古,五羊城北。

椎结雄称南武帝,抱孙左纛朝仪赫。笑此台高瞰百蛮天,何因设?

甘心受,新王职;弹指顷,千年隔。访霸图一片,夕阳无极。

残缺不完南越国,老夫心事何人识?祗江山雄绕古台基,今犹昔。

寄台湾栎社诸子,兼怀颂丞二首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柏庄谁拾燹馀文,栎社重张劫后军。九十九峰依旧好,尽携豪笔写秋云。

即席赠邓恭叔孝廉

清代 丘逢甲

同醉朱明洞外天,尊前锦瑟感华年。出门满地风波恶,未许公卿荐邓先。

题画四绝句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閒敲棋子向山中,不信神仙万念空。一局松阴未收著,人间成败几英雄。

侍香集题词为孝女许曼仪作 其八

清代 丘逢甲

蟠桃高会集灵媛,六甲飞符叩上元。凤篆螭章开秘笈,授书还念玉芝园。

白马乡有怀明义土赖若夫先生

清代 丘逢甲

万山之中小县耳,乃有须眉之男子。山是大明山,水是大明水,明亡六年犹守此。

岂有若夫为不善,人自不识若夫豪杰士。若先生者,乃能真不死。

忠孝节义名四旗,白马之乡良足纪,先生之风今未已。

噫嚱乎嗟哉!当时乃已神龙见首不见尾。

天南第一楼放歌

清代 丘逢甲

亚洲一片云头恶,群花摧折雌风虐。护花幡立海东南,裼裘公子方行乐。

千红万紫开春中,团圆月照何王宫。粗豪莫笑虬髯客,妩媚全胜羊鼻公。

第一楼头人第一,天女散花香满室。中宵醉卧海云红,梦遣黄人捧朝日。

病中赠王桂山四首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海山斜日郁苍苍,回首神州意黯伤。热血满腔凉不得,苦教枰药累真长。

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十

清代 丘逢甲

东祠气清肃,中乃祠三忠。我怀文文祠,夙昔梦寐通。

携我烟霄间,俯瞰青濛濛。乾坤正倾侧,玉简宁为功。

梦觉谨志之,浩然思无穷。思公艰危日,九死来岭东。

哀歌沁园春,古木残阳红。悲哉五坡岭,报国志未终。

岭梅最高品,著花冰雪中。安知有南枝,向暖私春风。

珠江夜送啸桐之梧州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江山风月好亭台,觞咏应须老守才。一语叮咛君记取,莫因官贵少书来。

白鹤峰访东坡故居

清代 丘逢甲

噫嚱乎嗟哉!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已降宁远军节度之副使,更令惠州与安置。

两徙合江楼,两迁嘉祐寺。白鹤新居始经始,上梁文已成,凿井事兼纪。

堂名德有邻,邻者岂惟翟夫子?林行婆家酒何旨!

钓鱼有矶瞰江水。斋名思无邪,诗案可勿起。亦有西湖可行乐,堤之桥之尤可喜。

已拟携家老于此,一住四年春睡美,奈何复遣落儋耳!

人言东坡仙果仙,人言东坡死不死。东坡海外竟归矣,只因曾饱惠州饭,白鹤千年震遗址。

峨峨祠宇峰头峙,朝云有旁龛,过子亦从祀。更祀稚川与元亮,先生可谓有邻已。

墨沼朱池尚宛然,我来访古秋城边。文章光燄磨蝎避,耿耿奎宿方行天。

扶风君有私印曰「黛玉性情、香菱遭际」,钤之牍尾,意有所感,书 ...

清代 丘逢甲

悼红轩里笔花忙,院本重翻玉茗堂。王是觉华仙警幻,可怜袍笏未收场。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六

清代 丘逢甲

竹边竹接屋边屋,花外花连楼外楼。客燕不来泥滑滑,满城风雨正骑秋。

惠州西湖杂诗 其十三

清代 丘逢甲

亭亭桂树影扶疏,何处投竿许老渔?留得浚湖遗疏在,花洲合祀邓鸿胪。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