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萨都剌
我识文章王太守,不知几日上浔阳。琵琶亭前好明月,香炉峰头多夜光。
吟诗写字午衙静,打鼓劝农春社忙。万一公馀颇相忆,寄诗应到荔枝乡。
春日登北固多景楼录奉即休长老二首 其二
东风吹树散晴岚,独上层楼酒半酣。拍岸潮声来海外,满江山色入淮南。
当时霸主分三国,此日吴禅老一龛。惟有楼前旧时柳,年年三月色如蓝。
连夜雨晴
石榴花红细雨白,江南四月天气凉。江臾云散忽晴色,满院花树生幽香。
幽人抱病无可语,日出南窗看晴雨。小儿造化多戏人,世上俗子徒劳神。
清凉亭衰柳
清凉亭上几株霜,脱叶难遮夕照光。依旧明年二三月,小童山下看鹅黄。
游吴山紫阳庵
天风吹我登鳌峰,大山小山石玲珑。赤霞日烘紫玛瑙,白露夜滴青芙蓉。
飘绡云起穿石屋,石上凉风吹紫竹。挂冠何日赋《归来》,煮茗篝灯洞中宿。
上京即事 其二
沙苑棕毛百尺楼,天风摇曳锦绒钩。内家宴罢无人到,面面珠帘夜不收。
江南春次前韵
江南四月春已无,黄酒白酪红樱珠。黄姬小醉弄弦索,十指春雪如凝酥。
池塘过雨春波涨,风捲杨花落蛛网。翠眉新妇歌春愁,白马少年归日晚。
游鱼水浅出短蒲,谁家银箭飞金壶。日长睡起翠阴午,帘外忽过流莺孤。
夏日游鹤林寺
病馀乘野兴,来扣了翁房。竹笋迸出地,花枝垂过墙。
雨声鸣客枕,云气暗僧堂。归路马啼滑,风吹酒面凉。
次韵王侍郎游湖
绮席新凉舞袖偏,赏心输与使君专。螺杯注酒摇红浪,綵扇题诗染绿烟。
一镜湖光开晓日,万家花气涨晴天。涌金门外春如海,画舫笙歌步步仙。
宿龙潭寺
客路青山下,僧庵绿水边。撞钟惊鸟宿,洗钵动龙眠。
未有林泉趣,先寻粥饭缘。上人喜留客,夜雨佛灯前。
殿试谢恩次韵
御柳青青白玉桥,无端春色暖宫袍。蓬莱云气红楼近,阊阖天风紫殿飘。
士子拜恩文物盛,舍人赞礼旺声高。小臣虽出江湖远,马上听莺梦早朝。
次和清凉寺长老韵
缁衣送酒一壶冰,霜蒂悬香九月橙。酌酒破橙天色晚,桂花树下出银灯。
游梅仙山和唐人韵 其四
洞天何处是,休日漫寻真。老鹤来迎客,隔松长似人。
茶炉敲火急,丹井汲泉新。风景秋过半,烟霞晚更亲。
戏王功甫
王郎酒醒倚脩竹,雪后重檐拥毳衣。亦有江南未归客,青山影里马如飞。
夜宿升龙观
旧日宸游地,朱栏护辇纹。龙飞九天雨,鹤梦一龛云。
神火丹炉见,仙音客枕闻。殷勤谢道士,深夜礼茅君。
上京即事 其十
五更寒袭紫毛衫,睡起东窗酒尚酣。门外日高晴不得,满城湿露似江南。
西湖绝句六首 其一
涌金门外上湖船,狂客风流忆往年。十八女儿摇艇子,隔船笑掷买花钱。
寄诸台掾二首 其二
天上故人频寄语,江南倦客只吟诗。梨花开尽东廊雪,又过梅黄杏熟时。
送欣上人笑隐住龙翔寺
江南隐者人不识,一日声名动九重。一湿厌看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衲衣香暖留春麝,石钵云寒卧夜龙。何日相从陪杖屦,秋风江上采芙蓉。
道中风雨
野水池塘满,泥涂愁问程。小车冲雨去,曲路绕山行。
恁地沾衣冷,谁家压酒声。飘零江海客,汲汲事南征。
戏赠王本中柳枝词
日高燕语捲帘迟,独倚东风看柳枝。三月柳花飞欲尽,远人凉露未归时。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448篇诗文
吴姬曲
彭城杂咏呈廉公亮佥事 其二
送陈衡之之金陵
寄王伯循诸公 其四
休上人见访
宿丹阳普照院 其二
野潜堂
戏友人
平川幽居 其一
未归
山中怀友 其六
兴圣寺即事三首 其三
入闽过松陵
铁塔寺写怀
为姑苏陈子平题山居图黄公望作
和閒閒吴真人二首 其一
次韵送虞伯生
过孙虎臣园
王孙曲
元统乙亥
贺丘郡博持敬新修镇江儒学
题竹院壁
酌桂芳庭
灯蛾来 其二
病中杂咏 其六
赠歌者号梅芳二首 其一
望武夷
端居书事答翟志道知事见寄韵二首 其一
茅山玄洲精舍有道士号紫轩又号木通生白日坐解遗书其徒许道民者至 ...
赓眠字韵
宿淮南长芦寺
邵伯舟中
芙蓉曲
燕姬曲
溪行两岸皆芙蓉桂花余喜遂赋此诗
和閒閒吴真人二首 其二
寒食马上
夜坐赠秀才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 其二 蠹简
高邮至邵伯二首 其二
宿玄洲精舍芝菌阁别张伯雨二首 其一
梦登高山得诗
题玄妙观玉皇殿
常山纪行 其二
和王本中直台书事 其一
云际感兴
题四时宫人图四首 其二
观驾春游 其二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 其九 断碑
别江州总管真定王克绍
寄王伯循诸公 其五
过嘉兴
兴圣寺即事三首 其二
元统乙亥余录囚至沧州坐清风楼
寄王御史
送南台察院史马允中台
石上晚酌天章台 其二
题界首驿 其一
上京即事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