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区怀年
旧德庸舒国计忧,青云谁解泣西州。青坳石倚延陵剑,涧户霜含大壑舟。
天宠十年寒马鬣,墨花何处借龙楼。凭君一曲山阳笛,吹入凉风垄树秋。
花朝席上即事
虚窗午坐邀谈麈,小阁书函数帙尘。如梦野人溪鹿失,远怀幽客海鸥驯。
锄烟垄外村炊析,襭藻池边社酌新。疏雨绿阴垂柳岸,怆神先度一分春。
采茶女郎行
小姑青丝初覆肩,阿姊勒帛横胸前。秃襟细苧薄如雾,芳春调笑茶畦边。
畦树荫疏风日暖,江天雨过黄芽短。纤手盈盈折露梢,倾筐只觉含情远。
溪桥草色绿参差,赢得行人问路歧。娇嗔不语潮红晕,无限春愁两颊知。
初度述怀 其二
兰阪秋风倦钓纶,片云轻护竹溪身。窗依鹤垤情多暇,室掩鱼编价自珍。
衣茹私非难老术,凿耕原是太平人。黄尘碧海三山远,锐屐修筇畎亩春。
闻有辟丹梯洞者既而不果戏题一律
何处丹梯倚碧天,翠微千尺隐秋烟。翠灵肯借移山斧,徐福空劳泛海船。
岩户远扃人不到,乳泉无混鹿初眠。行将短策牵幽侣,一访餐蒲煮石仙。
樵山杂咏 其一
丘中恣遐眺,篱落散炊烟。细雨鸿花发,山山红欲燃。
岭上谒张文献祠
相国崇祠苔径深,阁连山寺昼多阴。丰碑没土刚三尺,古木含霜定几寻。
端揆素怀虚伟略,开元忠愤寄幽吟。一从风度劳明主,岭海文章盛至今。
羊城八景 其七 大通烟雨
春皋閒霢霂,积霭昼多阴。欲指烟中寺,霏微不可寻。
昌华废苑行
君不见刘家兄弟擅豪雄,穗城佳丽侔雒中。离宫远映三珠树,别馆还依八桂丛。
边衅坐销閒介胄,更辟昌华开苑囿。墨翰全收上国英,衣冠尽挹中原秀。
南面称孤乐事多,椒庭歌舞盛纨罗。就中掇得春如海,楚媛吴娃愁几何。
自谓繁华无与比,江天水戏尤堪侈。龙舟夜月泛晴沙,兰桨春风吹白芷。
千秋疑冢带寒烟,陵树萧条古水边。独有芳菲情不耐,教人空艳素馨田。
花信愁 其三
巢松注想匡谷,棹雪空怀剡溪。岁月满腔愁谱,都从烟雨凄迷。
西樵
朝望樵山巅,暮止樵山麓。路回苍蔼樵,天外散鸣玉。
谷口绚秋霞,半是经霜簌。坐此清冷中,顾见毛发绿。
峭壁有奇文,目瞑不敢读。此意无人知,藜床了心曲。
燕市狭斜行 其二
十千酤酒醉如花,赚得娼楼第一家。调笑不知春漏促,月明犹自按琵琶。
秣陵秋况 其二
摇落秦川赋独醒,钓竿惭却五湖汀。有怀漫笑屠龙技,无事容探瘗鹤铭。
远道几年违菽水,枯囊终日计参苓。吴舠载酒清歌艳,愁绝临风未忍听。
游丝曲 其二
纤影微茫散远空,多情一陪是东风。落花扰乱浑无赖,又掠斜曛水槛中。
迦陵庵偶述
庵罗小结野情宽,逸步谁停百尺竿。人在定中闻唳鹤,客从归后忆栖鸾。
藤窗挂月宵逾迥,石磬穿云夏亦寒。畦径自纡尘不扫,入门休作懒融看。
阮溪杂咏 其四
丘壑忘机道亦存,石函书罢偶窥园。鸦啼古木炊烟起,卧听南庄刈稻喧。
撤棘后过东华门避肩舆呵导者
十载穷经涨海滨,角巾愁色带缁尘。方惭要路无知己,不信清时有逸民。
阙下晚传青盖拥,仗前寒映紫貂新。逡巡试问遮呼卒,道是京营中贵人。
西园述感
半亩芳阴长碧荃,十年孤愤答龙泉。愁同谢豹深藏影,欲借巫咸试问天。
幽戺石苔空返照,短篱霜叶带疏烟。萧条里闬秋堪赋,何处青山有暮田。
示禧禋二儿励学
学问正何取,奥义涵其中。微言迪英哲,典论开颛蒙。
苟非先圣训,酝酿于心胸。虽复美衣食,将与鹿豕同。
君子务进修,曲士徇穷通。识力贵超迈,器宇羞凡庸。
盛年不我再,鬓发如霜蓬。勉矣恒咨求,谅无旦夕功。
舟居书事 其一
雨馀鸥社合,风袭钓缗轻。晚食怜渔父,同深洲渚情。
雨中舟次望苍梧
苍梧千古意,山色半空迷。帝子悲何极,劳人思转凄。
远林高巀嵲,疏雨淡虹霓。倚楫休回首,漓江更向西。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143篇诗文
述感
前有一尊酒行
南园社中赠陈集生太史
乙未除夕
花朝寄友人
答陈乔生给谏
迎春曲 其一
将订诸子为尘外之游
杪秋饮黄石斋太史席中赋谢
阮溪杂咏 其三
山馆待月
花信愁 其二
闻燕京变起志哀
夏初记闷
九日同李伯开吴侯履集越山迟子建不至
春日长安道上
同诸子纳凉于饮虹涧
木绵花树歌
阮溪杂咏 其二
冬日吴于逵孙弘先朱未央过集池上
春夜薄醉放声长歌俄成一律
谢关少宰为司徒季父题撰墓志
柬关蓬石少宰十六韵
赠高公调
羊城八景 其一 越台秋月
神符玉峭
从云端还阮溪示乡中亲友弟侄
送蒋梦范之延绥
秣陵秋况 其三
花信愁 其四
阿坡岩
涉江五章章六句
中秋夜半溪上对月
红鹦鹉
松堂村晚步
中秋后一夕溪上对月
晚登南蓬诸峰环眺
孀妇顿为人妾因赠以诗聊申爽德之戒
月酌忽为微云所掩筦尔成篇
九日漫兴
阮溪七夕
重九北山登高
访李子长墓
述先十章
雨后喜苏谢二子载酒过酌池上
思妾行
玉河桥即事
花信愁 其一
答黄石公明府
寿李伯襄大宗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