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五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五

明代 区大相

懒觉投簪便,秋应伏枕宜。微名从渐损,病骨不堪支。

日踬骅骝步,霜催蒲柳姿。因知摇落理,偏向长年悲。

诗人区大相的古诗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三十六

明代 区大相

季布黄金百,虞卿白璧双。穷愁应有作,意气盛难降。

目断南征雁,心驰北去艭。仍因著书暇,日暮隐南窗。

仁圣皇太后圣节朝贺

明代 区大相

璚宫瑞霭接层台,天子承欢龙衮来。长乐慈云仙仗晓,坤闱御气曙钟开。

玉桃先发宜春苑,瑶水重添献寿杯。幸从九重称庆毕,方随万国颂恩回。

嵩阳院观汉封三柏

明代 区大相

嵩阳宫外柏三株,汉帝遗封今记无。翠霭尚留龙驭远,青天时有鹤群呼。

年深饱历风霜色,世渺全荒玉检符。欲问兴亡千载事,不知人代几荣枯。

蚤春园桃盛开亲友携酒过赏得春字

明代 区大相

柴门别是武陵津,金马初辞侍从臣。赖有小桃开野径,暂攀游骑驻芳尘。

临风乍发藏歌鸟,映水时翻见丽人。几度花前得共醉,那能不惜故园春。

赣江曲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一滩险过一难来,乱石拦江一线开。喷雪奔涛三百里,游心多向此中灰。

励志诗 其十

明代 区大相

滔滔逝者,日月其遒。烈士壮心,奚必凛秋。嗟我怀思,在彼中洲。

望而不见,我心伤忧。

甘露园

明代 区大相

卜筑在城市,了无尘事干。亭深寻屡转,林密造无端。

叠石开云细,穿池得月宽。当门银杏古,披磴壁萝寒。

闻有三危露,时滋九畹兰。扫苔侵鹤迹,选竹作渔竿。

丘壑道仍在,琴尊乐未阑。方期汉阴灌,归考涧中槃。

太和宫杂曲 其三

明代 区大相

瑶阶步步整金莲,密语低声诉上天。罗帕捧来酬醮礼,金钗施尽当香钱。

上之回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诏书下汉宫,天子向回中。羽卫临边静,山川驻跸雄。

前军抵代北,后骑属河东。归及长杨殿,誇胡更射熊。

使至饶州

明代 区大相

山川奠南服,藩屏壮江圻。肃徒三千壮,咫尺将天威。

晨起理柔桨,容裔江之湄。遥遥至国都,符瑞生光辉。

青岑瞰华屋,白水映朱扉。游梁文赋是,入洛宦旅非。

嗟我远行役,车怠马亦饥。首夏辞京邑,已见秋叶飞。

虽微驷牡用,薄言歌采薇。谁念简书重,客子未遑归。

游嵩山四首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名岳宅中土,生贤藉奇巘。图为风雨会,地以揖让显。

崖崿虽峻极,冈阜亦平衍。循麓果纡回,登崇更凌践。

夙多遗世踪,到此尘虑遣。箕颍信高蹈,阳城道未贬。

揆迹有绌伸,忘怀任舒卷。素风谅不遐,幽意得所展。

欲去还复留,低徊不能返。

庭梅二月半后放花

明代 区大相

春还忽已半,桃李方参差。梅蕊何迟方,开花临玉墀。

捲帘蜂乍入,披幌月仍窥。韶节谅难定,素心人讵知。

孤芳幸未晚,及此赠佳期。

西湖春游曲 其三

明代 区大相

人行丹嶂里,鸟度绿芜中。烟雾藏春寺,湖山绕故宫。

兰叶搴犹短,花枝折未空。

过襄城登首山

明代 区大相

名山蕴灵躅,神宝丛仙班。地以旷绝超,路缘险涩艰。

辇道绿萝合,神室白云闲。昔契神既王,今陟力未悭。

高步升幽岨,侧耳聆潺暖。孤赏莫与晤,幽寻谁共扳。

昔闻有熊帝,炼药于此间。广成窈而冥,玉童清且娴。

鼎成龙忽去,一往不复还。深宫闭紫苔,曲房凋朱颜。

得道轻黄屋,遗世守玄关。极望鼎湖上,龙髯不可攀。

出均州赴太和行驰道上

明代 区大相

百里天街石路平,游人指点近瑶京。芳林隔水闻花气,虚谷含风有鸟声。

衣上岚光千片落,帷前山色数峰晴。逢迎道左多真侣,未入云门觉思清。

中宿山歌 其三

明代 区大相

江帆江鸟晚争回,溪月溪烟处处催。闻道蓬莱又清浅,归心那得夜潮来。

再游嵩少

明代 区大相

忆昨游仙梦,嵩阳有故山。殷勤东溪月,待我青林间。

新松生旧石,后水赴前湾。何如辽海鹤,千岁一来还。

九望 其二 望天池

明代 区大相

天池波兮浩溟溟,日滉漭兮云无晶。川谷兮东注,地轴兮南倾。

九州浮兮若芥,六合混兮一泓。焦石沃兮何时竭,大壑纳兮何时盈。

中有神山,随波靡宁。仙人愁若,诉于帝庭。帝乃使神鳌兮戴之,若浮沤之暂停。

犹不免兮漂荡,越洪流而南行。日月出入,星辰晦明。

乾坤沸灪而震荡,又何足喻乎变化之鲲鹏。将命太一兮为舟,元气兮为楫。

控巨鳌兮驰贝阙,荐波茗兮拾海月。昔神后既奠夫九土,曾莫顾夫家室。

何仲尼皇皇而乘桴,效渔父之榜枻。是固吾之所愿,将褰裳兮从之。

惧将至而风引,忽欲往兮中疑。鲛室兮嵚㕒,珠宫兮逶迤。

仙人下兮光陆离,驾水车兮载云旗。夕息兮晹谷,朝嬉游兮扶枝。

路超远兮莫致,蹇惆怅兮生悲。

舟中杂咏 其七

明代 区大相

近徐山渐众,出济水才宽。始觉行无碍,兼知路不难。

端溪杂咏

明代 区大相

城头吹玉笛,城下唱渔歌。为问南征客,其如烟艇何。

区大相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6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