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陈宗伯招集灯酌

陈宗伯招集灯酌

明代 区怀年

银烛青烟散绮霞,柳塘环映玉堤沙。芳尊水榭邀明月,不数扬州万树花。

诗人区怀年的古诗

过水石山房听泉因题于石

明代 区怀年

落日照松关,高僧不在山。瀑潆增活趣,云老挹苍颜。

草石纡回次,轩窗杳霭间。但能捐鄙陋,终日听潺湲。

怀五羊别业兼寄所知

明代 区怀年

酒帘花市旷径过,幽事宁如老去何。山近尉城春草绿,井连萧寺夕阳多。

国香空谷邀琴写,家食衡门带索歌。疏雨自沾苔径曲,几人鸠杖破烟萝。

述先十章

明代 区怀年

隆隆嘉运,硕彦是膺。德沭温粹,言贲膺明。挠之不屈,溷之逾清。

懿型姱节,邦国之桢。

伊予肇宗,鬼臾斯衍。匡翼有熊,令闻不殄。厥祚悠长,逮于中宪。

受牧东瓯,崇勋懋展。

肃后方升,岛夷搆难。屠民戕吏,井邑既殚。宾资良牧,振旅桓桓。

挫彼狂狡,越以乂安。

鸟尽弓藏,昔贤所慑。乐毅强燕,代于骑劫。衮钺不侔,奸回肆谍。

遥遥副车,亶堕骏业。

天锡纯嘏,赫濯以昌。笃生哲考,维珩维璜。丕承先烈,微直肯堂。

跻于清庙,黼黻用光。

粤在定陵,份份文质。孰佐论思,既轨既物。豹尾宣麻,螭头载笔。

夙夜惟寅,昭其罔佚。

珠辉玉灿,穆穆其容。爰承简命,作友储宫。陈诗绎典,纳诸谦冲。

乃赞三礼,百辟景从。

直道寡援,孤行速谤。谗人訾訾,清时弗谅。膺养天閒,宸衷特贶。

夷然引退,戒此羸壮。

达生无我,高谊薄云。冥情显晦,泉石娱真。玄风独迈,逸藻缤纷。

芟厥蘩秽,功在斯文。

嗟我小子,匿瑕丛类。负荷不堪,濒于废坠。遑遑昕夕,尔勖尔励。

缅维慎修,敢云保世。

逍遥台晚步

明代 区怀年

罡风披拂到层台,杖底烟消野色开。杖水不教双涧没,夕阴遥挟片云来。

峰坳古径堆黄叶,石窦寒芊长碧苔。松籁泠然啸归去,昏鸦无约漫相催。

泛沥湖

明代 区怀年

碧筱苍烟一镜开,轻鸥无恙掠波来。渚香十里漫留客,山色数重看举杯。

稼事渐缘秋水落,渔歌都傍夕阳催。搴芳何处扁舟远,欲撷荷衣未可裁。

秣陵秋况 其二

明代 区怀年

摇落秦川赋独醒,钓竿惭却五湖汀。有怀漫笑屠龙技,无事容探瘗鹤铭。

远道几年违菽水,枯囊终日计参苓。吴舠载酒清歌艳,愁绝临风未忍听。

羊城八景 其六 扶胥浴日

明代 区怀年

桑木难为攀,金乌荡空白。三山倒影来,转觉沧溟窄。

西樵

明代 区怀年

朝望樵山巅,暮止樵山麓。路回苍蔼樵,天外散鸣玉。

谷口绚秋霞,半是经霜簌。坐此清冷中,顾见毛发绿。

峭壁有奇文,目瞑不敢读。此意无人知,藜床了心曲。

戊戌早春

明代 区怀年

绿藻沿溪荡暖烟,忽惊衰鬓度华年。风声厌柘循梅事,露处愁荒岛屿天。

兰畹旧香迷匼匝,果桥新市旷秋千。孤鶱物外歌黄雀,晦影蓬蒿啄野田。

羊城八景 其一 越台秋月

明代 区怀年

古径罢呼鸾,高台不堪上。奈此霜魄孤,悠然照林莽。

红素馨

明代 区怀年

离宫春草莽萧萧,碧树啼鹃对寂寥。回首可怜花郭暮,几堪愁醉玉容销。

咏马缨丹

明代 区怀年

杜宇啼春血易残,紫驼宫锦见应难。香风不解珊瑚勒,丽影遥分苜蓿栏。

天上火云蓊郁改,日南琼树陆离看。从教别却追风足,自倚红妆照合欢。

咏荔枝 其一

明代 区怀年

芒种家家听子规,邀欢何处柳塘西。香风十里嘘长夏,万簇红云酿火齐。

中秋夜半溪上对月

明代 区怀年

何许西风掠钓竿,满溪蟾魄籅香残。凉生几席三更展,情溢关山几处看。

兰桨箨冠分野趣,绮窗瑶瑟阙清欢。玉绳高际怜孤影,莫遣微霜到广寒。

送伯兄启图上公车二首 其一

明代 区怀年

才华兄早烨,不待录贤书。晚达神终王,弘肩力有馀。

家声从遏末,文事过应徐。行矣新恩重,流光满玉除。

集凭虚阁十二韵

明代 区怀年

高阁倚苍穹,烟霄四望同。地连宣圣宅,山接梵王宫。

野色嚣尘外,江光眇霭中。午凉生几席,晴旭护窗栊。

丽泽宜嘉侣,清裁识化工。蕙香凝缟带,松液沁郫筒。

思越昆崙表,情飞渤澥东。素琴归雅奏,华发任飘蓬。

钟阜形如盖,台城势似弓。雁行分浦落,虫语入秋空。

皛皛通衢陌,森森际谷丛。泠然无不可,飙忽御长风。

秣陵秋况 其四

明代 区怀年

白门书剑误凭淩,拟向龙天结小乘。拟寐故山惟粤秀,过从高士半吴兴。

拈花短偈閒相赏,挂席长风病未能。蔬具茗炉朝夕课,不妨人唤在家僧。

访李子长墓

明代 区怀年

古木临樗社,高风不可齐。废侗应有托,谐谑岂无稽。

玩世閒胸次,忘机绝品题。缅怀丘垄侧,凝眺碧云偍。

中秋夜同诸兄弟侄孙小集分得寒字

明代 区怀年

秋光如绘四愁拚,襦绤宵轻却绮纨。襦畹旧滋香不减,桂轮高拥魄初寒。

书将海国兵车厉,咏入凉风缟带欢。沾醉几人羞短发,可堪牛斗自阑干。

采菱

明代 区怀年

八月寒塘静不波,暗香微掠妒颦蛾。木兰双桨归何处,霜入蓬根野鹜多。

区怀年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14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