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唁书远自四方来,独步空阶拨冷灰。常慕黄虞皆有政,敢言陈许不闻灾。
病馀且曳寻诗杖,忙里还登点易台。残菊经霜须爱护,免从邻圃乞春栽。
又荅林镇江
麻姑山下石矶边,舣棹逢君是此年。落月梦长千里外,归云心远九峰前。
东曹吏牍忙中事,南国诗筒病后缘。公暇漫从江郭眺,沧浪歌起白鸥天。
挽素庵李君
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素火梦回吴会远,诗书脉引蜀川长。
百年棠棣联槐棘,万里江湖即庙堂。最恨楚词招不返,澧兰香尽夜茫茫。
题卧龙庵用晦翁韵
此有石如龙,天成谅非凿。是何空洞中,云水起复落。
常疑雷雨时,飞舞出深壑。作庵者何人,清风宛如昨。
两公固龙德,恨也俱晚作。秋霖不济旱,千载领馀酌。
方切忧旱怀,行矣予所乐。江湖极秋波,长歌对冥漠。
山僧惠灯诵昔人诗因次其韵
静清深处许吾閒,朝看云来暮看还。泾上再歌倪老句,邵家亭子面西山。
春庭八绝句 其六
买裁金橘短婆娑,向来洞庭风雨多。分付苍头好浇灌,莫教人力负天和。
送殷时衡应贡之京
泽宫春贡起英才,三策彤庭昼日开。骥力正当千里道,凤威须傍九成台。
珠从海上原无价,木到江南故有材。赋得长杨多讽在,愿因清燕奏蓬莱。
王宣溪先世铁拄杖歌奉次西涯先生韵
采诗先生笔如铁,铁作拄杖如持节。楚江东西往复还,老兴相追几年月。
击之不折镕不流,化为何物今何州。上摩星辰下入水,未到周南应未休。
遗名在世收不去,时复精光照烟雾。宣溪笑和涯翁歌,歌向庐山最高处。
我来为尔意独存,行歌再过宣溪门。杖兮杖兮谁可问,望断天涯云满身。
赠刘瑞州用齐用陆东皋先生在许州赠予韵
长安别后怀君甚,下马频过太法师。曲沃政看重布日,横渠书忆旧谈时。
忧深未觉江湖远,望切真嫌道路迟。若问东山今岭外,暮云千里隔心期。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二 容春阁
一堂容万卷,长忆鹤翁诗。高阁日增崇,老至不自知。
谢人送菊
北风晚飕飕,寒香入我屋。问渠何方来,嘉园慧山麓。
山人为华谋,如邻意先卜。谓我城中居,萧然数竿竹。
主人抱秋怀,须尔媚幽独。尔华烂如金,我竹森如玉。
微醉和陶吟,临风有馀馥。
舟中和唐诗五首 其四 经废宝庆寺
山中留古寺,门对夕阳开。苓露松春长,鸦风鹤夜回。
佛龛尘伏鼠,僧榻雨封苔。解得真空意,荒凉未足哀。
山中感事 其一
羽人鍊将蔑忠贤,神道犹能四百年。到此术应随数尽,秪留清洌在山泉。
钱元抑专使来唁用前韵
试曲水
正月已尽二月来,梅花半落杏初开。山中新作兰亭水,明日同人试一杯。
三千牍
三千牍,二月读。君何劳,臣何渎。申公言,言不在多。
止辄乙,今如何。右《吕獒》,左《无逸》。不如对此朝还夕。
王中书画菊
石庵画竹妙古今,菊也亦复钩其深。相逢莫认花颜面,同是岁寒君子心。
次韵荅见素先生
一别金溪十载馀,郊斋犹忆识荆初。吟诗坛远旗频偃,执法台高席屡虚。
闽峤衣冠千里梦,蜀川兵革几封书。花篱竹径寻常地,惭愧先生问卜居。
两精舍
两精舍共二泉名,惠麓清风似冉泾。松倚一峰元有径,草迷七曲已无亭。
渠通活水门前碧,岭出浮云屋上青。刚道病馀多谢客,小舟时复过西汀。
秋华十咏次如山 其一 木樨
小山歌罢剩条柯,漫道香多色未多。千古广寒真赏在,满天风露夜如何。
怀姜佥宪若虚
西江共校荐贤书,回首风尘廿载馀。顾我文章非晦父,知君礼乐自横渠。
洞前鸣鹿苹还茁,柱底降蛟窟已墟。病客江南时感旧,三门寥落绝双鱼。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谖草图
寿毛夫人
云庄十石辞 其七 碧山
宿池江 其二
和丁仁夫梦中忆涣然亭
又用前韵专咏松风
题画送胡仁夫 其二
新泉杂诗 其一
答盛汉臣
送顾台州
夏夜足成春日之句
次王郡公煎茶行
秦氏山庄用慰国英韵
点易台观泉
屯田二首寄胡用晦 其二
次韵送王子春兼简赤城夏先生
月中对菊口占二绝 其一
新晴出郊之惠山
寄题石龙书院
宜黄秋日用韩韵
读冯廷伯元始剩语三绝 其二
新泉杂诗 其六
闻歌 其二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十 静深径
寿莫母何安人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 其五 全真馆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荅
次孙司勋种松
小雨过海天亭前饮酒
送秦思鲁
秋夜宿超然堂
夜热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 其八 朱樱径
春思集古四首 其三
云庄十石辞 其六 青野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七 兰畹在
寄夏德树用素翁见寄韵
送陈都宪赴南台
谢王郡公送鹿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七 超然堂
天台齐节妇
剑江道中
得兰畹和章再用前韵
止水池
发书于凤山有虚名为累一言因用杜诗起句
怡琴图为唐勉之赋 其一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七 荷池
新泉杂诗 其三
为葛元兆题扇
送曹永平于德
次朱士光见寄
荅朱廷补 其一
送陈原习巡蜀
寄湖南赈使吴中丞兼柬秦中丞凤山
寄司徒孙九峰 其一
待月 其一
书姚雪窗扇
有客赠传神张泽民
秋日山中听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