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从人觅山水扇二首 其一

从人觅山水扇二首 其一

宋代 饶节

少壮崎岖山水间,短衣楚制略胜寒。年来疲病归期堕,只乞君家便面看。

诗人饶节的古诗

宝志禅师梁天监中将入寂然一烛付后阁舍人吴庆庆以事闻帝叹曰大师 ...

宋代 饶节

已是梁王不识真,末后殷勤付舍人。柳花飞尽莺犹语,独对钟山指暮云。

病中两绝句 其一

宋代 饶节

芒鞋藜杖世缘轻,无妄谁令水火争。造物小儿莫相苦,此中无物可亏成。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 其二

宋代 饶节

人生落世故,至宝堕深井。傥无自拔计,金玉谩弃屏。

霸王城

宋代 饶节

百年父老不知兵,楚汉相持尚有营。日暮牛羊归虎落,野鸡飞过霸王城。

快目亭

宋代 饶节

文字遮人窗闭蝇,无人传与卫生经。我愁烂漫不可写,须上君家快目亭。

灌兰一首

宋代 饶节

往作兰溪游,步屧出林麓。溪头小雨出,溪水澹文縠。

婵嫣几丛秀,临流自结束。曲折访丛底,初不露芬馥。

归休行结佩,薄采未盈匊。时遵微径间,幽然感清淑。

年来蚕自缚,投迹先拟足。不意淟涊中,见此二孤竹。

威威耐寒苦,绎绎辈杞菊。似是溪头裔,相逢慰烦促。

一日不见之,鄙吝生眉目。故将应书手,抱瓮助长毓。

孤根著土深,稍稍树支族。看渠吐胸中,一洗桃李俗。

答惇上人七首 其六

宋代 饶节

铁面禅师骂学诗,为怜虚度太平时。须知十万八千偈,不比人间绝妙辞。

再送古上人

宋代 饶节

危径湍溪六月寒,阿师分卫入云端。有人不辨师真伪,举似山僧短偈看。

再用韵戏作二庵图

宋代 饶节

人说双庵鹘壁巅,妙高峰顶四禅天。梦魂似亦曾招手,千里犹堪论比肩。

渌水白云同一妙,苍松翠竹自相鲜。谁能为作虎头画,传与人间五百年。

改德士颂五首 其三

宋代 饶节

德士旧尝称进士,黄冠初不异儒冠。种种是名名是假,世人谁不被名谩。

以太学灯笼遗陈松老

宋代 饶节

君有传家三尺檠,巨编长轴称经营。时文今是蝇头字,遗子终南捷径行。

送善权归豫章

宋代 饶节

北斗以南好风土,西山爽气吞吴楚。前辈风流固超绝,后生法像仍奇古。

道人久学祖师禅,败裙破衲今几年。胸中秀气磨未尽,时出新诗皆可传。

都城鼎鼎冠剑伟,井扫权门日中市。道人香火办寂莫,有脚不踏公侯地。

古来贤俊能几何,只今零落亦已多。一见道人气象是,蒲团棐几生春和。

我思伸眉向林莽,未暇优游取卿相。扁舟今日与君别,明朝梦落江湖上。

次韵刘时可刘将赴宣州幕

宋代 饶节

我客汴之滨,梦寐大刀头。幸逢刘伯伦,衣冠少其流。

胡床白羽扇,语稳气不浮。异时果下马,彷佛遍九州。

每思张翰鲈,为登王粲楼。食贫节益苦,异哉居拙谋。

宣州虽多贤,禄仕恐未优。长女嫁及时,大儿婚可求。

长才不自献,澹与众人俦。君其吏隐欤,吾亦沧海游。

向居卿所藏灵壁石歌

宋代 饶节

灵壁之石妙天下,奇姿异质穷变化。奇奇好事获寸尺,谷量牛马未当价。

耐官丞相三代孙,风流似是典刑存。心胸本无纨裤气,诗书渐洗膏粱昏。

迩来得石不盈尺,依稀尚带莓苔迹。气象中含万仞悬,秀润仍分千里碧。

大江之南千万山,终日思归行路难。坐中一见此真骨,心折当年雨后天。

君不见黄金白璧骄侈本,大官厚禄方安稳。少年趣驾迅如电,我欲追之堕车蹇。

年来老大计转拙,一丘一壑兴不浅。傥君他日弃前鱼,南窗坐对庐山远。

上竺知客肇师示苏仲豫参寥唱和韫秀堂二绝句求和因追次其韵二首 ...

宋代 饶节

休话纷纷故恼渠,似持钟鼓乐爰居。西来未欲深藏迹,人境聊须暂结庐。

次韵答周提刑二首 其二

宋代 饶节

神游曾已遍岩峦,占吉当知便赐环。值遇贵人真有意,伫看腾跃起鲵桓。

和曾伯容梅诗二首 其二

宋代 饶节

欲开不开香满枝,小池枝映碧琉璃。岭头功德真相似,不点光明待几时。

书天源河上友人壁

宋代 饶节

春色撩人不奈渠,红尘无处可飞凫。悬知桃李付流水,来看垂杨十万株。

次韵米元章壮观

宋代 饶节

晓色村村澹,春风树树秾。八窗中夜月,千里隔江峰。

酒道穷通乐,诗原左右逢。客来应下榻,石铫煮长松。

汪信民约诸人游城南陈氏园不果

宋代 饶节

先生休沐不谭经,准拟行槃到野亭。准尽回船散童骑,客来呼吏出盆瓶。

奁中白黑谁成败,盏底圣贤同醉醒。却笑伯伦尚多事,苦怜江汉载浮萍。

饶节

饶节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22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