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月夜集帅少府从龙署中 其二

月夜集帅少府从龙署中 其二

明代 区怀瑞

花国日周遭,何知讼牍劳。秋怀冯琴酒,曲宴寄风骚。

龙烛穿帷幕,鸡坛属鞬櫜。共看斗间气,不羡吕虔刀。

诗人区怀瑞的古诗

寻智者洞

明代 区怀瑞

蓝上一岩幽,云烟古藓秋。迹因龙象划,名为圣贤留。

石乳千花迸,龛香万木稠。从来积劫后,剩有几冥搜。

杪秋游慧日寺

明代 区怀瑞

西日射毫光,秋城隔院墙。云涛飞咒水,野烧续然香。

忍草披禅径,昙花拂上方。情知过车马,心寂得空王。

寄宗伯李伯襄先生 其一

明代 区怀瑞

南溟汇碧虚,丹极标嶙峋。皇风超近古,世脉还清醇。

簉羽列海隅,圭璧光儒绅。砥澜回地轴,织汉贲天文。

雕虫岂足慕,刍狗宁重陈。旷览碣石间,吹律皆阳春。

化工归启沃,倾否以亨屯。帝简待黄虞,五六偕哲臣。

簴钟镂雅颂,竹帛栖玄勋。谁能定德业,富有而日新。

春暮洲上与谢生小酌

明代 区怀瑞

胜日复相兼,晴香扑户帘。诗因璚树秀,酒唤玉壶添。

风筱留莺韵,云花拂兔尖。感君醉心处,不为水晶盐。

送何龙友太史赴阙 其一

明代 区怀瑞

哲人御世纷,龙见非一端。云雷在屯始,六载以盘桓。

君本经纶材,蚤奋掀霄翰。文采冠金闺,宠睐天颜尊。

简书宽陟屺,感卧久丘樊。谁云隔玄扃,温渥双鱼轩。

忠贞殆天授,移孝溯其源。椽笔绘圣明,情局非所安。

慎彼三大权,酬此两覃恩。临流怅祖生,击楫将何言。

送留守张参军还武林二首 其二

明代 区怀瑞

出入石城隅,周旋每无极。兰心动倾盖,何必在畴昔。

子佐玉麟符,文采生胸臆。而我罗浮鸟,卑栖今枳棘。

南望琅玕实,饥至不遑食。濯缨汉水滨,莫附差池翼。

去去纫荷裳,服之有馀适。相期明圣湖,一浣风尘色。

和谢起东行人登泰山作用韵

明代 区怀瑞

矗云干碧落,临渤砥朝宗。旷览思登砥,禋仪识敬共。

玉函开雾检,金阙引风钟。霁色吴门练,宵光日观峰。

披图空想像,弭节是遭逢。叹息秦碑没,摩娑汉时封。

輶轩昭代典,杖屦昔贤踪。何日携高咏,骖鸾问紫茸。

送西充李铨部赴阙六首 其二

明代 区怀瑞

剖岳出神,佐命惟人。玄圭素绂,青鹥黄麟。于岷之源,于渝之坟。

因兹笃庆,玉友金昆。

沮上遇雨口号二首 其一

明代 区怀瑞

雨洗颓峰复几尖,却将松顶挂岩檐。乘流莫放阳坪筏,一夜沮青拍岸添。

观梁云国舞刀戏赠

明代 区怀瑞

金光冷庭际,电击与星驰。洒月花千片,淩风玉一枝。

岂惟制猛虎,兼可驾文螭。佩犊今何世,章逢总未知。

与何平甫入西樵山

明代 区怀瑞

香丘久不到,每梦碧云层。尘海讵应杳,烟霞更一登。

采还台岭药,摹入剡溪藤。颓落前朝寺,相看慰发僧。

宿玉阳城西楼

明代 区怀瑞

降割固无象,搀抢复荆路。鸺鹠千万声,洒血从三户。

汉广不可泳,投鞭途焉度。狼烽络绎至,羽檄纵横鹜。

保此人如斗,疮痍未成聚。壁垒信改观,设险非其故。

重闬虽有托,被野谁能护。恍忆弦诵音,笳鼓喧朝暮。

檐露警铜鐎,堞月迟余步。遥夜陟屺思,登楼讵遑赋。

自阮溪溯西江夜宿

明代 区怀瑞

云峰夕烟合,

登仲宣楼

明代 区怀瑞

石削玉阳平,楼簪百堞城。三秋屈子地,十载仲宣名。

水绝蛟螭斗,云翚燕雀营。何当此横槊,退虏更论兵。

观老衲入龙洞挈泉

明代 区怀瑞

万斛此一碧,千霏未散丝。寒堪袭龙睡,清似畏人知。

滴雾鬣先湿,护泉角正觺。老僧何咒力,收拾上军持。

午日端州即事 其二

明代 区怀瑞

大堤日日捍江波,泛宅无心听棹歌。纵有女郎闲采拾,汨罗江上怨情多。

送熊博士羽人度海之文昌 其一

明代 区怀瑞

横经依绝岛,津筏意如何。一片浮天色,千秋化雨过。

异香丹窨发,仙液锦林多。遥忆南云响,春风鼓瑟歌。

送黎缜之游临汀 其二

明代 区怀瑞

昔我赴幽燕,恰与春莺别。今来竹林下,还及嘤鸣节。

四载冰霜意,合并就炎热。何堪复赠君,远渚文无撷。

祖道一奚囊,分携三尺铁。鸟影去参差,帆光亦明灭。

湍响破南云,汀流几百折。谷风渐千里,迟日增悲咽。

沮上吟四首 其四

明代 区怀瑞

紫陵亭榭已千年,圣水笙箫亦悄然。见说霞香三百里,只知天上葬神仙。

紫盖洞寻东旭不值

明代 区怀瑞

十笏莲花藏,今知第几峦。应寻彩水去,不驻紫云端。

绽衲馀寒蕊,翻经祇石坛。何当度香海,相望路漫漫。

区怀瑞

区怀瑞

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 2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