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中宿山歌 其三

中宿山歌 其三

明代 区大相

江帆江鸟晚争回,溪月溪烟处处催。闻道蓬莱又清浅,归心那得夜潮来。

诗人区大相的古诗

咏梅 其七

明代 区大相

银环枝上出,玉袖花前绕。萧关人不还,汉使春来少。

闻雁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凉风昨夜至,羁思日纷纷。飒飒阶叶下,萧萧边雁闻。

舟中同四家兄读七舍弟疏草述怀

明代 区大相

近来忧国泪,肝胆与谁论。地震连三辅,星妖切上垣。

北庭犹火怪,东海久鲸翻。燮理群公在,安危一疏存。

春秋凭纪异,衮职仗调元。独尽回天力,同看悟主言。

弭灾应有术,致变岂无原。朝讲何年废,吁谟列祖尊。

几人扶社稷,有尔共乾坤。读罢风涛激,歌残涕泗繁。

匡时平日志,养士累朝恩。圣德过虞舜,将传辟四门。

淮上赠李道甫中丞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春风渡长淮,河水深且广。砥柱复安在,洪流方震荡。

中路逢佳友,偕我济川舫。岂忘同舟言,共此风涛壮。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拂雾梢初起,干霄意巳长。枝高承月露,节苦任风霜。

夏夜遣怀

明代 区大相

向夕氛气敛,天宇一何森。皎月正临牖,微风时动林。

夏虫岂知冰,迎凉自悲吟。端居感物变,旷然坐自深。

沉叹终往古,幽思缠鸣琴。黄虞世已远,悠悠空我心。

九望 其一 望瑶台

明代 区大相

瑶台兮云浮,菌阁兮蕙楼。溯赤水兮兮玄洲,飞仙遨兮驾苍虬。

星辰朝兮绛阙,日月环兮丹丘。孔盖兮龙斿,仙之人兮纷纷而来游。

瑶台高兮缥缈,中有人兮丹颜绿发而衣缟。翳玉芝兮

王季孺编修数从邓子振检讨踪迹不佞遗落之后亟动归兴作此奉寄

明代 区大相

玉署何因眼并青,似缘踪迹念漂零。文章岂厌穷愁色,日月还高著作庭。

双阙晴云新视草,三江春水渐扬舲。若非太史能占气,容易风尘问客星。

月夜花下小酌和友人

明代 区大相

碧空散微云,孤月照远客。以君衣上光,鉴我花间席。

倾壶逐夜凉,隔林望归翮。槭槭叶堕阶,凄凄风入隙。

清光正娱人,徘徊恋终夕。

赠黎惟仁先生

明代 区大相

竹径松斋养道机,闻将名姓寄丹扉。盈阶兰玉森相茁,绕树鹓雏始学飞。

红叶晚堆烧药鼎,白云閒补住山衣。尊前却笑磻溪叟,犹伴周王射猎归。

春江杨柳词赠别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客与春江江可怜,柳条拂水又含烟。绿波一道金堤合,何处津楼系酒船。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八

明代 区大相

本来江岭侧,发艳玉台层。孤芳但自保,何畏雪霜淩。

竹莲双瑞图为陆大夫赋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使君亭畔竹,清操叶殊祥。双簳穿云直,同根出地长。

政成齐下凤,节劲并淩霜。旧种俱临沼,新梢合过墙。

桐川歌有斐,淇澳咏难忘。

闺中闻子规

明代 区大相

玉楼绮窗朝日晖,百花声中闻子规。憔悴林莺浑不语,差池梁燕未堪飞。

绕遍南枝又北枝,可怜千春伤别离。直从桂岭花开日,啼到巴川花落时。

巴川桂岭春难驻,越南燕北路多歧。几处听来皆下泪,谁家闻去不低眉。

佳人玉箸垂红颊,朱颜坐叹芳菲歇。览镜慵图两鬓鸦,停针懒绣双飞蝶。

长安大道皆言直,梦里相寻转相失。徒闻泪血染成花,岂料贞心化为石。

含愁含恨诉香闺,想料枝头只独栖。但令贱妆惊鸳梦,不劝行人驻马啼。

经碧云村

明代 区大相

门掩松溪石路斜,碧云开尽见人家。客来惯煮胡麻饭,春到先收谷雨茶。

与番禺穆侯宴浮丘

明代 区大相

丹台路绕碧城隅,茂宰真游道驾纡。茂报政成能下凤,更传仙去似飞凫。

蒲香欲驻安期舄,云气常封葛令炉。愿藉流霞歌进酒,暂停轩盖白云衢。

送梁武库赴临洮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擒胡必用金城策,破虏还须武库才。毳幕远移青海曲,羽书先过白龙堆。

罗旁定后舟经两山纪行作

明代 区大相

此地昔通道,曾劳十万师。遥传破胆十,始有息肩期。

丹徼疆重辟,苍梧俗旧疲。万山罗郡国,千水会黔漓。

密树森如戟,层岚障似帷。春云低战垒,锦石驻兵麾。

北首卑前代,西征又此时。皇灵消祲霭,优诏问疮痍。

土俗馀椎结,溪途历险巇。听鸡知井落,巢燕觅茅茨。

楂放新泥潦,猿啼宿雾枝。风前吟越客,花里笑蛮姬。

夕泛冲江涨,归潮赴海涯。榜先沙鸟发,帆逐岸藤移。

汉使裁溪笛,秦军护竹篱。楼船今罢议,无事更南窥。

鄂墓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外都回首见旌旗,洒扫宫庭已有期。细柳不闻曾奉诏,金牌何事遽班师。

雁来尚记南侵日,松古应无北向枝。一掬西陵千载泪,断桥斜日草离离。

区大相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6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