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丛台行

丛台行

明代 区大相

武灵王,何雄哉,胡服骑射屈群材。略服云中西入秦,秦人惊起函关开。

雄心日暮犹未已,百尺高台更丛起。才人尽解邯郸步,鼎士俄成袨服市。

鸳鸯宫瓦碧琉璃,玳瑁朝簪灿陆离。十里管弦声不断,春风吹入照眉池。

自从内变起床第,千秋霸业随流水。玉辇金舆不复行,层台渐圮曲池平。

坑卒仍闻四十万,偿璧虚当十五城。君不见邯郸夜拔丛台宴,酒酣昼卧温明殿。

莫将天下属他人,英雄为谋自有见。歌舞能令壮志消,古来祸败由荒宴。

君不见邯郸道上逢吕翁,千古豪华如梦中。

诗人区大相的古诗

移寓圣安寺僧舍作

明代 区大相

希世无高步,久游廛市间。夙昔东山意,归期亦屡愆。

履道尚云错,行险岂得安。投足来净宇,精心窥妙门。

高论支许接,逸驾禽尚攀。心静水晶域,耳聆甘露言。

隘此方内游,驰彼域外观。归鳞纵壑逝,宿鸟投林还。

岂惟耽寂灭,于焉寄游盘。终同无名子,灭迹去人寰。

咏梅 其五

明代 区大相

皎洁瑶台树,开花近东观。素影临玉阶,孤芳入幽幔。

入西山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山叶初齐水满汀,晓风吹雨过湖亭。泉声只在花深处,不是閒人不解听。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远韵风前并,芳标月下清。既能孤干直,何用数枝横。

出均州赴太和行驰道上

明代 区大相

百里天街石路平,游人指点近瑶京。芳林隔水闻花气,虚谷含风有鸟声。

衣上岚光千片落,帷前山色数峰晴。逢迎道左多真侣,未入云门觉思清。

九望 其七 望石室

明代 区大相

石室处兮炎方,越湘浦兮迈衡阳。气湘嵷兮幽暧,洞熑焰兮扬光。

厓廞

与坐客咏席上所见效小庾体十一首 其九 咏烛台

明代 区大相

铜荷叶下盖,金芝茎上盘。枝发九龙燄,花高四座看。

明心投分易,承泪觉离难。还持不自照,侍君罗帐欢。

赠汪知事赴闽幕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春树迢迢隔海云,无诸城向海门分。花前忽送迁莺去,何处听莺又送君。

舟行杂咏 其十七

明代 区大相

岭峤人未归,汀洲芳巳晚。时闻两岸香,不知花近远。

舟中同四家兄读七舍弟疏草述怀

明代 区大相

近来忧国泪,肝胆与谁论。地震连三辅,星妖切上垣。

北庭犹火怪,东海久鲸翻。燮理群公在,安危一疏存。

春秋凭纪异,衮职仗调元。独尽回天力,同看悟主言。

弭灾应有术,致变岂无原。朝讲何年废,吁谟列祖尊。

几人扶社稷,有尔共乾坤。读罢风涛激,歌残涕泗繁。

匡时平日志,养士累朝恩。圣德过虞舜,将传辟四门。

赠梁少仲东山旧隐

明代 区大相

三珠洞口玉台东,台上逍遥玄发翁。药市可曾逢葛令,博徒何必隐毛公。

松间石髓凝霜白,囊里丹砂漉酒红。更说茅斋无一事,日调么凤竹林中。

赋得吴门市赠庞尉

明代 区大相

君不见梅尉昔游吴门市,本是南昌隐君子。暂埋名姓市廛中,曾抗封章汉廷里。

吴门一鹤唳华亭,君其乘之朝太清。不嫌三黜官仍小,更作千秋吏隐名。

送何公露佥宪之豫章

明代 区大相

豫章东望即东吴,宪节西行人画图。宪下神仙称悬尉,赋中山水美洪都。

秋风骑从登庐岳,明月官斋对蠡湖。见说南州能下榻,不知谁向府中趋。

过皇店

明代 区大相

皇家新店跨神州,泉府虽盈万姓愁。今日何人忧国计,独劳天子自持筹。

端溪杂咏

明代 区大相

城头吹玉笛,城下唱渔歌。为问南征客,其如烟艇何。

九望 其五 望韶石

明代 区大相

予昔扬舲于桂浦兮,将以极夫遐征。朝发丹水之浛洭兮,夕息重华之所经。

俄穷源于星宿兮,访昆丘之赤城。天柱岧峣而飞空兮,地轴支撑而不倾。

纷合沓其异状兮,忽神怖而魄怔。崩腾蹙踏来万乘兮,风雨阴晦而会百灵。

倏天清而地宁兮,聆箫韶之九成。昔重华之盛德兮,信无远而弗歆。

绝潇湘而南下兮,嘉兹土而来临。国不费而民不匮兮,兵卫简而不侵。

岂车辙与马迹兮,将釐俗于靺任。遂乐兹而不返兮,溯南飙而长吟。

璇宫逶迤而下属兮,瑶台隐起而上寻。驻清跸于磐石兮,招炎景于茂林。

参差九韶之管,疏越五弦之琴。趋跄百兽之舞,来仪丹羽之音。

黼裳飏兮仙霞举,绛节去兮赤霄沉。太音寥泬其希声兮,遗迹峥嵘而可睹。

信帝德之巍巍兮,有天下而不与。留仙旆于九疑,怨瑶瑟于二女。

松谡谡而吟风,竹斑斑而含雨。表灵兮珠丘,极望兮澧浦。

杳翠旗兮不见,荐芬馨兮何所。钦明兮思君,闻乐兮愁予。

嗟南薰之久寂兮,民愠其谁与解之。皇风靡而世遂季兮,俗化淫哇而嗤嗤。

久知太音之难谐兮,唐虞既远安适归。将坐兹石而忘味兮,写予心之遥悲。

雨后酬梁少仲

明代 区大相

珠浦云沙过雨馀,水村溪郭迥幽虚。水桃浓花湿欲尽,岸苇柔条沾未舒。

返照石林闲放鹤,乍晴江槛好观鱼。知君不浅濠梁兴,庄叟初醒蝶梦蘧。

游少林 其四

明代 区大相

百丈山前佛寺开,春深缓辔一徘徊。落花细逐溪流去,好鸟低冲马首来。

习静随缘餐笋蕨,看碑沿砌扫莓苔。放怀欲尽登临兴,可奈王程再四催。

过和靖宅

明代 区大相

惆怅高人鹤不回,独行幽径咏閒苔。春来旧宅无人问,空发孤山几树梅。

陈少珍山人以岁暮怀武夷之作见示赋答

明代 区大相

虹桥回首挹清芬,几度缄书寄鹤群。访道旧寻偃月子,游仙频梦武夷君。

溪声九曲流残雪,幔彩千峰入暮云。借问移家在何日,忍令仙乐不相闻。

区大相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6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