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舟行杂咏 其十一

舟行杂咏 其十一

明代 区大相

清源财赋窟,但富商与贾。笙歌满画船,谁识运丁苦。

诗人区大相的古诗

闻雁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凉风昨夜至,羁思日纷纷。飒飒阶叶下,萧萧边雁闻。

大寒后写怀

明代 区大相

靡靡西颓光,何时燠寒灰。槁木无生意,宁知春事回。

龙蛇蛰已深,松柏日见摧。冰霜满天地,欲往谁为偕。

飘飘南雁逝,声响一何哀。我欲致此鸟,因之托中怀。

惜哉无羽翼,凝睇以徘徊。

途次遇雨

明代 区大相

昨夜月离毕,今朝鹳鸣垤。征夫阻途旅,妇子叹家室。

改辙严烦顿,停车问愁疾。东作其如何,西成庶平秩。

题甘露园

明代 区大相

入林何必深,宛与世尘隔。高树似金茎,淩风承玉液。

于陵灌方勤,汉阴机已息。借问园居子,何如藐姑射。

竹莲双瑞图为陆大夫赋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使君亭畔竹,清操叶殊祥。双簳穿云直,同根出地长。

政成齐下凤,节劲并淩霜。旧种俱临沼,新梢合过墙。

桐川歌有斐,淇澳咏难忘。

端溪杂咏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夕阳下前山,山光落溪水。欸乃时一闻,只在山光里。

梦竹篇三章赠吴孝父

明代 区大相

丛丛绿竹,傍渭临淇。中通外直,露箨风枝。其人虽往,其竹不移。

瞻望考兮,悠悠梦思。

丛丛绿竹,植于中林。中林何有,有书有琴。硕人所处,十亩其阴。

思而不见,梦也是寻。

我思绿竹,于焉游傲。清风未泯,明月来照。厥林维贤,厥笋维孝。

匪竹则梦,中心是悼。

高正甫出守袁州九月九日予偕家兄暨诸亲友能文者十九人饯之毗卢阁 ...

明代 区大相

高台本宜春,君行亦宜秋。宜秋正南望,苍苍烟雾浮。

秋色理征传,轩骑从诸侯。凉飙起北陆,爽气入南州。

亲朋恋离索,赠言美行游。醒时多缱绻,醉后复绸缪。

宦达众所羡,时危在分忧。重关困商旅,三户弊诛求。

惟我金石友,夙昔慕清修。愿子驰声光,慰我饥渴愁。

戏和汪公干塞上逢妓

明代 区大相

关前日照红罗襦,马上香生赭汗珠。紫塞连朝逢侠少,青楼何夜梦狂夫。

歌成都护名征虏,学得琵琶不嫁胡。若使阏氏见颜色,花间妒杀小单于。

崧台独步颇有何仰之怀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阁迥青林上,台孤碧雾悬。寂寥谁与晤,吟眺下江烟。

东征诗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皇赫怒兮定夷乱,壮士奋兮不遑宴。横长戟兮箙劲箭,组甲耀兮星辰焕。

蹴溟渤兮波涛晏,倚长剑兮扶桑岸,四极奠兮鳌足断。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

明代 区大相

每岁中官出,人思答圣情。闾阎敛愁叹,神鬼害骄盈。

不复忧天坠,何曾见海平。愚夫劳过计,小物有微诚。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远韵风前并,芳标月下清。既能孤干直,何用数枝横。

嵩阳院观汉封三柏

明代 区大相

嵩阳宫外柏三株,汉帝遗封今记无。翠霭尚留龙驭远,青天时有鹤群呼。

年深饱历风霜色,世渺全荒玉检符。欲问兴亡千载事,不知人代几荣枯。

田家吟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农务虽閒未敢安,近来生事日艰难。旧租未了新租急,又责金钱供内官。

王乔飞舄处

明代 区大相

仙令曾闻谒紫微,千年城郭是耶非。风前乍想霓旌去,天外惟传玉舄归。

暮雨霏微芳草径,空山摇拽白云衣。讵须鹤语留华表,始信辽东有令威。

送友人还山歌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君处世兮清穆,忽捐佩兮何促。风尘捐洞兮不可以久游,返予驾兮初服。

既不理兮多口,复无意兮横目。思清流兮濯缨,惧迷阳兮伤足。

杨何心兮歧泣,阮何见兮途哭。揽桂兮崇冈,搴兰兮幽谷。

慕鲁连兮辞侯,钦介推兮逃禄。君不留兮奈何,拊黄鹄兮高歌。

欲从君兮未得,徒怅望兮岩阿。

登太和顶谒玄帝宫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皇家香火此开宫,上帝由来有寓公。雷电曾驱太一阵,楼台真殚鬼神工。

霓旌拂雾斜连汉,宝盖浮烟晚御风。为问古来封禅代,参差独向海云东。

闻宪府李公增修星岩之胜遥有此寄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石室从来洞壑幽,近传胜事足风流。小儿缓舞铜踶曲,游女明妆罨画舟。

奕奕朱扉窥水榭,隆隆丹障隐山楼。南岩北寺寻俱遍,驷马高车何处留。

赠黎惟仁先生

明代 区大相

竹径松斋养道机,闻将名姓寄丹扉。盈阶兰玉森相茁,绕树鹓雏始学飞。

红叶晚堆烧药鼎,白云閒补住山衣。尊前却笑磻溪叟,犹伴周王射猎归。

区大相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6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