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节近登高新路开,山中冠盖有朋来。山因母病未敢受,诗到秋清正合裁。
微月初悬看作镜,新泉曲引待流杯。送君东上蓉湖棹,青眼还留点易台。
戏赠秦国英
君家竹林邻我林,隔墙共保岁寒心。一番雷雨箨龙起,贻我数茎千万金。
闻诏从侍养之请
十年七疏为亲辞,始荷天恩遂我私。敢谓孝诚真恳切,故知仁闵不遐遗。
孤鸿偶与风云际,寸草仍沾雨露滋。独对青山还点易,何时定是报君时。
王宣溪先世铁拄杖歌奉次西涯先生韵
采诗先生笔如铁,铁作拄杖如持节。楚江东西往复还,老兴相追几年月。
击之不折镕不流,化为何物今何州。上摩星辰下入水,未到周南应未休。
遗名在世收不去,时复精光照烟雾。宣溪笑和涯翁歌,歌向庐山最高处。
我来为尔意独存,行歌再过宣溪门。杖兮杖兮谁可问,望断天涯云满身。
云庄十石辞 其二 一快
左予顾兮骋怀,下方忽兮云开。坐商谣兮击石,见双鹤兮飞来。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十二 雪浪石菖蒲
坡翁爱兹石,铭在莲花盆。吾以种菖蒲,珍重如前闻。
送秦思鲁
秋酌薇堂别思遐,喜占春信对灯花。喜来武爵辞君锡,此去文章为国华。
寒岭乔松方挺节,晚园硕果亦回芽。遥知京邸承欢地,刚说辞家又到家。
古琴为外舅题
流水高山不在琴,无声那得有知音。长松落落秋风里,吹尽凡缘剩此心。
作诗后圆金来报车从临我绣岭草堂欲追候之已无及矣复次韵以谢不敏
竹垆久矣待公来,应识宾筵赋有莱。肯信昼回松阁梦,却闻客到草堂开。
一时诗已留僧刻,三子情如为我陪。分付山灵知岁月,兰亭今日正流杯。
立晓日山中与国臣弟饮泉上
夜来风力苦难支,晓爱晴光起海涯。晓在土膏初动处,寒留雪冻未消时。
梅花偏是山中早,松骨还于岭上奇。醉后一觞泉石畔,漫因老弟再题诗。
云庄十石辞 其七 碧山
目窅窅兮天涯,岑遥碧兮参差。望重华兮未极,渺何方兮九疑。
以梅溪集赠浦文玉
赠君一编书,作者古君子。书中何所云,君行自知此。
雪寒冰载涂,依依别桑梓。高天望羽仪,一日千万里。
精舍奉安忠定祠
七载蘋蘩也自脩,听松庵外竹林幽。高山仰止今祠宇,旧事荒凉某水邱。
诸葛表中空汉贼,考亭笔下有春秋。共看箫鼓迎神地,一道清泉万古流。
寄题宜兴李宗源双桐用吴宁庵韵
双桐自比双南金,地得宽閒谢斧寻。吴老诗题从始植,文郎图画已成阴。
霜黄碧叶秋将及,月白青枝夜不禁。吾树在庭须客赋,为君还作短长吟。
雨中柬文玉 其二
梅天散帙动芸香,谁信閒人尽日忙。不见青藜照清夜,欲将遗事问东皇。
熊女诗
古人重挂剑,为不负初心。妾身非剑比,一诺千黄金。
谁谓妾无言,有言出母口。谁谓妾无书,有书出父手。
未见悲益深,空房甘独守。白日一何迟,黄泉一何远。
妾岂不爱生,所恨从姑晚。卫女先我心,适齐不中返。
题景娄翁寿藏追次张东海韵
乾坤随处是行窝,漫听人间哭且歌。莫问向来登啸地,太湖秋晚水增波。
点易台右得泉
点易台南忽有泉,原来石窦始涓涓。气蒸碧雾絪缊合,声入青云迤逦传。
洞里乾坤双滴露,山中日月一流川。谁将千古方塘句,歌向吾亭翠壁前。
闻歌 其二
久不闻水歌,溪上夜如何。一声长复短,隐隐度烟波。
为华汝德题画二首 其一
小桥南北总春风,多少诗情杖屦中。高阁卷帘还坐我,天涯芳草更无穷。
用前韵寄秦中丞
一介南来得两书,高秋松菊自幽居。高才江汉兵荒后,吾道山林疾病馀。
宪节故应随有鹤,儒餐真合食无鱼。瓣香为致华容否,梦里怀人玉不如。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寄俞国昌参政
松下作二首 其一
梦希翁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五 静清深处
阙题 送司徒叶公致仕
闻时事有感集李四首 其三
如山卜隐初成
三一亭诗为俞吏科作
复司马彭公书后有作
题石庵画竹
发书于凤山有虚名为累一言因用杜诗起句
别后奉寄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十一 石假山
山中送春三绝 其一
闻母舅南湖公讣
雨霁和文玉 其二
题国英扇
题画寿周秉道
喜晴二首 其一
江上瞻云为夏少参赋次涯翁先生韵
补洛中越歌三首 其一 慕歌
萍乡虎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十 静深径
寄顾大参华玉
奉次涯翁先生写真 其二
松风阁追次莫东川韵二首 其二
绣岭寿藏四景 其一 左石
为华文远题画次顾东江
春日怀僧知微
观东山草堂赋墨本
山居秋日用杜韵八首 其五
怀姜佥宪若虚
为钱忠言题画
邹就閒见访
送程副使用素翁韵
和浦文玉观水 其四
春思集古四首 其二
王山长归越灯前酌别 其二
题卧龙庵用晦翁韵
谢朱巡按下问
赠周含山
砥柱歌
谢冯佥宪惠文石
赠徐岳峰少邃用邃翁韵二首 其二
款鹤
为顾西津题画
都昌瞻陶母像
拜石图
题王元章梅卷
春思集古四首 其四
费子美过锡病不能来遣其子来访且索诗遂赋以赠
钱元抑春日过访用文内翰韵 其三
寄夏德树用素翁见寄韵
两节妇诗
留别惟诚左辖
绣岭寿藏四景 其二 右松
止酒和邃庵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