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佘翔
病岂休文似,召胡李贺同。身名遗草在,世事落花空。
棋墅明凉月,玄亭响夜虫。攫金曾不理,意气古人中。
溪上怀姚明府
溪头新水到柴关,白鸟忘机自往还。日暮怀人高卧处,数椽
朝云墓
为雨阳台去不还,孤坟寂寞委空山。禅林舞袖当年事,啼鸟春风一梦间。
春日幽居十首和薛景登韵 其七
几年无战伐,何事亟传烽。谁借军中箸,长驱海上艟。
檄堪清瘴疠,佩欲解芙蓉。不尽忧时意,荒村听暮舂。
怀天迪
忆昨看花醉草堂,风流吾党擅词场。风秋一附青云色,中夜频歌白露章。
愁满关山逢雨雪,梦来故旧倒衣裳。论文尊酒知何日,独立孤村送夕阳。
答程慧父
高斋尊酒见通家,投赠新诗晔蕣华。虚左偏迎公子驾,倾城初浣美人纱。
涛生沧海三江近,雨遍荒村五柳斜。兴到扁舟乘月色,青门犹有故侯瓜。
病中答黄全之
伏枕当春暮,穷愁岂有宽。腰应疑沈约,鬓已似潘安。
诗草床头废,烟花梦里看。多君金石赠,病起欲加餐。
重阳前一日周元孚邀同邬汝翼谢少廉于衙斋言别时元孚奉使还楚
枫叶萧萧雨乍晴,悲秋偏爱集同声。东南信美忘宾主,词赋争雄总弟兄。
节逼重阳萸已熟,露漙三径菊初荣。传杯忽动登高兴,把袂多含送远情。
万户天临双杵动,九江云带片帆轻。镜中鬓为忧时改,马首尘来候吏迎。
一入西陵询故旧,几回北阙恋承明。君家江左风流在,春水楼船下石城。
和陈宗伯九鲤湖韵
襄城问道意无穷,杖屦逍遥洞壑中。汉主虚开游猎馆,秦庭何重望仙宫。
披云独往窥丹灶,观瀑相携坐玉豅。鸾凤声从苏岭下,桑麻路与武陵通。
霞明乱叶秋光晚,月浸澄湖夜色空。挥麈谈时星历历,衔杯藉甚草茸茸。
诗成笑倚三珠树,笔落雄生五彩虹。骑鹤浮丘应有待,飞凫叶县未能同。
文园渴矣怀餐露,郑圃泠然快御风。读罢淮南招隐赋,溪山吾欲缩壶公。
别林及甫 其一
岁暮相逢雨雪多,春风曾奈别离何。解衣不为垆头酒,白眼看人一醉歌。
雨中偕友人自蓬莱驿乘舟谒禹陵 其一
几度神游入会稽,探奇冒雨越城西。舟移古渡疑乘雪,马避春流惜障泥。
千载风云寒碧瓦,九歌日月閟元圭。相传苍水金书在,满目松萝鸟乱啼。
夏日馆张以正以济餐秀园留题兼呈吴宗甫 其二
泠然流水调孤桐,谁识南来五月风。赖有知音频问讯,一尊长醉月明中。
同邬汝翼冯咸甫显甫姜元从集于邬先南楼
开尊非北海,作赋自南楼。即对青山色,难消白发愁。
寒潮喧渡口,落日挂城头。酩酊狂相傍,乾坤一海鸥。
智泉流觞
永和修禊日,胜事至今存。衣染春云色,杯停曲水痕。
东来千雉合,北望九华尊。但得兰亭趣,桃源未可论。
象教精舍为孔阳宗作
金仙何日至西方,七宝林开古豫章。见说自焚三昧火,至今时现玉毫光。
和李本宁元夜集伯仁西园观灯 其一
参差朱邸与云齐,华馆还开阆苑西。发箧有珠皆照乘,校书无阁不燃藜。
烟花影落春星乱,歌吹声腾夜月低。温洛荣河偏此地,旧游
别林及甫 其二
按剑风尘祗自愁,嗟君也敝黑貂裘。怀中十五连城璧,不是相知未可投。
答林德夫余邦彦海陵见招之作
燕市归来一狗屠,忽看尺素到江湖。忽言万里悲生死,落魄千金散有无。
吴会川原云独往,海陵风雨雁相呼。莫愁龙剑终难合,翘首延津气不孤。
孤山社燕集 其二
春尽平林路转纡,青山如黛错行厨。坐中别有风流客,将酒花间酹小苏。
午日谢性卿招集斋中薄暮登楼赋此
竞渡逢佳节,多君折简招。艾符方在户,莆酒且盈瓢。
对榻挥玄麈,登楼拂斗杓。左徒遗恨在,千载未能消。
赠林洁甫
公子轻裘若不胜,承家岂沗大中丞。但看十日平原饮,意气粗豪压五陵。
佘翔
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609篇诗文
送林太史之京 其二
巫文学斋中除夜仝卢元礼作
赋得春深五凤城送方伯文之京
金陵曲四首赠大司马吴公 其一
上赵王 其四
游仙寺
春日登武宁楼同黄尧衢作
出门志感
访陈振狂不值
西亭宗正挽诗
送张证性之粤
秋夜月仝马从甫许希旦方子韩作
稽司理招饮夕佳园楼 其一
春暮留云阁感怀 其三
经白鸥园有感
同徐茂吴游白岳信宿紫霄楼 其四
送江参军还金陵 其一
张将军招饮芙蓉亭
大田道中怀孟担
答思甫宗侯人日见怀之作
送方子及谪滇南 其二
题衡山
青山阻风
赠林贞济
雨中溪亭即事
题江氏亭 其二
西湖同蔡幼公马从甫冯咸甫作
送李太守归乡 其六
赠欧桢伯 其一
赠袁景从
题林德夫东山别墅 其七
怀仁甫
上赵王 其二
题白云楼有怀 其一
送郑士亮游吴 其三
马用调草堂观妓 其四
冬日西岩燕集分得陵字
送陈尧勋之浙为其先宪副公乞铭姚太史
怀吴隐士
泊严滩
早春集光严寺
雨中诸君子携歌者过饮草堂醉后赋此 其二
赠夏陈州以道
八咏禁体 其四 芭蕉雨
别方子韩 其三
九鲤湖即事
题囊山兰若
春日卢封君招游南郊
题九鲤湖九首 其四 玉柱
赠林晋伯
河上即事 其四
桃叶渡别顾君友
题立雨叔餐秀园 其四
赠林敷毅 其一
戏答见嘲醉后堕车之作
黄山七景 其四 浮丘坛
陈元朋张绍和二孝廉夜集游宗振嘉树林即席分韵 其一
送李太守归乡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