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容春轩六咏 其三 先春台

容春轩六咏 其三 先春台

明代 邵宝

两树分红白,同然见复心。开花还结子,吾道古犹今。

诗人邵宝的古诗

问彭明府之疾

明代 邵宝

两月无聊谢簿书,金茎露远渴相如。二泉病客尤疏懒,只有题缄为起居。

观东山草堂赋墨本

明代 邵宝

湖南刘是江东谢,千古清风两草堂。归去有词涯老在,人间漫许晋文章。

王山长归越灯前酌别 其四

明代 邵宝

鹿洞本无洞,鹅湖亦无湖。勿谓吾台小,中涵太极图。

春思集古四首 其四

明代 邵宝

青春速天机,时与赏心遇。闺草含碧滋,开花已匝树。

风帘入双燕,缅映石壁素。物我俱忘怀,愧无古人度。

为文玉乞花有诗见谢次韵答之

明代 邵宝

送花无奈乞醯何,伐木今翻种树歌。伐馆不愁三舍远,比邻犹怪一墙多。

观从菩蕾君须记,赏到芳菲我亦过。独爱双松如二客,萧然长日对吟窝。

惠山杂歌 其四

明代 邵宝

漪澜堂下水长流,暮暮朝朝客未休。纵有《茶经》无陆羽,空教煎白老僧头。

素翁诗来内改一联乃复次韵以答

明代 邵宝

赏罢松庵二老松,山灵应识古仪容。徐行日转池边树,静对云生江上峰。

宪节秋风伤旧别,郊坛春雨忆初逢。年来谢病沧洲远,只有怀贤意未慵。

与王德华别

明代 邵宝

初辞浑河津,轻舟疾如驾。相逢忽相问,兹会乃天假。

去来各匆匆,聊此半日暇。对君新凉馀,王事深慰藉。

东藩税方逋,北徼师未罢。悠哉远臣心,焦劳达晨夜。

谓予汝何言,予有再拜谢。依依复依依,孤舟竟东下。

为华文远题画次顾东江

明代 邵宝

松枝落落骨栾栾,风动寒泉更好看。湖上幽居故相近,他年曾此赋斯干。

月中对菊口占二绝 其一

明代 邵宝

雨中曾向东邻看,月下南邻又送来。数本秋花千古兴,一尊须为故人开。

以蜜术问南沙

明代 邵宝

医家白术重天台,郡守曾将蜜浸来。嚼罢不知香满室,桃花流水梦瑶台。

得石毛二先生答简

明代 邵宝

三江读罢又熊峰,百感心期简二封。漫谓交游有光重,极知世运此遭逢。

吟诗社外长观水,点易台前独种松。伊昔同游今老大,麓堂梦转惠山钟。

荅朱廷补 其二

明代 邵宝

知子才名日月深,宫花真合一枝簪。理从后宋能超拔,文到先秦已浸淫。

百战力回千里足,九成丹熟一丸心。明时莫叹遭逢晚,六行宾兴古即今。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三 风竹轩

明代 邵宝

庭翛翛兮疏竹,回岩风兮鸣玉。轩吾倚兮无言,羌独歌兮淇澳。

棕蒲 其一

明代 邵宝

棕榈根老久应捐,漫托昌阳为引年。露下高天秋涧冷,山中人作水中仙。

怀管司训

明代 邵宝

履违公府十年多,门刺因君两度过。门母寿能成旷典,郎君政不负高科。

晚风海上吹寒菊,秋雨江南熟早禾。更爱儒官成绩远,手栽桃李听弦歌。

晚坐有怀

明代 邵宝

新雨晴,新月明,道人移坐临前庭。东邻偶有琅璈声,墙西双鹤相和鸣。

欣然起步春衣轻,石子阶边莎草生。松花欲黄蒲叶青,可人不来空复情。

哭李方伯惟诚用老杜哀李北海韵

明代 邵宝

朋游三十年,道谊曾不替。知公定交曾,德音日相继。

公本西平胄,水木有源柢。少年擅才名,文词出新制。

上书排帝阍,此志一何锐。门停长者车,青眼风尘际。

仰窥古作者,流衍得真裔。主司跃然惊,擢桂亦常例。

献策回重瞳,一朝荷嘉惠。轩昂露头角,清光映宸卫。

寻常笑语间,历历邦家计。力深稽古馀,致远未尝泥。

大哉养材功,不负文明世。钟镛悬华轩,圭璧藉文罽。

令弟共翱翔,科重甲辰岁。发轫铨曹郎,优游养经济。

登俊拔芳翘,黜邪洗荒秽。公馀日扃门,惟有庭鹤唳。

读礼归故山,三年泪盈袂。夏官故本兵,独立谢权嬖。

三边诸将臣,始得重轻势。公心如青天,风月动光霁。

挥毫寓军法,烟云乱行缀。奉使历南邦,爽气消瘴疠。

西藩领参伯,简在荷先帝。公曾度函关,在在减征税。

向来暴如焚,屏若扫以彗。所不活群生,臣也誓有毙。

人情甚苦荼,而我独深哜。移旌向浙江,山水心夙契。

相逢我知心,欢颜照堂砌。冉冉山云浮,滔滔海波逝。

倡和吊忠魂,情真句还丽。恶风从北来,群芳不胜脆。

万怪歘呈露,共讶天地闭。公时居左辖,只手披蒙翳。

抗冲等铁石,调剂参姜桂。哭声动九关,天乎竟迢递。

力穷叫苍梧,重华久云瘗。飘然得赋归,冰霜日凌厉。

乾坤浩茫茫,吾道真成滞。讣音隔三秋,乃复自燕蓟。

日斜望芜汀,些罢愁云蔽。

素翁宿我山堂晨起奉呈二首 其二

明代 邵宝

别自金溪二十秋,春风忽起草堂幽。两行西服仍青野,一卧东山遂白头。

廊庙合兴新揖让,衣冠争羡古风流。遥知今夜怀人地,应在江南胜槩楼。

得余鸿宾简

明代 邵宝

曾闻退易不闻难,六十年来系一官。风木声中悲岁短,云鸿仪处爱天宽。

援琴欲鼓还清泪,运甓无劳亦素餐。君未弃臣臣自病,衷情须向疏词看。

邵宝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