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邑侯陈后斋膺奖 其三

邑侯陈后斋膺奖 其三

明代 区越

馈饷千钟蒐脱粟,遮洋万斛采龙骧。人于遇变才难展,志在宜民计便良。

墟落耕桑知恺悌,宫墙日月见文章。明时简用收时望,正籍霜台为发扬。

诗人区越的古诗

与元升侄之饶庠 其一

明代 区越

西郊望雨雨时来,千里鄱阳一棹开。官况何人念贫薄,客途怜汝冒风埃。

衣冠接遇无同辈,岁月磨砻有异才。老大尚馀诗酒兴,夜窗谈话莫言回。

同年黄容庵正郎入祀乡贤喜赋

明代 区越

手制闽阳锦未停,司徒优诏籍贤名。弄舟西楚商征薄,扈驾南畿跸路清。

凤阁有阶堪奋步,龙山未老气归耕。春秋俎豆宫墙内,标表人间此道明。

广海张氏节孝卷

明代 区越

矢尽狐山死报天,海濒孤寡实堪怜。高枫泣望三千里,遗骨收归四十年。

直赖精诚相感格,所嗟情事久针毡。全归再仗邻翁力,岂得亲贤是偶然。

汤外翰社会次韵

明代 区越

方筇八十未扶公,问柳寻花日正中。猿鹤品流应自别,芝兰气味许谁同。

睢阳赋后诗名在,栗里归来酒兴浓。今古再逢真率会,主盟端合谢贤东。

孟冬十六日偶病不及赴李前川宴会强成小诗呈笑

明代 区越

心何役役步何迟,南望前川有所思。诸老开樽应念我,几回推枕未成诗。

霜团野菊初开朵,春上江梅最老枝。冬景可人收不尽,老夫虽病亦能知。

林见山自寿次韵 其一

明代 区越

见山标格本清真,酒兴诗怀两出尘。酒外延缘方外士,闲中联属社中人。

未须东海量深浅,且共南山迭主宾。青鸟忽传王母降,独将桃实荐公辰。

和涧松汤外史 其二

明代 区越

行止谁云不可期,到山终恨入山迟。涧边松下长随鹤,橘绿橙黄摘有时。

句里江山多自适,意中人物肯相违。恰来佳气通仙圣,剩有琼浆泛寿卮。

爱石

明代 区越

寻常相见何须拜,酩酊归来但借眠。远涧水来寒漱玉,近山云起翠浮烟。

平泉嗜味方成癖,谷老诗情妙入禅。长使间松并间竹,丈人知谢阮家贤。

李紫崖约赏中秋

明代 区越

紫崖招饮何匆匆,白酒黄鸡早作东。白爱小楼多夜月,肯嫌衰鬓着秋风。

衣冠座列高朋满,兰蕙香催老兴浓。行酒赋诗休怪讶,习池曾许醉山翁。

贻月梧何子

明代 区越

中台月色静娟娟,君理丝桐自不眠。君夜山光回澹薄,半空鸾影下蹁跹。

路经密邑盱蒲坂,道出雍门扣葛天。老梦却寻山水去,觉来琴上已无弦。

和退斋先生顺德较士喜晴

明代 区越

冰壶皎皎湛元精,万类浑浑一镜明。陆氏当年排具眼,昌黎何处表元英。

空濛有日回天意,肤寸无云点太清。久雨忽晴非偶尔,乾坤从此妙施生。

同年郑凫溪招饮次韵 其二

明代 区越

晓晴载酒游花间,何限风光豁笑颜。春斝淋漓衫袖湿,野芹参错鬓毛班。

风来紫水千重浪,雨后黄云万叠山。天道处分还我辈,等閒车马不须攀。

秋日饮钟海月宅

明代 区越

黄冠野服际时昌,千仞争看老凤翔。商岭采芝歌调别,渭川栽竹钓竿长。

山杯数举知公健,海月初生称夜良。为听玄谈归未得,野芳和露荐秋香。

九月六日赵太守丹山游圭峰分韵得重字

明代 区越

踏上圭峰日正中,小蹊黄叶叠重重。小前未酌重阳酒,松下先吹落帽风。

望望庐山须此老,琅琅郢曲有诸公。丹山老凤西屏鹤,烟淡疏篁月满桐。

贺陈明府华诞

明代 区越

天开阊阖洒长风,蓬矢悬门气郁葱。寿斝载斟云液满,舞裙新妒石榴红。

仁风百里行应遍,黎庶千年祝也公。信有真丹堪寿国,早回天上献重瞳。

喜晋儿新居落成

明代 区越

万卷藏书岂屡空,三槐种德愧三公。只图举目山泉见,不为抬头结构雄。

大厦万间须远志,重茅几处受颠风。为家为国无穷事,静几明窗早责躬。

九月东巡山行

明代 区越

驿路淩晨匹马迟,村庄犹自掩柴扉。金包曜日黄柑熟,霜实落林红柿稀。

试听农谈都了了,偶经湖水便依依。尘冠未濯沧浪去,羞上严陵旧钓矶。

野梅 其二

明代 区越

不是逋仙兴,江村晚得诗。身随孤鹤远,心付老梅知。

林见山召游大云山寺

明代 区越

一春行欲遍名山,春尽无诗却腼颜。好借光阴诗卷里,为传心事翠微间。

人于晚节尤多事,老解清游不等閒。今日七贤同此过,山人先为扫松关。

曾鹤林丈拿舟远访信宿言旋诗以留之

明代 区越

柳渡逍遥发棹歌,东山迢递远相过。久离城市书邮少,一到松关话柄多。

秋入群峰皆苍莽,老于时事懒奔波。重阳不久留君住,犹有篱前菊数科。

区越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