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止水池,芝山阴。丞相初去国,指水矢此心。水止心亦止,上有青天临。
朝临池,暮临池。丞相心,人不知。风尘来,江汉沸。止水池,丞相死。
他日之心止于此。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八 思濂沼
莲有君子德,爱多知者鲜。净植起香风,污泥任浅深。
秋华十咏次如山 其二 鸡冠
文装簇簇向晨稠,长送星光过孟陬。纵是无声报昏晓,也应有色纪春秋。
喜王山长至在超然堂作
山长南来如旧约,初成春服又新堂。清泉偶怪乾时细,白日真从静里长。
云外诸峰轻露碧,风前百草暗传香。近将定性书重检,点易台高坐夕阳。
洗石 其一
汲水洗石床,上有唐时字。不用太兮明,恐损莓苔翠。
即席题扇
同向山中试茗来,松风高阁倚崔嵬。兴酣别院寻僧去,却爱幽花满路开。
追次秦中斋先生韵赠潘玉林
不见中斋见此诗,玉林高榻雨丝丝。白莲社里曾为客,黄石祠前自得师。
方外未应无野史,世间元亦有儒医。墓铭久閟西原草,到处逢人说母慈。
得湛司成书
甘泉一劄自金陵,我正题诗寄两僧。诗到白沙难着语,海天亭上望南鹏。
有客赠传神张泽民
有客来从东海湄,笔弄丹青自得师。笔中二像示我亦草草,我于斯人如见之。
溪翁本丰颔,匏翁故多髭。有神乃在髭颔外,予尝得之朝省委蛇时,客之此艺何太奇。
客言我先祖,曾荷文皇知。百年貌得几名士,至今海内声犹驰,不才方愧裘与箕。
今予为亲归,早卧江南野。有形未能图,有影何须写。
君今传我神,谁谓非我者。君归海上超世尘,应将此纸持示人。
寻常倘有知我者,谓我今吾真未真。
慈溪陈隐君七十
祭酒声名海内传,百年门第故多贤。要知乡里歌椿日,正值郎君折桂年。
月窟秋连沧海道,洞庭春载越江船。古稀正是期颐地,不用重吟杜老篇。
松风阁追次秦中斋韵
一木还将古殿支,真公五叶又逢师。閒云锡远心初定,净水瓶深手自持。
南涧浚泉寻石窦,西林望月倚松枝。旧庵更有新楼阁,淮海先生为作碑。
别后奉寄
司空劝驾朝天去,而我望如天上来。何处春风木榻下,山中白日草堂开。
考亭最少立朝日,范老真多济世才。南极文星今北极,易台回首是三台。
闻母舅南湖公讣
故林萧瑟正堪悲,一老而今又不遗。戚里坟高空石马,仙家路僻漫云芝。
音传渭北鸿何远,魂返辽东鹤正迟。五十年前吾稚子,曾将论语照青藜。
为李惟诚题画
江边草亭好,兴在江上山。山留万古色,白云时往还。
云来荡胸臆,云去开姿颜。云哉或出岫,化为水潺潺。
观云复观水,有道心自閒。策杖者何人,行将坐其间。
我怀李芜湖,欲谢功名关。
海棠 其三
春去空劳挽万牛,名花一赏便应休。梦魂曾入唐人苑,色相元从蜀道舟。
力少须扶新起睡,情多欲诉旧羁囚。东君玉汝真为殿,风雨明朝绿满邱。
秦氏山庄用慰国英韵
五峰东下见平林,中老当年卜隐心。龙尾白云看不远,水心明月坐曾深。
谁家桃李春无色,此地松筠晚有阴。欲过荒亭桥板断,几时香茗更相寻。
屯田二首寄胡用晦 其一
从军古云苦,况复远戍边。强者乘障去,羸弱乃屯田。
恶土不生草,漠漠沙兼天。犁锄亦病甚,幸免荷戈鋋。
但得烽火息,聊以延岁年。
试曲水
正月已尽二月来,梅花半落杏初开。山中新作兰亭水,明日同人试一杯。
得兰畹和章再用前韵
画里巾曾见大苏,短檐高桶旧相呼。直须唤醒千年梦,赤壁舟中认故吾。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六 蔷薇洞
菉叶兮朱英,洞窈窕兮若房。怅青春兮迟暮,犹有寄兮馀芳。
容春轩六咏 其二 拟渠井
横渠复古心,纸上聊云尔。我画我中庭,亦复横渠纸。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戏荅许东庐 其二
王友石渭川烟雨图为施克文题
送刘介夫 其二
为文玉乞花有诗见谢次韵答之
答如山
三千牍
盛别驾还自叙州
次韵送王子春兼简赤城夏先生
寄俞国昌参政
雨中柬文玉 其二
湘夫人用唐人韵
送黄司训
新晴出郊之惠山
补洛中越歌三首 其二 河女之章
竹鹤图歌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四 存一斋
夜坐复用韵寄与成
疏山寺
尚书台纪梦次万晦之韵
蜂冢叹
送曹永平于德
赠徐岳峰少邃用邃翁韵二首 其二
赤壁图歌次西涯先生韵为华生云作
奉和西涯先生春日书怀二绝 其二
潘氏两寿歌
王友石枯木竹石
题王晋溪画兰
闻庞方伯元化讣
和浦文玉观水 其一
春思集古四首 其二
送陈嘉猷赴朱氏馆
宜黄秋日用韩韵
拟谒李旴江祠
绣岭寿藏四景 其四 后岭
和浦文玉观水 其三
复司马彭公书后有作
寄吴嗣业
静怀
送陈都宪赴南台
山中答乔司马用前韵
春日奉次涯翁老师 其二
鹤饥
观李剑州乐歌谱
登锡山退饮惠山方丈示同游诸君子
暑坐追次文正公韵怀守溪先生
答冷别驾
次见素翁送子 其七
为俞立夫题秦务本小画
庐山谣用李韵
观冯廷伯园池湖石
次卢师陈感事一绝
二马篇
金山行送林提学之山西
陶节妇
秋华十咏次如山 其八 金钱
拟子陵辞
见素公寄和公惠山泉歌至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十五 望阙岩
为华汝德题画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