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蜀道归与鬓未皤,叙州功比汉州多。金鱼初拜明廷赐,彤管还收野老歌。
嘉客可人来只尺,大夫能赋兴如何。相逢且问东皋子,泽被横江尚有波。
闻母舅南湖公讣
故林萧瑟正堪悲,一老而今又不遗。戚里坟高空石马,仙家路僻漫云芝。
音传渭北鸿何远,魂返辽东鹤正迟。五十年前吾稚子,曾将论语照青藜。
菜 其一
菜以甜为姓,应须老圃知。苦心谁氏子,更道馑如饴。
睡起偶书 其二
人言心静不愁热,凉风不来凉意来。从今夜夜有月色,更爱草堂南向开。
题王晋溪画兰
之子有国香,幽居秘踪迹。吾将一采之,荐之君王席。
英英雅淡姿,可写不可即。珍重无奈何,黄金以为饰。
怀姜佥宪若虚
西江共校荐贤书,回首风尘廿载馀。顾我文章非晦父,知君礼乐自横渠。
洞前鸣鹿苹还茁,柱底降蛟窟已墟。病客江南时感旧,三门寥落绝双鱼。
将至广信寄娄诚善 其一
二月书来自蔡登,南楼病榻几青灯。灵山雨后明如许,渴思令人一夜增。
知微病口占问之
秋雨山僧病,经旬我不来。夜来来老圃,报我桂花开。
送钱太常使毕还朝次韵
也知昼锦非君志,至乐无如使过家。祝捧御名天只尺,祀成殷礼国光华。
紫薇省下迎周节,黄鹤楼前返汉槎。十月东风如有意,漕湖宅近大江涯。
奉寄东山先生
一杖两童子,朝出及暮归。野服取自适,不须制荷衣。
放鹤湖上山,钓鱼水中矶。花开复鸣鸟,相对各忘机。
宿梅洲
秋水清如雪下船,黄花半委月犹悬。枕当星剑看牛斗,鹤下云汀流石泉。
都昌瞻陶母像
穷巷欣来长者车,淹留深愧食无鱼。青丝一缕并刀下,挽得中原九鼎馀。
赠王古直二首 其二
栖栖复栖栖,而谓古遗直。曾从西曹古,冒禁为所识。
长揖称诗人,法吏不敢斥。泡灯亦儿戏,破碎何足惜。
西堂坐春风,凄凉泪沾臆。兹事久已传,野史谁当职。
赠李听鹤
握手论心廿载前,山人骨相半神仙。而今青眼还相见,笑指乔松不问年。
宝萱堂歌为华文远作
宝萱堂前春酒香,东风吹花初日长。东郎将儿寿寿母,宾阶有客森成行。
具区西来入海去,流到鹅湖未能遽。乾坤汇泽同馀波,正似君家庆钟处。
君不见宜男有种春无涯,一年一觞如此花。
寄复张提学用旧韵
两月东巡历四州,几多诗景待君收。节从海上应遄返,题为泉头合再留。
湖上晚风云未定,山中春水鸟相求。濯缨别有沧浪调,何处兰亭水曲流。
为华汝德题画二首 其一
小桥南北总春风,多少诗情杖屦中。高阁卷帘还坐我,天涯芳草更无穷。
闻管大夫祈晴之勤口占用致爱助
却盖褰裳走雨中,风雷坛下露丹衷。病夫少亦叨民社,今日低头欲拜公。
送秦思鲁
秋酌薇堂别思遐,喜占春信对灯花。喜来武爵辞君锡,此去文章为国华。
寒岭乔松方挺节,晚园硕果亦回芽。遥知京邸承欢地,刚说辞家又到家。
拟谒李旴江祠
旴江傍群山,何处李公墓。城西深树林,宛转通细路。
秋雨漫如丝,沾湿兼瘴雾。缅怀千载人,乃独缺瞻顾。
惟公力古学,虞周在襟度。平生抱遗经,芜径倏超惊。
周行日千里,不识草多露。典谟二三语,一笔万蛟负。
横亘天地间,精光破昏暮。大哉忠孝词,居然见公素。
宝也晚且愚,焉能踵高步。耿耿结中怀,所向惟恐误。
何当洁芳尊,再拜酬夙慕。
与客谈竹茶炉二首 其一
松下煎茶试古垆,涛声隐隐起风湖。老僧妙思禅机外,烧尽山泉竹未枯。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山中看梅简如山襄甫 其三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一 思乐堂
寿毛夫人
待月 其一
新泉杂诗 其三
小井田成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七 兰畹在
邃庵诗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 其九 曲池
立春日山中与国臣弟饮泉上
云庄十石辞 其七 碧山
作诗后圆金来报车从临我绣岭草堂欲追候之已无及矣复次韵以谢不敏
山中送春三绝 其三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二 湍涧
赠赵羽人
书石泉画
感兴和李懋卿 其三
送程副使用素翁韵
梦希翁
奉寄东山公 其一
耆英图歌寿钱东湖八十
补洛中越歌三首 其二 河女之章
闻贺黄门讣
山中遇静我
谢王郡公惠风折古柏用杜韵
得石毛二先生答简
轩辕冢
洗石 其一
别后奉寄
山僧惠灯诵昔人诗因次其韵
邃翁寄文正公志铭藁至
荅朱廷补 其一
冬日山行与从者二僧 其一
中秋日许东庐过我至晚乃固辞去口占一绝
题竹送李司训
山中送春三绝 其二
奉次涯翁先生写真 其二
送刘用熙
秋华十咏次如山 其六 秋海棠
补洛中越歌三首 其三 小海唱
湖口阻风书所见
赠郴阳何都宪子元巡抚云南 其二 述职方事
山中遇莫如山
秋斋为周侍御宣题
三一亭诗为俞吏科作
送朱都事相之云南
楚江渔父图
白鹿洞怀苏虚斋
次见素翁送子 其七
新泉杂诗 其四
忽闻点易台泉出
为顾西津题画
王宣溪先世铁拄杖歌奉次西涯先生韵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七 超然堂
中秋客歌东庐至邀南沙
次韵寿刘鸿胪
赠徐东之
尚书台纪梦次万晦之韵
春思集古四首 其三
陶节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