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日小亭昼憩客过手谈 其一

秋日小亭昼憩客过手谈 其一

明代 饶与龄

城东半亩地,日夕此徘徊。池鲤潜还跃,山花落更开。

耽卧怜多病,哦诗愧异才。纹楸有逸兴,敲户喜君来。

诗人饶与龄的古诗

九龙水次见三人执杖亟行间之乃追盗牛者口占慰之

明代 饶与龄

纷纷铚艾趣南亩,骇见持殳逐盗牛。渤海循风今罕见,嘱君牖户早绸缪。

上饶县五里墟舟行阻借宿酒店

明代 饶与龄

风声奔万马,云气暗千崧。飞絮逗重幕,堆盐压短篷。

悠悠违旅舍,咄咄袛书空。谁为驱滕六,扶桑睍影红。

乌镇道中怀邑大夫熊养素

明代 饶与龄

谁谓牛刀试武城,操持冰檗羡君清。礼贤不愧宓子贱,驭下堪侔乔智明。

曾庆椿萱同寿恺,漫期兰桂播芳声。分携轸忆琼瑶意,故记俚章对短檠。

秋日小亭昼憩客过手谈 其二

明代 饶与龄

诗思酒樽边,云飞儿案前。叠石分山壁,引泉破水田。

鸡声天正午,雀噪暮浮烟。剥啄神如醉,双枰月上弦。

题小画碑二首 其一 凤

明代 饶与龄

丹山有彩凤,仞立已多年。庭除岂栖止,览德下苍烟。

小奚黄就道病口占遣归

明代 饶与龄

此生幸值东周际,从者胡罹陈蔡忧。今日东风遣归去,背驰南北思悠悠。

癸巳岁秋日谒先大夫墓

明代 饶与龄

展叩先茔百感生,空闻虚谷野禽声。竹梧恍惚羹墙见,霜露应添风木情。

八十春光浑过影,终天遗恨只如酲。式瞻坏土弥㣼切,莫遏双眸泪满膺。

予适莲塘亲友尽谢却之独三河陈巡使云石接乡丈吴东溪枉顾云石官予 ...

明代 饶与龄

烟雾濛濛收雨脚,朝曦掩霭菊花团。拟从别墅理归棹,忽枉高轩访考槃。

纁币承筐来厚贶,黍鸡下榻罄交欢。舒长化日无尘鞅,为倒金樽莫兴阑。

范秀屏表叔就访庵中

明代 饶与龄

夜宿禅房不掩扉,山松风撼响如雷。多君不远携琴觅,对榻长谈待晓晖。

元日舟次峡江和友竹韵

明代 饶与龄

元晨万寿祝枫宸,二十三年又见春。绛阙祥浮冠佩集,黄扉令布宪章新。

皞神启泰今为主,■泽宏敷乐与人。丹悃不将华发变,岂容暇豫独谋身。

予谢客至新矶馆亲友虽不至间有遗问者予复拿舟往莲塘山庄数日甚惬 ...

明代 饶与龄

莲塘之宫半亩宽,何妨避俗此中蟠。閒来点易频濡笔,倦后寻芳漫倚栏。

鸟雀喧啾脩竹里,牛羊驰逐大江干。幽思触景成狂句,题罢长吟亦解颜。

咏许真君

明代 饶与龄

旌阳仙令人何在,闻说遗因事甚都。井柱伏蛟神秘术,节杯化鹤运阴符。

成功碧汉瞻飞舄,崇报巍宫列画图。千载悠悠谁复见,楚江春草听鸣鸪。

初秋神泉送别邑侯谢镇宇北归三首 其二

明代 饶与龄

秋入神泉挹紫氛,锦帆高挂度归津。蝉音断续添离况,枫色青丹总怆神。

伯起自知清白吏,任延不负正公臣。天门牛渚多佳胜,莫惜双鱼慰远闻。

招选愚陈友过小亭

明代 饶与龄

约君来过母离间,红白佳花已满栽。亭畔薰风时醒醉,好怀不厌对君开。

吉水三姑滩舟中除夕次李友竹韵

明代 饶与龄

远寺钟声晚更沉,鸦迎彩鹢噪丛林。通宵爆竹惊春梦,好友赓诗畅客心。

回首云烟离思杳,半生雨露荷恩深。丹衷㣼雁驰天北,勉效勤渠惜禹阴。

夏日晚坐小亭观莲承会友李贡元友竹秋元友松昆玉佳章见示漫成二律 ...

明代 饶与龄

寂寞寡心知,如君是我师。对莲思古说,披卷读新词。

谊重连床夜,情深结社时。平生重然诺,白首莫相岐。

放舟三河镇

明代 饶与龄

懒散情怀未老癯,舣舟雄镇揽花衢。千源分派三流合,万谷周遭一嶂孤。

比屋笙歌闻彻远,通津帆楫竞招呼。上游藉此金汤固,漫说全潮任有无。

夏日晚坐小亭观莲承会友李贡元友竹秋元友松昆玉佳章见示漫成二律 ...

明代 饶与龄

远岫岚凝近似无,晚霞映日绣纹铺。晚吟拥鼻惭离索,酬唱多君喜不孤。

爱月开樽应自倒,看花缓步杖儿扶。何时兴发来双骥,蹀躞轻鞭骋远途。

别莲塘书舍

明代 饶与龄

数年浪迹寄衡门,时洒幽襟亦避喧。白酒黄鹂添野兴,老农稚子喜风淳。

解衣蓬跣无官客,课读灯窗有子孙。暂别芧檐谒金阙,归来重见举芳尊。

舟返三河见诸得举者归内有黄生继章乃宪副及泉公之令子予之姻家也 ...

明代 饶与龄

江月扬辉江水清,科名又见一番新。科舟簇拥登瀛侣,箫鼓喧阗贺客情。

众艳七人皆国隽,我贤一子续家声。蛟龙奋起三春浪,伫听胪传答圣明。

饶与龄

饶与龄

饶与龄(一五四三 — 一五九五),字道延,号宾印。大埔人。相长子。明神宗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进士。曾试政都察院,以父母归侍二年而父卒,免服谒选,补中书舍人,才两月而病卒。有《新矶题咏》、《松林漫谈》、《谩笔稿》、《宝印诗草》,父子合刻诗文为《椿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10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