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画寿周秉道

题画寿周秉道

明代 邵宝

郁郁顾山树,青连东海天。几家能卜世,此老夙称贤。

大隐非居市,长生不问仙。骑迎侯子左,鞭让祖生先。

兰已充佳佩,芹将荐御筵。舟横江北渚,剑倚斗南躔。

传业书签万,生涯食指千。初心三岛日,晚兴五湖烟。

榻下欣留客,旌招耻赴田。少微知此野,大耋值今年。

独鹤吟筇畔,群鸥钓石边。慕亲题感怙,怀世赋思玄。

人士缁冠雅,儿郎綵服鲜。夜深销短烛,冬煖谢轻绵。

永日方嘉燕,清风复大篇。贤甥献春酒,侑以惠山泉。

诗人邵宝的古诗

挽素庵李君

明代 邵宝

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素火梦回吴会远,诗书脉引蜀川长。

百年棠棣联槐棘,万里江湖即庙堂。最恨楚词招不返,澧兰香尽夜茫茫。

于烈妇辞

明代 邵宝

贼来贼来,贼来辱我。辱我不可,不如杀我。我身有如玉,可杀不可辱。

仓卒无所逃,一死万事足。君不见邻家有妇,忍辱随贼上马行,风尘历尽终无生。

山中感事 其二

明代 邵宝

当时本藉忠贤重,却为忠贤觉厉诬。旧庙已空新庙静,睢阳回首隔江芜。

补洛中越歌三首 其一 慕歌

明代 邵宝

慕歌兮慕歌。东渐兮海波。海无波兮山有阿。明德远兮玉帛孔多。

微斯人兮吾如鱼何。慕歌兮慕歌。

赠陆中书宏道

明代 邵宝

玉貌星瞳近侍臣,礼经读罢谒枫宸。苏州巷口宫詹馆,犹忆光风坐里春。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七 荷池

明代 邵宝

采采兮荷华,西之渚兮东涯。水天风兮香远,淹中洲兮日斜。

将至广信寄娄诚善 其二

明代 邵宝

溪晴数日觉滩多,坐听潺湲和棹歌。却到安流山有月,独吟如此晚凉何。

次韵荅见素先生

明代 邵宝

一别金溪十载馀,郊斋犹忆识荆初。吟诗坛远旗频偃,执法台高席屡虚。

闽峤衣冠千里梦,蜀川兵革几封书。花篱竹径寻常地,惭愧先生问卜居。

绣岭寿藏四景 其一 左石

明代 邵宝

有石有石其形厖,厖且偃蹇名宜床。厖题者冰刻自唐,介我双松左寿宫。

风来松间如鼓簧,客抚斯坐长苍苍。

陆全卿夜过锡代东 其一

明代 邵宝

公曾寄我惠山诗,谓我忧时论自奇。欲向归舟更披写,五更寒卧不闻知。

闻太师公谥文正

明代 邵宝

哀音到后又而今,节惠初闻出翰林。节载特操迁史笔,百年如见范公心。

东川有障龙门在,南斗无光壁宿沈。何地可追尼父诔,在天真若敬皇临。

阙题 送司徒叶公致仕

明代 邵宝

三朝元老,忽赋归来,未了君王眷瞩。来生事满丹青,有何不足。

乡里争看天上人,笑声喧动西湖曲。从今后、山南山北,到处随吾所欲。

曾读汉唐宋,许多年,只一本名臣录。试与从头点检,几人全福。

天留绿野旧规模,清风吹醒红尘目。任教他、桃李开遍,公门不如松菊。

雨中归自惠山得见素和我点易台诗用前韵

明代 邵宝

风雨西庵正倚楼,素翁书至似同游。十年海上人非远,何处山中事不幽。

竹蘖乍肥分仆送,松花将老托僧收。易台八首从头读,始信平生分已投。

赠邹光懋

明代 邵宝

五月蠡溪新水生,菰蒲出水与堤平。望亭南望太湖白,溪上诗人无限情。

雨中荅杨澹成

明代 邵宝

旧堤溃尽水奔徂,腹疾春来我未苏。腹厦庇人心本有,一车载鬼事非无。

病深难与医求艾,苦极聊为子弄雏。明日阴晴何处卜,漫将耕穫对田夫。

送李白夫

明代 邵宝

他日兰溪上,相知尚未深。东山千里梦,南国两年心。

长路看孤剑,高枝待上林。朱弦寥落久,三叹对希音。

舟中和唐诗五首 其五 晚发五溪

明代 邵宝

晚鼓溪船发,秋风动楚天。月生洲杜外,烟起渚鸥边。

野艇横村渡,农蓑散水田。夜凉何处宿,远思正相牵。

和丁仁夫梦中忆涣然亭

明代 邵宝

三子从容侍一亭,夜深灯火共谈经。因君却愧蒿庵意,曾许春风点瑟声。

次杨仪部韵题陆章丘卷

明代 邵宝

信州分司方晓起,忽闻客报惊我耳。忽边揖罢始知君,何不先驰书一纸。

与君登第俱少年,俯仰于今几星纪。中间往往见文章,出入韩苏窃钦企。

君才磊落滞州县,上书再至长安邸。也知造物能戏人,拂袖归欤卧乡里。

登临到处兴不穷,手向林园植桐梓。古人固有神仙流,今人如君亦其比。

不然落笔对宾客,挥霍风云乃如此。寒冰玉壶秋在悬,鼎腹笑杀彭亨豕。

等閒解摈不足作,聊复群游向吴市。酒酣拔剑思益豪,望入湖天极茫瀰。

功名有地重弹冠,富贵无人轻脱屣。大忽西南五老峰,万年青落鄱阳水。

山中尘远多神仙,闻君欲来招更傒。载赓李白香炉篇,肯后前人作山耻。

余官兼领白鹿洞,台石琼瑶席云绮。停车一坐数十日,跫然空谷欣闻履。

留君同游君不住,为君作歌歌浩矣。

香炉峰怀李谪仙

明代 邵宝

半空飞流天作奇,谪仙之诗真似之。云松有巢今不见,但见老僧歌妙词。

香炉紫烟日复夕,散落平湖渺无迹。九江秀色如我何,我访仙人东挂席。

邵宝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