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辰翁
绝域魂堪断,风烟不可遮。至今疑梦事,举目改春华。
此处今为客,何言国与家。尚存他日泪,又看一年花。
谷口迁莺语,都城御柳斜。茫茫皆汉土,无地种秦瓜。
秋景 夜雨更秋风
世事惟孤枕,吾生尚转蓬。共谁堪夜雨,何意更秋风。
已是霖铃苦,何当刻漏终。又闻翻溟滓,不是滴梧桐。
衰壑鸣蛩外,寒灯落叶中。忽明天似水,万里附冥鸿。
虞美人·黄帘绿幕窗垂雾
水调歌头·仙掌下驰道
虞美人(城露堂试灯)
祝英台(席间咏绳球)
夏景 其二 松凉夏健人
天地若为容,凉阴何处逢。困人惟夏日,健我是云松。
雨立三千丈,风生一万重。如餐华峰藕,不藉葛陂龙。
脱帽苍虬笑,披衣病鹤松。月明天似水,归路踏芙蓉。
水调歌头·不成三五夜
水调歌头(寿晏云心)
忆秦感·烧灯节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感》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冬景 深山催短景
曝背无馀地,冬晴直万金。是谁催短景,政尔碍山深。
鸟道空中小,猿啼底处寻。清霜经晓湿,红日半天沈。
隐士三竿梦,宫人一线心。百年浑似此,何处惜光阴。
木兰花慢·自崆峒麦熟
兰陵王·丙子送春
内家娇·结客少年场
糖多令(龙洲曲已八九和,复为中斋勉强夜和,中有数语,醉枕忘之 ...
踏莎行·北望蝶山
恋绣衾(或送肉色牡丹同赋)
春景 柳塘春水漫
柳外澹烟光,芊绵去路长。风花随世界,春水漫池塘。
手种花花许,堤回曲曲香。绿犹深旧雨,流不动斜阳。
濠上知鱼乐,桥边看燕忙。栏干风起晚,人影皱罗裳。
春景 禅房花木深
此处少人迹,禅房深客心。殿廊常寂寂,花木自深深。
面壁看红影,蒲团对绿阴。定回蜂欲逗,香在蝶难寻。
棋电惊青子,茶烟出半林。客来参话久,隔屋听鸣禽。
恋绣衾(己卯灯夕,留城中独坐,忆当涂买灯,姑苏夜舞,再集赋此 ...
夏景 炎赫衣流汗
暑绤衣能几,长流汗似痁。惶惶何慄慄,赫赫复炎炎。
安得三庚度,犹如十日兼。坐惊惭背浃,不是泪襟沾。
汤饼何堪试,煎茶可更添。可人娇熨玉,频起立风檐。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491篇诗文
念奴娇·枯寒生晚
临江仙(闲居感旧)
水调歌头 其八 癸未中秋,吉文共马德昌泛江
虞美人·天香国色辞脂粉
水调歌头·明月隔千里
虞美人(城山堂试灯)
双调望江南(寿张粹翁)
念奴娇·沧洲一叶
望江南(秋日即景)
春晴 其一
秋景 远客坐长夜
唐多令·明月满沧洲
八声甘州(和汪士安海棠下先归,前是观桃水东,至其乡真常观)
秋景 清辉玉臂寒
临江仙(寿刘教)
春景 阊阖开黄道
秋景 悠然见南山
摸鱼儿·又非他
踏莎行(上元月明,无灯,明日霰雨屡作)
水调歌头 其十二 和巽吾观荷
寄别孙潜斋
卜算子(元宵)
秋景 蛩响乱秋阴
烛影摇红·老子婆娑
江城子(西湖感怀)
法驾导引
夏景 其二 衣冷欲装绵
浣溪沙(虎溪春日)
减字木兰花 其一 玩月答蒙庵和词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秋景 其一 出逢危叶落
春景 棋声花院闭
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
唐多令 其二
满江红(寿某翁)
兰陵王(丁丑感怀和彭明叔韵)
临江仙(壬午七夕)
水调歌头·我有此客否
春景 城春草木深
鹊桥仙·看人掷果
秋景 客愁连蟋蟀
水调歌头(和尹存吾)
初晴
浪淘沙(大风作)
八声甘州(送春韵)
春景 池塘生春草
秋景 夕阳如有意
最高楼(再和)
念奴娇·吾年如此
虞美人·花心定有何人捻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
水调歌头(和马观复中秋)
秋景 机丝虚夜月
浣溪沙(寿陈敬之推官)
唐多令·风露小瀛洲
秋景 卿月升仙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