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念斋邓太守归隐嘲诗次其韵 其二

读念斋邓太守归隐嘲诗次其韵 其二

明代 区越

正学寥寥五百年,著书那肯背前贤。要攻白璧先寻石,欲采明珠可离渊。

松竹幽深开有径,风尘荏苒到无缘。信知古道今犹在,一枕羲皇值万钱。

诗人区越的古诗

春宵夜雨

明代 区越

霏霏寒雨飒春声,岂谓三农候暖耕。菲薄无能归旧业,髦猊何限寄新城。

一山蛇豕非勍敌,两道貔貅已肃兵。定有丈人来领略,共回桑梓过浮生。

关子翰郊行诗拟九月四日约诸年少同续登临之约次韵

明代 区越

云物萧条阊阖风,炎凉相代岂相攻。林庐苍莽还如故,岐路东西漫不同。

塞雁声闻寥廓外,游人身落醉醒中。明朝又蜡东山屐,年少能随鹤发翁。

汤郡博见召口号

明代 区越

笑谈真率古遗风,松偃清沟翠黛浓。更扫竹床从坐卧,不妨烟雾重朦胧。

藏阄兴饮谁为客,击钵催诗自恼公。似见龙钟应笑倒,岂知仙老解还童。

李铁谷赋梅花索和

明代 区越

与君相见本难期,信是人间第一枝。子半天心真点出,春来花草谩争奇。

欲从雪后穷千状,故就泉头叠一池。酒熟遍邀林处士,只应无地著新诗。

嘉会次韵

明代 区越

坐观群动自迁更,乡里衣冠会有盟。圣主宽恩尤惠老,江湖萧散任飞觥。

撵眉莫笑庐山社,绘影何惭洛下英。紫水黄云皆乐地,日从觞咏道真情。

和答曾丈鹤林

明代 区越

此身闲得便成仙,何必菖蒲解引年。冷落春光还默坐,依稀风韵荷新篇。

天恩大赉均黎老,寿域同跻过百年。白鹤山人来未到,野航应怯海涛喧。

送曾鹤林之新昌 其一

明代 区越

雾隐多年养豹斑,礼山嘈杂报开关。礼屯老树晴穿峡,霜练寒流晚下滩。

百废俱兴新政绩,一同称庆豁亲颜。人生寸步须料理,太岳嶒崚不见山。

莫玉泉寿日见召席上赓韵 其二

明代 区越

未折黄花寿诞辰,高攀丹桂挹芳尘。如闻两解同标榜,不负诸贤久席珍。

林下几家喧昼锦,天涯回首笑陈人。金樽玉斝千年寿,始见人间梦是真。

孟冬十六日偶病不及赴李前川宴会强成小诗呈笑

明代 区越

心何役役步何迟,南望前川有所思。诸老开樽应念我,几回推枕未成诗。

霜团野菊初开朵,春上江梅最老枝。冬景可人收不尽,老夫虽病亦能知。

闲坐柬同社诸公 其一

明代 区越

一丘还一壑,无客亦无觞。久坐宁违俗,微吟独倚廊。

除夕呈同年甘泉湛尚书 其二

明代 区越

岁事多因荆楚俗,无端送旧与迎新。闾阎总趁笙歌乐,云物何劳占候勤。

爆竹先声知腊尽,屠酥半醉觉年分。香风暗逐梅花绽,始信今朝酒有神。

暮春小酌郊亭有赋

明代 区越

绿护长柯日月深,小亭春晚得幽林。小边莫去萧萧艾,菊外姑留滴滴金。

老瓦盆中清白酒,羲皇世上有无心。东风且置南窗枕,客主谈论尽古今。

厓山吊古和寄同年西樵方阁老 其二

明代 区越

宋祚逢厓不忍寻,乾坤无语坐湮沉。岂知末运穷千战,独恨微阳亢六阴。

怒气乘潮翻海岳,悲歌和泪洒山岑。笔端有眼兴亡见,付与樵童牧竖吟。

初冬邀同社赏菊

明代 区越

千山落木送高秋,老圃因仍事未休。野菊亦知重九去,冷香犹为几人留。

乾坤小着风尘暗,山水长妨老大游。花下浊醪须共醉,一凭清论破闲愁。

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 其一

明代 区越

酒经谈罢又茶经,兴落招提醉易醒。兴憩不妨诸念息,重来惟记万松青。

野云弄影倏时散,竹韵可人闲坐听。在处山林无案牍,老当投辖莫劳形。

同寅唐西洲都宪顾浙台叙旧

明代 区越

十年京国拜丹宸,携手曹司又几春。携写别弦忧柱促,共谈时事觉情亲。

君今锦足铮铮立,我已银丝缕缕新。他日挂罾南海上,江蓑谁伴白头人。

李前川诞日见召和韵

明代 区越

精木何曾费曝蒸,诗翁仙骨自冰清。诗流自觉闲身乐,老大休嫌白发生。

天宇望高云物尽,渔歌声近海潮平。秋光满眼堪乘兴,并入翁家念九英。

颐宾

明代 区越

是处行吟是处花,等閒花地不相赊。等冈直上标清格,梅岭南来数大家。

考德四乡都属望,映阶群玉总无瑕。渭滨老起尤多事,合系沧江旧钓槎。

答容逸夫处士

明代 区越

飘萧黄叶满荒郊,蜡屐多年齿尚牢。橘柚满园堪独乐,茱萸随酒更登高。

西湖鹤舞迎挥杖,东海龙吟杂鼓刀。九虎当关忧梦断,故山回想旧英豪。

中秋玩月南楼寄同年陈天游京兆

明代 区越

清湛乾坤一色新,好风吹动月精神。明河仿佛通南海,列宿分明拱北辰。

蟾窟易伸攀桂手,霓裳错认舞花人。南楼岁岁来登眺,光景依然是四邻。

区越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