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辰翁
洞仙歌(器之高谊,取前月青山洞仙歌华余重寿,走笔谢之)
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节席)
朝中措 劝酒
炼花为露玉为瓶。佳客为频倾。耐得风霜满鬓,此身合是金茎。
墙头竹外,洞房初就,画阁新成。嚼得梅花透骨,何愁不会长生。
清平乐·君词为寿
西江月·新秋写兴
清平乐(石榴)
春景 春燕巢林
燕子故依人,重来迹已陈。主楼空舞地,林木自巢春。
无复郊迎乙,惟应语诉辛。乾坤一枝土,风雨画梁身。
荒草歌尘远,颓松社屋新。寻常空巷里,忆着旧家贫。
乌夜啼·何年似永和年
秋景 芙蓉红岸湿
岸柳似衰容,高花忽数重。红光荡人意,清露湿芙蓉。
秾丽秋深见,攀翻木末逢。便疑江濯锦,不是隰游龙。
寒倚惊裙溅,云归悄梦踪。霜风多意思,残日挂高舂。
霜天晓角(初春即事)
酹江月(赵氏席间即事,再用坡韵)
唐多令·风露小瀛洲
洞仙歌(寿中甫)
谒金门(和巽吾重赋海棠)
水调歌头·未信仙都子
酹江月(和朱约山自寿曲,时寿八十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万里
花犯·海山昏
江城子·涌金门外上船场
唐多令·日落紫霞洲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491篇诗文
春景 诗人命属花
秋景 清辉玉臂寒
木兰花慢·午桥清夜饮
望江南(晚晴)
夏景 其二 衣冷欲装绵
太常引·便晴也是不曾晴
霜天晓角(楼下梅一株,经冬无一花。春半忽开,一萼梢头出万红中 ...
霜天晓角(寿吴蒙庵)
虞美人 其十七 花品
摸鱼儿·懒能看
夏景 其二 夏雨生众绿
春景 春来常
浣溪沙(感别)
春景 禅房花木深
临江仙·西曲罥衣迷去路
春景 棋声花院闭
春景 其二 落花香满泥
临江仙·睡过花阴一丈
摸鱼儿(甲午送春)
摸鱼儿·醉与君
水调歌头 其十二 和巽吾观荷
减字木兰花 其一 玩月答蒙庵和词
题永兴寺双罗汉树
水龙吟 其二 和清江李侯士弘来寿
春景 马上逢寒食
冬景 负暄
南乡子(乙酉九日)
水龙吟 其七 和中甫九日
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
浣溪沙(三月三日)
夏景 雨过苔花润
水调歌头 其七 中秋口占
虞美人·魏家品是君王后
江城梅花引·几年城中无看灯
冬景 梅开不自觉
减字木兰花(寿词)
山行雨中二首 其二
浪淘沙(大风作)
秋景 卿月升仙掌
浪淘沙(秋夜感怀)
高阳台·雨枕莺啼
内家娇·结客少年场
柳梢青·春感
摸鱼儿·醒复醒
夏景 薰风自南来
莺啼序(感怀)
金缕曲/贺新郎 闻杜鹃
水调歌头·不见古时月
夏景 林风凉不绝
点绛唇(寄情)
春晴 其一
菩萨蛮(题醉道人图)
秋景 其一 门掩候虫秋
昭君怨(玩月)
临江仙·老去尚呼张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