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邵雍
见率野人成七老,野人唯解野疏狂。野排每日清吟苦,趁辨递年闲适忙。
夏末喜尝新酒味,春初爱嗅早梅香。问君何故须如此,不奈心头一点凉。
首尾吟 其八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中夜时。拥被不眠还展转,披衣却坐忽寻思。
死生有命尚能处,道德由人却不知。须是安之以无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鹧鸪吟
闲居述事
当断吟
首尾吟 其八十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先见时。诗在胸中贫亦乐,屈于人下贵奚为。
谁何药可医无病,多少金能买不疑。迟老更逢春不老,尧夫非是爱吟诗。
芍药四首 其三
含露仙姿近玉堂,翻阶美态醉红妆。对花未免须酣舞,到底昌黎是楚狂。
落花短吟
道装吟 其二
道家仪用此巾衣,师外曾闻更拜谁。何故尧夫须用拜,安知人不是吾师。
岁暮吟
世上纷华都不见,眼前惟见读书尊。百千难过尚惊惕,三十岁前尤苦辛。
少日只知艰险事,老年方识太平身。家风幸有儿孙继,足以无心伴白云。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
焦劳九夏馀,一雨物皆苏。蛙鼓不足听,蚊雷未易驱。
非唯仰岁给,抑亦了官输。林下闲游客,何妨尽自愉。
和云
万里幕四垂,一片云自飞。秪知根抱石,不为天为衣。
既来曾无心,却去宁有机。未能作霖雨,安用帝乡归。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八
年老逢春春莫悭,春悭不当世艰难。春时只有三春好,一岁都无十日闲。
酒盏不烦人诉免,花枝须念雨摧残。却愁千片飘零后,多少金能买此欢。
林下五吟 其二
老年躯体索温存,安乐窝中别有春。万事去心闲偃仰,四支由我任舒伸。
庭花盛处凉铺簟,檐雪飞时软布裀。谁道山翁拙于用,也能康济自家身。
兴亡吟
谢彦国相公和诗用醉和风雨夜深归
道堂闲话尽多时,尘外杯觞不浪飞。初上小车人已静,醉和风雨夜深归。
与人话旧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 其三
六翁谁让少年场,老不羞人任意狂。同向静中观物动,共于闲处看人忙。
天心月满蟾蜍动,水面风微菡萏香。肯信人间有忧事,新醅正熟景初凉。
得一吟
旅中岁除
安乐窝前蒲柳吟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花前劝酒
高竹八首 其四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十二
依韵和王不疑少卿见赠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 其二
头白吟
首尾吟 其五十
五相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 其六
为客吟
首尾吟 其七十七
毛头吟
岁暮吟 其一
道装吟 其一
秋怀三十六首 其十七
首尾吟 其四十二
把手吟
别谢彦国相公三首 其三
又旋风吟二首
首尾吟 其一一六
代书寄华山台观武道士
首尾吟 其一一五
坐右吟
楼上寄友人
首尾吟 其四十三
依韵和张静之少卿惠文房三物
天宫小阁
鲜欢吟
谢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户帖仍依元韵
无客回天意
川上怀旧四首 其四
戏谢富相公惠班笋三首
一等吟
首尾吟 其一一○
闲步吟
团团吟
安乐窝中吟 其一
首尾吟 其六十一
首尾吟 其五十四
道装吟
秋怀三十六首 其一
感事吟又五首 其五
何事吟寄三城富相公
争让吟
五帝
兴亡吟 其一
首尾吟 其一一七
至福昌县作
首尾吟 其一二四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三惑
问调鼎
首尾吟 其七十九
忧喜吟
闲坐吟
左衽吟
首尾吟 其九十五
演绎吟
林下五吟 其四
依韵和王不疑少卿招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