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区大相
石室从来洞壑幽,近传胜事足风流。小儿缓舞铜踶曲,游女明妆罨画舟。
奕奕朱扉窥水榭,隆隆丹障隐山楼。南岩北寺寻俱遍,驷马高车何处留。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七
闻道貂珰辈,由来为扫除。先朝停镇守,近日典方舆。
贡采山川竭,徵输井邑虚。明明皇祖训,宫府意何如。
侍御七弟携诸侄游西樵遥寄
前溪旧隐接松关,别岫新题引蔓攀。十里烟萝行象外,千家鸡犬住云间。
回椒竹涧春流满,曲崦茶畦夕照閒。昨日闻君携侄往,西樵应好作东山。
赠宪府王公治水歌
黔漓奔腾灌牂牁,西倾万里扬洪波。寻常桂浦经过少,荡潏金沙似浊河。
今年燕京四月风霾连朔漠,狐裘蒙茸雪花薄。诏书日恐时令乖,厥占大水飘城郭。
经秋霪霖天欲漏,河伯望洋更东走。两涯不辨牛马群,万峰倒蹴蛟龙吼。
双峡束流截奔马,崩涛怒号不得下。瀰漫但见苍梧云,溟泛那知洞庭野。
洪荒之事谁能辨,眼底俄惊桑田变。市上渐见游釜鱼,幕中岂有归巢燕。
激石穿堤未云已,冲波直捣孤城里。险极难论薪竹功,事急宁得芦灰止。
是时城中万室命如丝,蚁穴恐溃千金陂。宪府行营苍水使,群僚亦秉玄夷麾。
挥戈欲斩蛮云愁,投鞭东断沧波流。胼手胝足不言瘁,烈风淫雨有时休。
转见越裳称海晏,知君才是济川舟。
庚子三月三日再效兰亭体
春芳时暮,景和气融。轻飙散霭,薄霞被峰。临川叹逝,出谷吟风。
高揖巢许,远慕乔松。
出均州赴太和行驰道上
百里天街石路平,游人指点近瑶京。芳林隔水闻花气,虚谷含风有鸟声。
衣上岚光千片落,帷前山色数峰晴。逢迎道左多真侣,未入云门觉思清。
颍阳山中赠登封燕明府
王乔玉舄飞,方朔金门待。久闻有仙金,思愿与之会。
君宦松山阳,而与箕颍对。案牍积烟霞,讼庭落苍翠。
人金青岩中,簪绅白云外。有时驱马出,独晤饮牛辈。
虽复稍逢迎,顾少风尘态。乍到赏心惬,久游神理会。
卧理时自闲,抚字亦劳瘁。洗耳未必贤,折腰岂为累。
我寻五岳期,君报三年最。何日丹砂成,乘鸾谒华盖。
羊城八景 其四 景泰僧归
松门送客返,栖鹤满珠林。昏黑藤萝外,钟鸣山翠深。
江南归思
千里蒹葭抹夕岚,几群鸿雁度澄潭。砧声忽送关山月,一夜归心向岭南。
登太和顶谒玄帝宫 其一
皇家香火此开宫,上帝由来有寓公。雷电曾驱太一阵,楼台真殚鬼神工。
霓旌拂雾斜连汉,宝盖浮烟晚御风。为问古来封禅代,参差独向海云东。
送胡世昌文学潮州
海榴花灼灼,坛杏复离离。于昔恋时物,况兹临路歧。
南方子称美,东阁我无奇。清论即消暑,高文当起衰。
书斋翡翠下,讲席琅玕披。去奋扶摇翼,天池待羽仪。
奉酬武选沈郎咏予庭菊 其二
寂寂一丛菊,萧萧傍禁林。幽香出径浅,寒色映杯深。
院落迟仍发,烟霜晚更禁。惟应一高士,见赏岁寒心。
闻宪府李公增修星岩之胜遥有此寄 其二
送何平甫同年宰嘉兴 其一
东南信多美,此地霸王州。云凫去渺渺,江路溯悠悠。
宿昔嘉禾郭,今兹烟雨楼。水绕吴洲曲,山连秦望浮。
河阳种花去,单父鸣琴游。
舟中杂咏 其八
横汾犹有唱,过沛久无闻。不见芒砀气,回瞻碣石云。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三
十载丝纶藉上卿,几回霖雨慰苍生。夔龙业就身先退,鸿鹄歌来翼已成。
天为老臣全晚节,时逢明主竟遗荣。前星重朗边烽息,此是先生后乐情。
浮丘仙洞歌
珊瑚井底流金沙,菖蒲涧畔飞琼霞。林里时藏蓬岛路,城头半出羽人家。
羽人家住朱明日,却辟此丘为户牖。邀客常教白鹤迎,烧丹却倩青龙守。
丹池别后依然在,琪树种来皆已大。海阔全凭一鸟度,天空不遣片云碍。
此丘往时在海中,三山烟雾晴濛濛。今日丘林带城郭,惟馀海月一片挂长松。
眼见碧水又飞尘,令人却忆扶桑东。扶桑枯海水竭,仙人缘鬓翻成雪。
赵客梦中啼翠羽,葛公坟上飞黄蝶。物外之谈诚恍惚,世间何事无消歇。
层城瑶池不足游,我欲乘龙何处求。纵使千年归一度,不如日饮美酒扬清讴。
赠七弟 其一
哲士怀远略,乘时册天府。朝从布衣游,薄暮饰簪组。
遭逢岂不奇,契稷良自许。蹇余实蒙昧,于世寡俦侣。
中岁偕令弟,比肩事明主。大册承天颜,崇班簉鹓羽。
溯彼原鸰篇,匪曰但禦侮。馥馥泽中兰,众草岂其伍。
懿兹王者香,贻来美人所。昔也产幽谷,今焉发瑶圃。
所愿我同心,勋名茂鼎吕。
古有所思
我所思兮大海南,何以致之紫云缄,青瑶为字金作函。
波涛万里不可涉,白日忽破扶桑岚。我欲乘龙,龙不我骖。
我欲附青鸟,青鸟不我衔。将泪滴海水,为我流入明珠潭。
我既无羽翼,君亦一去无消息。从今勿复思,相思何终极。
堂前琼树枝,把君旧颜色。携手高台复几时,君在天南我天北。
闻雁 其一
凉风昨夜至,羁思日纷纷。飒飒阶叶下,萧萧边雁闻。
赋得日再中
阳德隆熙运,祥光应瑞躔。神曦腾四极,圆景曜中天。
露浴朱轮净,云披宝镜鲜。无私临万国,有照彻重玄。
测晷桐圭正,团阴树盖圆。六龙齐玉勒,万象烛玑璿。
政睹丰亨候,仍看丽正年。明明宸位食,赫赫储宫连。
午运符尧数,寅春接启贤。葵心何以献,长奉日华前。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629篇诗文
三月三日拟兰亭体
太和山铭
游梅庵 其二
赠汪知事赴闽幕 其二
题黎惟仁对江楼
使大梁赠同行范中翰
和黄汝纶春情篇
再献淮世子
谢病遣怀 其四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三十三
过殷墟作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 其四
出城马首望西山 其三
初返濠上访黎惟仁
得万中丞朝鲜书问却寄
九望 其一 望瑶台
寿域诗四章为庄得全编修尊人作
太和宫杂曲 其二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三十六
崧山纪异赞
听豫章贞吉王孙吹铁笛
慈圣皇太后圣节皇极门朝贺
辛卯立春
端溪杂咏 其四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三十五
舟中杂咏 其十六
莫愁湖曲 其三
大雪林维烈南发以诗留之
九望 其四 望八桂
金镜篇
九日偕诸客登显灵宫阁
初冬宴沈道士馆晚登弥罗阁和四家兄
东鲁豪士行
感昔篇答友人
出城马首望西山 其四
出城马首望西山 其二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一
丛台行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 其三
送陆伯生还吴
赋得采芳
院鹤吟 其三
送徐符卿使郑府营葬
上之回 其一
夏日诸公过集紫薇花树下
长夏斋居
閒居作长庆体兼劝诸少年 其三
游南岳 其五
独酌梅花下走笔索陈山人画梅
阮溪漫兴 其三
淮浦吟
春日访山家
伏暑对景作
赠别黄平倩编修 其一
大寒后写怀
出蓬壶径稍折而东峭壁耸峙扳缘数百步平广可亭是为舍弟振衣处先赋 ...
邺都行
舟行杂咏 其十七
戏和汪公干塞上逢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