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春日寄山中故友二首 其一

次韵春日寄山中故友二首 其一

宋代 饶节

世人纷纷有底急,利欲著身如束湿。道人摆去邻虚尘,拄杖芒鞋当收拾。

诗人饶节的古诗

不愚兄再示佳句如璧亦重用来韵

宋代 饶节

圣慈何事辄翻然,日月从来本丽天。食座千冠□扫迹,禅堂百衲便差肩。

朝三暮四浑堪笑,秋菊春兰岂斗鲜。但得时和汤饼足,不材从此尽天年。

次韵孙向仲自灵隐归馀杭二首 其二

宋代 饶节

冷泉亭下漱甘凉,十里犹馀齿颊香。入境自知风俗厚,到家应觉簿书忙。

好依名教穷真乐,莫指温柔是旧乡。此理不疑何用卜,谁论筮短与龟长。

寄赵季成钤辖

宋代 饶节

器之高谊已下世,安当我友埋金沙。倚松卧病无一钱,俗医如山闯利多。

天寒岁暮山谷里,二老不作如我何。谓天盖高不无意,间生贤者为帝裔。

不容声色眩耳目,但许诗书养梗柢。少年所学无不有,精研往往穷渊薮。

不知用心能几何,妙悟自然绝师友。德成而上艺为下,此言端为中流者。

须知豪杰盖不然,以德养艺斯又全。若分上下为优劣,千金安得称神仙。

德为本质艺其饰,表里相资乃我德。欲知公子志甚深,已著千金追旧迹。

世人有艺初无德,为骄为傲为残贼。杀人取财不知惧,犹誇庸妄肆诞惑。

须知公子本无我,一切有求无不可。平生高见隘古人,焚弃经方见何左。

老僧年来学禹步,跰

闰老求席因以戏之

宋代 饶节

百丈曾于堂上卷,赵州只向日中铺。赠师七尺高低具,尚打当年鼓笛无。

海印生日

宋代 饶节

优钵罗花此日开,法王真子异凡材。平生极力参耆旧,晚岁倾心接后来。

得意篇章浑简易,忘情风境自徘徊。儿孙只么酬恩德,倒挽沧溟作寿杯。

再用韵戏作二庵图

宋代 饶节

人说双庵鹘壁巅,妙高峰顶四禅天。梦魂似亦曾招手,千里犹堪论比肩。

渌水白云同一妙,苍松翠竹自相鲜。谁能为作虎头画,传与人间五百年。

快目亭

宋代 饶节

文字遮人窗闭蝇,无人传与卫生经。我愁烂漫不可写,须上君家快目亭。

次韵吕居仁共二首 其二 榴花

宋代 饶节

安石榴花作意开,杖藜聊复为渠来。何人风味更不浅,屐齿峥嵘付绿苔。

乞石菖蒲

宋代 饶节

香绿茸茸一寸根,清泉白石共寒温。道人好事能分我,留取斓斑旧藓痕。

赠祝大夫令人

宋代 饶节

三十年来访道场,骊珠夺得是寻常。今日倚松重借问,摩尼从此转晶光。

晁以道赠杨中立诗有谈禅诋毁之语盖以讽予因用其韵解嘲且开之云

宋代 饶节

西来碧眼困津梁,只要教渠识旧乡。只恐佛魔相蹂躏,故提邪正为平章。

好随鱼化禹门去,莫学蝇钻窗纸忙。诵帚忘苕解成道,可怜楚些漫沉湘。

送玘上人

宋代 饶节

文章小技竟何须,富贵浮云付与渠。衲子平生一拄杖,从来不用护身符。

蜜蜂颂四首 其一

宋代 饶节

不辞倾倒为君甜,只要教君脱旧粘。眨上眉毛还蹉过,莫令唇齿带廉纤。

以太学灯笼遗陈松老

宋代 饶节

君有传家三尺檠,巨编长轴称经营。时文今是蝇头字,遗子终南捷径行。

仲高留题转物堂亦次其韵

宋代 饶节

转物堂前春烂漫,杨花断送今无馀。故人过我勿厌数,免寄寒温一束书。

次韵孙向仲自灵隐归馀杭二首 其一

宋代 饶节

淡月晴风奏晓凉,春回草木被馀香。溪桥村落牛羊散,竹坞人家桑柘忙。

大树稍疑经枥社,群鸡端恐过尸乡。年来课最何须问,翁媪茅檐话短长。

吾友汪信民博士近闻参道甚力昨日得书云丧其偶其言耿耿有不释然者 ...

宋代 饶节

悼亡应作断肠声,此恨从来不易平。堕泪要知非转物,鼓盆政恐未忘情。

疏亲憎爱无非妄,生死存亡但有名。著力早须无底钵,优昙在火更晶明。

次韵答周提刑二首

宋代 饶节

负弩先驰入翠蓝,溪光山绿拥征骖。夜堂数刻谈名理,却胜平生四海参。

送赵廉访

宋代 饶节

飞来之峰可图写,画工摇笔不敢下。玲珑八面尚能摩,万古冷泉那可画。

赵公胸中有泾渭,爱山自得山水意。向来与客到峰前,亭上酌泉赏泉味。

我客峰边一蔀室,关门无事辄终日。公来剥啄自敲门,暂解跏趺为公出。

池上烟光初过雨,岩花胶轕开无数。曳杖惟愁猿狖惊,笑谈复恐蛟龙怒。

闻道公归朝玉京,王事不敢宽作程。想公拜舞升天廷,雍容奏议详而明。

知公不独称安宁,疏民利害通民情。吾君忧民精且诚,愿公中和辅太平。

德云庵诗

宋代 饶节

岩下虚通上入云,众山围绕一山尊。德云只在此峰顶,童子何妨问法门。

已种稚松三百本,待移苍竹一千根。不须更学药山老,月下啸声惊远村。

饶节

饶节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22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