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辰翁
西江月·曾与回翁把手
冬景 绣纹添弱线
自取天章绣,深宫漏不闻。弱添今日线,閒认旧时纹。
明丽千枝锦,蒙茸五色云。忽惊花样少,不为女工勤。
缕结期千载,晴悭暖一分。隔窗谁似醉,睡冷篆炉薰。
春景 春来祇欠花
道是春来也,春犹似未来。亦知为日久,祇是欠花开。
残雪依然在,东风几许回。空令一杯酒,更忆去年梅。
万里寒如信,千林巧莫催。诗成天一笑,红绿半争魁。
春景 其二 新年贺太平
相过贺新元,干戈且息肩。不图垂老日,还见太平年。
灰向昆明尽,春从待漏传。衣冠禾黍地,箫鼓杏花天。
灯市嬉遗老,旗亭卧醉仙。山林闻好语,天下米三钱。
永遇乐·璧月初晴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
归国遥(暮春遣兴)
南乡子(乙酉九日)
八声甘州(和汪士安海棠下先归,前是观桃水东,至其乡真常观)
临江仙(闲居感旧)
浣溪沙(虎溪春日)
霜天晓角(楼下梅一株,经冬无一花。春半忽开,一萼梢头出万红中 ...
秋景 其一 鹭于飞
沧洲开晚景,莽苍更依稀。有鹭从中起,于天尽处飞。
数丝风冉冉,一片雪晖晖。外路迷乡国,天风起我衣。
远游寻鹤侣,近不为鱼肥。西塞山边雨,渔蓑独自归。
水龙吟·多年绿幕黄帘
冬景 梅开不自觉
度度看梅来,犹疑早计哉。相逢如有待,不自觉全开。
每念苔枝雪,犹颁玉镜台。忽能同我笑,知复为谁催。
有语为春误,何心待月来。老夫乘兴耳,不作剡溪回。
秋景 其一 月色醉远客
明月有佳色,客中迷远游。自应眠不得,更似醉时留。
玉屑凉堪吸,金波香欲浮。顿忘乡国恨,如在酒家楼。
鸾镜惊相对,霓裳卒未休。天风扶我起,不用典貂裘。
水调歌头·未信仙都子
唐多令 其二
风露小瀛洲。斜河倒海流。人间尘、不到琼楼。错向五陵陵上望,几回月、几回秋。
落日太湖头。垂虹今是不。醉尊前、往往成愁。便有扁舟西子在,无汗漫、与君游。
摸鱼儿(甲午送春)
菩萨蛮(湖南道中)
好事近(中齐惠念,赐词俾寿,不胜岁寒兄弟之意)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491篇诗文
水调歌头 其七 中秋口占
秋景 牛女年年渡
秋景 十日菊
寿周耐轩府尹
水调歌头(和马观复中秋)
鹧鸪天(迎春)
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
浣溪沙(三月三日)
虞美人 其一 扬州卖镜,上元事也,用前韵
八声甘州(春雪奇丽,未能赋也,因古岩韵志喜)
读杜拾遗百忧集行有感
秋景 其二 门掩候虫秋
如梦令·寂历柳风斜倚
秋景 清辉玉臂寒
夏景 露顶洒松风
春景 春草步步绿
太常引·便晴也是不曾晴
夏景 梦回莲叶雨
寿王太守 其二
冬景 官梅动诗兴
摘红英(赋花朝月晴)
最高楼·银河水
秋景 乞巧文
夏景 薰风自南来
酹江月/念奴娇 其八 中秋,彭明叔别去赴永阳,夜集
水调歌头·群动各已息
洞仙歌(器之高谊,取前月青山洞仙歌华余重寿,走笔谢之)
秋景 雁南归
冬景 负暄
点绛唇(题画)
大酺 春寒
临江仙(晓晴)
木兰花慢·午桥清夜饮
水调歌头(余初入建府,触妓于马上。后于酒边,妓自言,故赋之)
题永兴寺双罗汉树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
春景 其一 小水细通池
梅花引(寿槐城)
临江仙(坐悟)
减字木兰花(有感)
兰陵王·丙子送春
寿王按察
酹江月/念奴娇 其五 五日和尹存吾,时北人竞鹭洲渡
最高楼(再和)
减字木兰花(自述)
摸鱼儿 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春景 介山
和答李德臣
霜天晓角(寿贾教)
法驾导引 其一 寿胡潭东
乌夜啼(初夏)
春景 其四 孤舟乱春华
沁园春(和刘仲简九日韵)
六州歌头·向来人道
莺啼序
春景 其二 绝域改春华
江城梅花引 其一 辛巳洪都上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